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鹤馨

作品数:43 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长春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5篇梅花鹿
  • 9篇病毒
  • 6篇基因
  • 6篇基因芯片
  • 4篇中草药
  • 4篇腺病
  • 4篇腺病毒
  • 4篇瘤胃
  • 4篇呼吸道病毒
  • 4篇呼吸道合胞病...
  • 4篇合胞病毒
  • 4篇鼻病
  • 4篇鼻病毒
  • 3篇动物
  • 3篇日粮
  • 3篇饲养
  • 3篇添加剂
  • 3篇仔鹿
  • 3篇仔猪
  • 3篇免疫

机构

  • 34篇长春市农业科...
  • 7篇军事医学科学...
  • 7篇吉林农业大学
  • 6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吉林省动物疫...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公主岭市动物...
  • 1篇军事科学院
  • 1篇吉林省长春市...
  • 1篇吉林省畜牧兽...

作者

  • 43篇崔鹤馨
  • 30篇田来明
  • 29篇李男
  • 15篇付晓霞
  • 12篇高晓伟
  • 8篇张宇
  • 7篇田明尧
  • 7篇金宁一
  • 6篇王静
  • 6篇王晶
  • 5篇胡桂英
  • 5篇袁森
  • 4篇田宇飞
  • 4篇刘昊
  • 3篇靖杰
  • 3篇夏超
  • 3篇郭欢欢
  • 3篇凡敏
  • 2篇姜庆利
  • 2篇岳云强

