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勇丽
- 作品数:34 被引量:14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体外循环实施无血浆预充策略对小儿心脏术后凝血及临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中无血浆预充策略对术后凝血功能和临床预后的影响,并分析术后胸液引流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的患儿资料1 164例,根据年龄及预充液类型分为婴儿血浆组(n=336)、婴儿佳乐施组(n=335)、幼儿血浆组(n=225)和幼儿佳乐施组(n=268)。通过血液学检查、止血药物用量、术后胸液引流量、体外循环及住院期间血制品用量等指标分别对婴儿和幼儿群体评估无血浆预充策略对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并统计分析不同预充策略组内患儿的住院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通过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术后胸液引流量的相关因素。结果婴儿佳乐施组、幼儿佳乐施组分别与婴儿血浆组、幼儿血浆组相比,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婴儿佳乐施组与婴儿血浆组相比,术后12 h及24 h胸液引流量显著增加(P<0.05),但在体外循环及住院期间的血制品使用量显著减少(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幼儿佳乐施组在体外循环及住院期间的血制品使用量显著少于幼儿血浆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预充液类型、年龄、转机时间与婴儿术后胸液引流量显著相关。结论对于常规择期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患儿,根据临床指南合理应用人工胶体液替代新鲜冰冻血浆用于体外循环是安全可行的。
- 王甜刘晋萍邹丽华赵明霞崔勇丽冯正义赵举
- 关键词:体外循环小儿人工胶体新鲜冰冻血浆
-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中的凝血与抗凝被引量:9
- 2010年
- 崔勇丽刘晋萍龙村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凝血抗凝
- 糖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中胃肠激素和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糖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中糖代谢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30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分为两组,糖预处理组(Ⅰ组,n=15),对照组(Ⅱ组,n=15)。Ⅰ组于术前3 h口服无渣饮料200 ml(含糖50 g),Ⅱ组禁饮食方法按外科常规进行。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前、CPB前、CPB 15 min、开放升主动脉后5 min、停止CPB 20 min和术后3 h,测定红细胞比容和血糖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胃泌素和胃动素浓度。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为同一血样胰岛素浓度与血糖浓度乘积的倒数。结果 CPB期间Ⅰ组围术期血糖浓度波动较小,术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较Ⅱ组轻(P<0.0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胃泌素和胃动素浓度均高于麻醉前(P<0.05)。CPB中Ⅰ组胃泌素浓度均低于Ⅱ组(P<0.05),Ⅰ组的胃动素浓度也比Ⅱ组有所降低,但除开放升主动脉后5 min外,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在CPB心脏手术期间采用术前糖预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胃肠激素分泌紊乱的程度,改善糖代谢。
- 黑飞龙王泽锋崔勇丽周伯颐于坤龙村
- 关键词:体外循环胃泌素胃动素胰岛素敏感性
- 比较三种胶体液用于婴幼儿体外循环管路预充的临床效果
- 目的:近年来,人工胶体逐渐取代天然胶体用于临床多种诊疗措施中。佳乐施和万汶是两种常用于成人患者体外循环管路预充的人工胶体溶液,但在儿童患者中使用时,有关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研究仍较少,尤其是对肝肾功能和凝血系统的影响,...
- 苗晓蕾刘晋萍崔勇丽赵明霞冯正义赵举龙村李守军晏馥霞王旭
- 循证应用血浆:体外循环实施无血浆预充策略对婴幼儿心脏术后凝血及临床状况的影响
-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观察体外循环管路有无预充血浆对先心病患儿术后凝血功能以及临床状况的影响,以明确婴幼儿体外循环术中预防性使用血浆,能否达到预期的改善术后凝血功能的效果.并且进一步评价人工胶体能否安全有效的作为血浆替代品用...
