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志军

作品数:11 被引量:159H指数:4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系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3篇小麦
  • 3篇
  • 2篇氮磷配合
  • 2篇盐化
  • 2篇豌豆
  • 2篇苗期
  • 2篇黄腐酸
  • 2篇根腐
  • 2篇根腐病
  • 2篇春小麦
  • 1篇氮磷钾
  • 1篇盐化土壤
  • 1篇盐渍
  • 1篇盐渍化
  • 1篇盐渍化土壤
  • 1篇养分
  • 1篇养分状况
  • 1篇叶片
  • 1篇营养诊断

机构

  • 11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11篇崔志军
  • 5篇李小刚
  • 3篇田蕴德
  • 3篇王玲英
  • 1篇胡恒觉
  • 1篇田媛
  • 1篇李刚
  • 1篇邱慧珍
  • 1篇张仁陟
  • 1篇王琳英
  • 1篇杨治
  • 1篇赵军
  • 1篇王平

传媒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土壤学报
  • 2篇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酸化玉米秆作铁肥载体矫正果树叶片黄化病
1992年
土壤中铁的有效性受pH影响很大,高价铁的沉淀是由pH决定的,可供植物吸收和生长的有效铁所需土壤pH在5.5~6.5之间,土壤pH降低一个单位,活性铁增加1000倍。因此,降低土壤pH、减少施入土壤中的铁盐被石灰性土壤固定和活化土壤中原有的铁素,是矫正果树叶片黄化病研究的主攻方向。国内外均有向土壤注入浓硫酸显著矫正果树叶片黄化病的报道,但由于浓硫酸用量大,
阎相奎田蕴德崔志军王玲英
关键词:果树叶片黄化病铁肥
春小麦“测土-DRIS营养诊断”双向监测施肥技术研究
邱慧珍张仁陟李刚田媛李小刚崔志军房江育等
该项研究首次在相关-校验研究的基础上,把先进、科学、合理的DRIS营养诊断技术引入现行的配方施肥技术体系,对作物的养分供应实行“测土-植物养分诊断”的双向监测。在利用测土结果于作物播前框定总施肥量的同时,在春小麦追肥前用...
关键词:
关键词:春小麦施肥节肥
氮磷钾与钼锌锰配施对豌豆长势及根腐病的影响被引量:1
1991年
豌豆是甘肃中部干旱地区重要的轮作、粮食和饲料作物。近年来豌豆根腐病危害逐渐加重,致使豌豆产量遭受严重损失。本文是在黄绵土上就氮磷钾肥与钼锌锰肥配合施用对豌豆长势及根腐病发病程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缺磷、少氮、富钾的黄绵土上单施磷肥或重施磷肥,配合少量氮肥对豌豆长势及豌豆根腐病发病程度的减轻具有良好作用,在农肥配合施磷及氮磷基础上配合施用微量元素Mo,Zn,Mn肥时,以Zn的作用最好,Mo次之。由于氮、磷、钾配施能减轻豌豆根腐病危害,所以目前应多施草木灰、堆肥等富含速效钾的肥料。
田蕴德崔志军杨治李小刚王乎
关键词:豌豆根腐病生长势
盐化和有机质对土壤结构稳定性及阿特伯格极限的影响被引量:44
2002年
对甘肃景电灌区盐化和有机质对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黏粒的分散性及阿特伯格极限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灌区盐化土壤中水溶性盐以钠盐为主,土壤具有钠质现象。随含盐量和交换性钠离子百分率(ESP)的增加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显著降低,黏粒的分散性显著增加,阿特伯格极限具有降低的趋势,明确地说明盐化和伴随着的钠质化是土壤结构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显著增加,黏粒的分散性显著降低,阿特伯格极限显著增加,说明增加有机质含量可以显著改善盐化土壤的结构性能。可以根据如下公式利用有机质含量(OM)和ESP预测团聚体的稳定性:WSAR=19.4+0.98OM-1.43 ESP(R2=0.5741,n=67)。团聚体稳定性、黏粒分散性、流限和塑限互相之间显著相关,说明流限和塑限可以作为反映盐化土壤结构状况的指标。
李小刚崔志军王玲英胡恒觉
关键词:盐化有机质土壤结构稳定性团聚体稳定性有机质含量
甘肃景电灌区次生盐化土壤的性质及其发生机理被引量:20