传媒

  • 17篇吉林畜牧兽医
  • 2篇中国动物保健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第五届(20...
  • 2篇第六届(20...
  • 2篇第九届(20...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中国动物传染...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黏膜病病毒感染幼鹿的病原流行病学调查探讨
2020年
本文旨在调查与分析幼鹿黏膜病病毒(MDV)感染状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检测不同地区MDV感染状况,统计检测结果。结果显示,纳入本次研究的样本MDV感染率高于60.0%。综合以上结果,本次病原流行病学调查提示被检地区MDV感染风险相对较高,相关部门应加以防控。
崔鹤馨田来明李男权心娇
关键词:幼鹿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梅花鹿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免疫机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向动物体内的微生物菌群提供营养底物,以此来改善胃肠环境和菌群结构,进而调控胃肠发酵、减少乳酸盐的产生、稳定pH值,促进整个肠道乳酸利用菌、纤维素菌等有益菌的繁殖,提高其浓度及活力,从而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增加采食量、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生产性能;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也可影响动物的免疫系统,其能够抑制和吸附肠道内病原菌并能够调节非特异免疫防御机制,同时能够很好的防止毒素吸收,阻止病原性微生物及毒素在胃肠黏膜表面上的附着,同时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形成免疫防御机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激发、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还可维护胃肠道微生态平衡、选择性促进胃肠道有益菌群增殖,还可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田来明田鑫崔鹤馨权心娇李男付晓霞
关键词:非特异免疫特异性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梅花鹿
浅谈鹿繁育技术及应用
2016年
本文主要从种鹿的选择与考核,配种期种公鹿的合理利用,母鹿妊娠、分娩两个时期饲养管理等四个方面,结合多年生产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从理论方面进行了探讨,望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张宇田来明李男崔鹤馨权心娇高晓伟王静胡桂英
关键词:良种配种
快速检测梅花鹿黏膜病病毒的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近些年,国内很多地区陆续报道了鹿黏膜病(DMD)的病例,该种疾病在东北地区发病率有提升趋势。鹿一旦患上DMD,就需在短期内将其清除出鹿场,且本病的根治难度较大,会对鹿场持续发展形成较大影响,形成的经济损失也偏高。当下针对DMD病原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以供参考。本文主要探究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在DMD病毒检测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以供同行参考。
崔鹤馨田来明李男田鑫付晓霞
关键词:梅花鹿
吉林省规模化种鸡场沙门菌血清型鉴定与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检测被引量:6
2020年
为了解吉林省规模化种鸡场沙门菌血清型、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流行情况,2019年采集种鸡肛拭子、死胚、病死雏鸡等病料组织1024份,采用常规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和PCR方法鉴定得到148株沙门菌。采用Kauffmann-White法、PCR法、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沙门菌血清型、毒力基因及耐药性。结果显示,分离的148株沙门菌属于11种血清型,以鸡白痢沙门菌(18.9%)、肠炎沙门菌(17.7%)和禽伤寒沙门菌(16.2%)为流行优势血清型;148株沙门菌毒力质粒基因spvA、spvB、spvC检出率在73.6%~83.1%之间,毒力岛基因mogA、sse L、mgtC的检测率在91.9%~96.6%之间;分离的148株沙门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新霉素等8种药物的耐药率为52.7%~97.8%,其他药物的耐药率为13.0%~21.6%。说明从规模化种鸡场分离的148株沙门菌血清型复杂、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对常用药物产生很强的耐药性。
崔鹤馨王楠呼延含蓉李男胡博田鑫田来明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型毒力基因耐药性
一种治疗仔鹿舔肛病的中兽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仔鹿舔肛病的中兽药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兽药技术领域,由中药原料和凡士林组成,中药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三七10‑20份、茜草10‑20份、龙芽草15‑25份、鱼腥草5‑15份、藿香5‑15份、白芷...
田来明权心娇付晓霞李朝辉李男夏超崔鹤馨许春彦田鑫王健张会民
文献传递
农安挽马品种特性研究及保种措施被引量:1
2022年
保护畜禽地方品种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世界大约200种马,中国品种马数量和种类较丰富。其中,农安挽马作为地方特色品种,其体型匀称、肌肉结实,体况优于其他品种。且农安挽马肉质细嫩多汁,鲜美可口,风味独特,其肉制品和附加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在遗传资源和品种保护的大环境下,长春市农业科学院技术员走访长春市农安县,对农安挽马体尺体重进行精确测量,查阅大量文献和品种历史记载资料,得出专业数据,为推动保护农安挽马这一地方品种提供了科学、可靠的理论数据。
权心娇刘广辉崔鹤馨刘艳梅陈言亮
关键词:肉制品遗传资源
长春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为了获取长春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谱系统资料,并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提高奶牛乳房炎的治愈效果提供理伦依据。本试验研究对长春地区多个奶牛场采集患乳房炎奶牛的231份奶样进行传统细菌生化实验培养,分离鉴定和做药物敏感试验。一共分离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3种病原菌208株,其中大肠杆菌54株,耐药菌株为41株,耐药率为17.75%;金黄色葡萄球菌101株,耐药菌株为92株,耐药率为44.23%;无乳链球菌53株,耐药菌株为39株,耐药率为18.75%,其中耐三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为126株,耐药率为60.58%,且产生了多重耐药性。3种主要病原菌对磺胺类药物、头孢唑林、链霉素、大观霉素、多西环素、庆大霉素、四环素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对青霉素、卡那霉素产生了完全耐药性。
高晓伟王静崔鹤馨李男权心娇田来明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药敏分析
增加梅花鹿单只鹿茸产量的中草药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加梅花鹿单只鹿茸产量的中草药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畜禽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黄芪3‑6份、麦芽2‑4份、何首乌2‑4份、陈皮2‑4份、神曲2‑4份、当归1.5‑3份、枸杞子2‑4份、...
田来明权心娇付晓霞李朝辉田鑫李男崔鹤馨陈琦夏超许春彦王雨千张宇张会民
文献传递
人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建立人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Interferon 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IFITM)1、2、3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人IFITM1、2、3及β-actin基因序列,分别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以质粒pVAX1-IFITM1、2、3和pMD18-T-β-actin为模板,分别进行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绘制标准曲线及扩增曲线,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重复性、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各质粒的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均可见大小与理论值相符的特异性条带。IFITM1、2、3和β-actin的最佳荧光定量PCR引物浓度分别为0.2、0.5、0.4和0.5μl,最佳退火温度为55℃。各质粒标准曲线的循环数与起始模板拷贝数的相关性均较好(R2分别为0.998、0.990、0.990和0.995),扩增效率分别为106.284%、101.030%、104.929%和101.962%。IFITM1、2、3基因不同拷贝数的试验内CV为0.14%-0.72%,试验间CV为0.77%-1.58%;灵敏度分别为2.52×100、1.3×100和3.7×101copies;该方法未扩增出鸡肝脏及禽流感病毒H3N2 cDNA,可特异性扩增B型流感病毒cDNA,各标准质粒的溶解曲线约在同一温度出现1个单峰。结论已成功建立了IFITM1、2、3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重复性、灵敏度及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IFITM1、2、3的功能及其基因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奠定了基础。
袁森田明尧崔鹤馨靖杰刘昊刘存霞任静强姜庆利薛斐金宁一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