- 刘晋萍冯正义赵举崔勇丽苗晓蕾龙村李守军晏馥霞王旭胡盛寿
- 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输血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索改良节约用血策略下体重≤15 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输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283例患儿先后实施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即无血预充方案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若患儿在体外循环期间发生与低血红蛋白浓度相关的缺氧指征时,则需严格按照输血指征申请输血治疗,并纳入术中输血组;手术后进行输血治疗的患儿则纳入到术后输血组;成功实施免输血手术的患儿,需纳入免输血组,收集三组患儿围术期的血气指标及血制品的用量,记录术后24 h胸液引流量及患儿术后早期恢复的相关指标。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较高红细胞比容(Hct)、体重、身高水平与降低术中输血风险相关[OR=0.811,CI(0.729-0.901),P<0.001;OR=0.717,CI(0.598-0.859),P<0.001;OR=0.909,CI(0.846-0.975),P=0.008],增加预充量则增加术中输血风险[OR=1.006,CI(1.001-1.012),P=0.032],体重、紫绀分别为术后输血的保护因素与危险因素[OR=0.833,CI(0.730-0.955),P=0.009;OR=2.597,CI(1.168-5.774),P=0.019]。结论应用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基础上,15 kg以下患儿围术期输血受到术前Hct、体重、身高、预充量、紫绀的影响。
- 邹丽华刘晋萍冯正义赵举崔勇丽赵明霞李守军闫军晏馥霞王旭
- 关键词:体外循环婴幼儿节约用血
- 体外循环中人工胶体预充对体重低于5 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索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体外循环(CPB)中,用人工胶体替代人血白蛋白作为胶体预充液对体重低于5 kg的先心病患儿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先心病手术体重低于5 kg患儿65例,随机分为两组:人工胶体预充组(试验组,n=33)和人血白蛋白复合人工胶体预充组(对照组,n=32)。监测患儿围术期血红蛋白浓度(Hb)、血制品和止血药物使用量、术后凝血功能指标、术后24 h胸腔积液量等。结果两组患儿围术期Hb和24 h胸腔积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关胸期间血小板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围术期其他血制品和止血药物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及术后24 h凝血指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重低于5 kg先心病患儿矫治术中,用人工胶体完全替代人血白蛋白作为体外循环胶体预充液未对患儿围术期凝血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 周纯冯正义赵举崔勇丽赵明霞胡金晓刘凯童媛媛刘晋萍
- 关键词:体外循环人工胶体凝血功能
- 冠状动脉造影围术期的一过性脑血管症状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 回顾性总结5例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围术期中的一过性脑血管症状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6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诊治中出现的一过性脑血管症状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接受左室及冠状动脉造影及1例接受PCI患者,出现的一过性脑血管不良反应包括:舌体、肢体麻木,痛觉及触觉下降,鼻唇沟变浅,精神症状及病理征阳性等。症状出现至造影结束时间为即刻到36小时;症状持续时间6~48小时。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诊治中,要注意有些患者可能出现的一过性脑血管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
- 汪芳顼志敏崔勇丽张阴风尤士杰李一石
- 关键词:神经精神症状脑血管
- 比较三种胶体液用于婴幼儿体外循环预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的胶体液用于体重小于15 kg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CPB)预充时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根据CPB管路预充胶体液种类的不同,将120例在CPB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佳乐施组、万汶组和血浆组。采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估三组患儿麻醉诱导后及鱼精蛋白中和15 min后凝血系统的功能。记录各组术后肝肾功能、出血量、血液制品及凝血制剂的使用量、呼吸机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患儿均痊愈出院,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无二次开胸止血。万汶组及佳乐施组预充液的胶体渗透压高于血浆组(P<0.05),但转前及转后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儿术后凝血反应时间(R)均较术前升高,其余参数均较术前降低。血浆组术后功能性纤维蛋白原含量(FLEV)及由纤维蛋白原产生的血栓强度(MAf)均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P<0.01),但三组间凝血因子水平(R值)、血小板功能(MAp)及最终形成的血凝块强度(MA)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儿术后出血量、血液制品使用量及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工胶体万汶和佳乐施用于CPB预充时,在维持凝血、减少术后出血和输血方面与血浆预充具有同等效用,故人工胶体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可安全有效的替代血浆用于CPB管路预充。TEG可实时有效的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的凝血功能。
- 苗晓蕾刘晋萍崔勇丽赵明霞冯正义赵举龙村李守军晏馥霞王旭林茹舒强
- 关键词:体外循环婴幼儿预充液人工胶体血栓弹力图
- 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实施无血预充方案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评价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实施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后体重≤15 kg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的围术期血液制品输入情况及临床预后。方法按入选标准纳入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实施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即无库血预充方案)进行相应外科治疗的患儿283例男154例、女129例,年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13(9,20)个月。如患儿在术中发生与低血红蛋白浓度相关的缺氧,则严格按照输血指征进行输血治疗并被纳入术中输血组;如术中无输血仅术后需进行输血治疗的患儿则纳入术后输血组;成功实施免输血手术的患儿纳入免输血组。收集三组患儿血液制品的用量以及住院期间一般资料,于体外循环(CPB)前、CPB开始后10 min、停机前以及停机改良超滤后分别监测血气,记录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以及术后早期恢复的相关评价指标。结果术中输血组121例男71例、女50例,年龄10(8,12)个月;术后输血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15(7,20)个月;免输血组106例,男53例、女53例,年龄14(9,22)个月。术中输血组患儿体重[9.0(7,10)kg vs.12.6(9,14)kg]、年龄[10(8,12)个月vs.14(9,22)个月]、身高[72(68,80)cm vs.86(78,97)cm]均明显低于免输血组(P<0.01),24h胸腔引流量多于免输血组[89(40,122)ml vs.58(30,106)ml,P<0.05]。术中输血组术前红细胞压积低于免输血组和术后输血组[32%(29%,37%)vs.39%(34%,41%)vs.36%(33%,38%),P<0.05]。术后输血组与术中输血组住院时间均长于免输血组[13(8,23)d vs.14(11,22)dvs.11(8,20)d,P<0.05]。结论在应用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后仍有部分患儿需要术中输血且能实施免输血手术患儿住院时间更短,24 h胸腔引流量更少。准确把握围术期输血的影响因素将有可能进一步减少围术期血液制品的应用。
- 邹丽华刘晋萍冯正义赵举崔勇丽赵明霞李守军闫军晏馥霞王旭
- 关键词:体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