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颖
-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邮电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习惯及其本质的科学解读——重读马克思《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被引量:3
- 2009年
- 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中,马克思的主旨是对主体在客观经济生活中所形成的习惯进行解读,并揭示习惯的法律本质。习惯是主体在客观经济生活中所形成的法权要求的直接反映,其合法性取决于习惯与客观经济生活的契合度。只有在法权的意义上理解习惯的本质,才能真正理解习惯权利和法定权利之间的本质差异,进而提高对法律本质的理解。
- 张镭廖颖
- 关键词:法律法权
- 浅析电信全球竞争时期的电信法律规制
- 2009年
- 世界电信业发展进入全球竞争阶段,也是管制放松阶段,从垄断经营到国内竞争再到全球竞争阶段,电信法律规制也应当相应地作出改革,顺应电信业的发展趋势,在全球电信发展的趋势下探讨其法律环境和法律规制,提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我国电信业的启示。
- 廖颖
- 关键词:电信竞争法律规制垄断
- 清末刑法改革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清朝末年的刑法改革是中国近代史上新旧法律文化、中西法律文化冲突和碰撞过程中出现的一次极具影响的改革,不仅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也移植了西方的法律文化,具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对当今法制建设和完善的启示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大法律宣传力度,让每个公民知法、懂法,成为创造法律的最直接主体;二是法制改革应该是对国内法的继承和对国外法的移植并重,坚持在移植中继承、在继承中改革的治法方略。
- 廖颖
- 关键词:刑法改革清朝末年中国法制
- 试论电子证据质证规则被引量:1
- 2009年
- 将电子证据界定为物的存在形式,则要求电子证据必须提交到法庭,当电子证据提交法庭后,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对存储体进行检索和查询,以对其中的电子证据进行质证。对电子证据进行质证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子证据的生成、电子证据的传送与接收、电子证据的存储、电子证据的收集、电子证据的关联性、电子证据依托的技术设备。
- 廖颖
- 关键词:电子证据质证
- 从习惯到法律:路径与特征的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从习惯到法律的演变有两个基本的路径:一是纳入,其中包含重述和适用的过程;另一个是转化,其中包含编纂与整合的过程。同时,从习惯到法律演变的过程中,社会秩序始终蕴含着两种规则治理的二元化现象,这是由法权在两种规则中的不同表达形成的一种必然性的结果。从历时性过程进行分析,由习惯到法律演变的过程具有过程的渐进性、进程的交互性、方式的多样性、程度的差异性以及范围的扩展性这样5个方面的特征。
- 张镭廖颖
- 关键词:法律
- 事实信息与交叉询问规则
- 交叉询问规则作为对抗庭审中的黄金规则,在以往的理论研究中都已经分析的较为全面了,但是仍然没有理论能够解释清楚交叉询问规则为什么会存在,它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作为黄金规则却很难实施等等这些有关交叉询问规则的基础理论问题,至...
- 廖颖
- 关键词:交叉询问事实信息证人出庭刑事诉讼
- 文献传递
- 对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再思考被引量:4
- 2010年
- 作为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一种变通方式,行政和解在司法实务中大量存在。行政和解随着服务与合作精神成为现代行政法上占主导地位的人文精神以后,司法政策变迁,行政权力逐渐具有可处分性而产生。行政和解制度的完善有两条思路,一条思路是正本清源,修改法律,承认行政调解制度的合法性;另一条思路是,在法律修改时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至少应当对行政和解制度的适用程序进行规范。
- 廖颖
- 关键词:行政诉讼行政和解行政调解司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