2001年
本文对甘肃景电灌区次生盐化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 .该区次生盐渍化土壤主要为硫酸盐氯化物和氯化物硫酸盐型 ,水溶性钠离子在阳离子中占绝对优势 .土壤通体碳酸钙含量很高 ,并有少量的石膏 .钠离子饱和度很高 ,具有钠质特性或钠质化现象 ,盐化与钠质化同时进行 .
李小刚崔志军王琳英
关键词:次生盐渍化土壤土壤性质
黄腐酸与氮磷配合对春小麦苗期生长及养分状况的影响被引量:2
1995年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100μgg ̄(-1)的黄腐酸溶液与不同浓度的氮磷配合,对春小麦苗期地上部生长和根系发育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黄腐酸在氮缺乏的情况下能提高植株对氮的吸收能力,比不施黄腐酸的相应处理每盆植株地上部的吸氮量高20%以上,并极显著地增长了植株高度;在磷素适量的条件下施用黄腐酸对促进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有极显著的作用,还可增加植株的根长和根数,使根的烘干重量增加10%以上;在氮磷比值较大的营养条件下,施用黄腐酸后可使植株体内磷的含量及每盆植株磷的吸收量分别提高44%和54%。
崔志军赵军
关键词:春小麦黄腐酸苗期生长
甘肃黄绵土对磷的吸附与解吸被引量:2
1995年
采自甘肃省中,东部地区5个黄绵土的吸磷特性与Freundlich、Langmuir、Temkin方程都很吻合,相关系数在0.9380~0.9995之间(p<0.01),其中以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性最好。磷的最大吸附量(x_m)在527.15~586.51μgpg ̄(-1)之间变化,平均为555.56±21.82μgpg ̄(-1)。供试土壤对磷的解吸量与吸附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为0.9893~0.9998)。
崔志军
关键词:黄绵土磷酸盐
有机肥对豌豆生长量、根瘤及根腐病发病程度的影响被引量:9
1994年
两年的盆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化肥N:P2O5=1:5.53的基础上,配施有机肥料1500~4500kg/亩的范围内,对豌豆生长量、根瘤数、产量、根腐病的减轻均有有利影响,其效果随施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田蕴德崔志军王平
关键词:豌豆生长量根瘤根腐病有机肥
全文增补中
施用秸秆对土壤有机碳组成和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77
2002年
在室内条件下培养 6个月时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加 ,土壤中总有机碳 (TOC)、焦磷酸钠提取有机碳 (SPPC)、水解碳水化合物 (HDC)、热水提取碳水化合物 (HWC)的含量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极显著增加 ,粘粒分散率除一个盐土土样外其余 3个土样显著降低。虽然玉米秆和小麦秆分别对TOC、SPPC、水稳性团聚体和粘粒分散性的影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但是有小麦秆处理比玉米秆处理HDC和HWC含量高的趋势。TOC、SPPC、HDC和HWC分别与水稳性团聚体显著正相关 ,与粘粒分散率显著负相关 ,但总体而言 ,HWC与团聚体的稳定性更相关 ,HDC和粘粒的分散性更相关。
李小刚崔志军王玲英
关键词:秸秆
腐植酸和黄腐酸与不同浓度氮磷配合对小麦苗期的影响被引量:4
1995年
腐植酸和黄腐酸与不同浓度氮磷配合对小麦苗期的影响甘肃农业大学土化系(兰州730070)崔志军腐植酸是有机物质经微生物分解形成的一种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按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及颜色分为黑腐酸、棕腐酸和黄腐酸三部分,其中棕腐酸所占...
崔志军
关键词:小麦苗期腐植酸黄腐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