尚希福
- 作品数:300 被引量:1,576H指数:17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艺术更多>>
- 三七和茶黄素对成人Ⅳ期股骨头坏死表面软骨生长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观察三七和茶黄素对成人Ⅳ期股骨头坏死表面软骨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在全髋置换手术中获得的成人股骨头表面软骨标本,将标本打碎后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实验分为三七组、茶黄素组、三七+茶黄素组、对照组,对照组细胞培养不添加任何药物,三七组添加30μg/mL三七粉培养,茶黄素组添加20μg/mL茶黄素培养,三七+茶黄素组添加10μg/mL三七粉+10μg/mL茶黄素培养。分别于培养第3天、第7天、第10天在显微镜下观察软骨细胞形态与生长情况,并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培养48h后软骨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培养基中可见接种细胞为小圆形细胞,并伸长形成突起状,早期多呈多角形,符合软骨细胞形态。各药物组培养第3天、第7天、第10天显微镜下的细胞形态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软骨细胞增殖活力OD值三七组为0.34±0.02,茶黄素组为0.36±0.03,三七+茶黄素组为0.37±0.01,对照组为0.36±0.03,各组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单独应用三七和茶黄素,或者两者混合物都不能改善成人股骨头表面软骨细胞的生长活性。
- 胡飞尚希福方文祥蒋振飞罗正亮陈敏
- 关键词:茶黄素软骨细胞股骨头坏死
- 三维CT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道的早期评估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评估三维CT对单束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膝关节临床价值及早期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间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46例。ACL损伤患者均采用前内侧入路(anteromedial portal technical,AM)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2~7 d内给予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维CT重建,观察关节内移植物、股骨及胫骨骨隧道及内固螺钉等结构情况。结果三维CT能够清晰显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内移植物、股骨及胫骨骨隧道及内固定螺钉等情况。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术后随访1、3、6个月,观察术后膝关节功能,用Lysholm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评分,Lysholm评分术前(52.51±9.26)分,术后随访1个月Lysholm评分(67.70±7.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87,P〈0.001)。结论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能够清晰的显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内移植物及骨道情况,是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情况评估的重要方法,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的影像学评价方法和回顾性指导关节镜术中骨道定位。
- 李丹赵其纯尚希福胡飞贺瑞杨万荣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三维CT
- 短节段钉棒复位“掀盖”回植式360°融合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总结短节段钉棒复位"掀盖"回植式360°融合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2008年3月,对44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掀盖"、腰椎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椎板回植式360°融合术治疗。其中男15例,女29例;年龄28~45岁,平均38.4岁。病程14个月~7年,平均38个月。滑脱按Meyerding分级:Ⅱ度28例,Ⅲ度16例。L4、5滑脱18例,L5、S1滑脱26例。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行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ODI)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并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测定滑脱率、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植骨融合率,评价临床及影像学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0~60个月,平均42个月。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SF-36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Morelos总体疗效评估:优32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为93.2%。术前滑脱率平均47.5%,术后3d滑脱率平均2.6%,平均复位率达97.4%,末次随访时复位无明显丢失。术后椎间隙高度和椎间孔高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术后3d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及CT三维重建显示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年内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100%。发生髂骨取骨区疼痛4例、切口浅表感染2例、硬膜撕裂1例、融合相邻节段退变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治愈。无神经损伤、明显假关节形成、内固定失败及术后椎管再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短节段钉棒复位"掀盖"回植式360°融合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一种可靠方法,临床疗效满意,融合率高且并发症少,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分析。
- 张文志尚希福段丽群许翔胡业丰姚刚
- 关键词:腰椎滑脱椎板回植
- 碘伏冲洗对全膝置换术后切口及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冲洗液对全膝置换术后患者切口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50例全膝置换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50例)、庆大霉素液组(50例)及碘伏组(50例),术中分别使用相对应的手术冲洗液,通过观察切口的愈合情况和术后2周及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的HSS评分,比较3种冲洗液的效果。结果庆大霉素液组的切口愈合优良率(90%)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84%)及碘伏组(76%),庆大霉素液及碘伏冲洗切口在预防感染方面并不优于生理盐水组(P>0.05)。术后2周碘伏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差于生理盐水组(P<0.05)及庆大霉素液组(P<0.05)。随访1年时3种冲洗液在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术中使用碘伏原液冲洗切口影响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和近期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 陈涛尚希福贺瑞胡飞姚刚葛畅李旭
- 关键词:碘伏冲洗液切口全膝置换
- 下肢深静脉栓塞预防的进展被引量:20
- 2008年
- 邵松尚希福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栓塞严重并发症骨科手术DVT
-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
-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在我院行一期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58~73岁,平均65.1岁.
- 尚希福罗正亮倪喆吴科荣胡飞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股骨远端骨折粉碎性骨折骨关节炎
- 经改良的前内侧入路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股骨隧道定位
- 目的评估应用改良前内侧辅助入路(经取半腱-股薄肌腱切口),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重建时股骨隧道定位的可行性及术后临床效果。
- 李丹赵其纯吴星朱亚林尚希福
- 关键词:膝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硬膜外血肿4例报告被引量:3
- 1997年
- 尚希福蒋家谭
-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硬膜外血肿
- 超早期规范化物理治疗对缩短全膝关节置换术平均住院日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观察超早期规范化物理治疗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影响。方法:筛选符合研究条件的85例患者,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进行超早期规范化物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单次平均总住院日及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及出院当天两组患者手术侧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时间,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日与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和"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时间的关系。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住院日和"起立-行走试验"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单次平均总住院日(9.92±2.57)d和术后平均住院日(5.04±1.17)d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术后第1天—第3天及出院当天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明显改善、"起立-行走试验"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平均住院日与术后出院当天"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时间呈正相关,与术后出院当天手术侧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超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能可改善术后膝关节主动活动度,缩短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单次平均总住院日。
- 吴鸣尚希福崔俊才张阳韩娟娟吴科荣凌晓冬倪朝民
- 关键词:物理治疗膝关节置换平均住院日
- 保留股骨颈型髋关节假体置换治疗晚期青壮年股骨头坏死中期随访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观察保留股骨颈型人工髋关节假体治疗晚期青壮年股骨头坏死的中期疗效.方法 对2002年8月至2009年11月接受置换5年以上的21例28髋青壮年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并接受保留股骨颈型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26~51岁,平均36岁;其中男性16例22髋,女性5例6髋.对随访患者行Harris髋关节评分,拍摄X线片了解假体的位置以及有无松动、远端有无骨质吸收情况.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8.5分.结果 2例患者失访,19例26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85个月,平均67个月.3例患者出现下肢不等长,但长度差异<2 cm.无大腿疼痛发生,无一例患者行髋关节翻修.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90.2分.结论 保留股骨颈型髋关节假体置换治疗晚期青壮年股骨头坏死中期疗效满意.
- 尚希福贺瑞路玉峰胡飞朱亚林赵其纯姚刚
- 关键词:股骨头骨坏死股骨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