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刚 作品数:8 被引量:44 H指数:5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卒中后认知功能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卒中后认知功能特点及相关交互影响因素。方法:纳入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287例。使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筛查评定,同时使用自制问卷、改良Barthel指数(MBI)、中文版日常家居及社区活动能力量表(IADL)、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患者的个人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因素进行评估;最后分别以MMSE、ADL、SAS/SDS评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287例患者中38.0%的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高学历与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呈负相关(P<0.05),高龄、言语功能障碍、单侧忽略以及右侧大脑损伤与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呈正相关(均P<0.05);认知功能与患者抑郁、焦虑状态无相关性,但延迟回忆和语言功能与抑郁相关(均P<0.05);ADL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P<0.05),定向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正相关(P<0.05)。结论: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受损较常见,认知功能障碍与患者的年龄、受教育水平、疾病因素等多元因素相关,并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的各亚类中定向能力状态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密切相关。 李定艮 马锡超 王凤怡 张仁刚 张仁刚关键词:卒中 脑梗死 脑出血 日常生活活动 镜像疗法改善截肢患者幻肢感及幻肢痛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镜像疗法治疗截肢患者幻肢感及幻肢痛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9期)、CBM、VIP、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镜像疗法治疗截肢患者幻肢感及幻肢痛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9月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包括1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镜像疗法能够改善截肢患者的幻肢痛[MD=–7.29,95%CI(–27.73,13.16),P=0.48]。结论镜像疗法可能增强截肢患者对幻肢的控制感,但对幻肢痛的改善作用尚不明确,可能存在一过性的积极作用,但其长期效应尚待研究。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有赖于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王凤怡 张嘉祺 张梦杰 刘沙鑫 张仁刚 杨永红关键词:截肢 幻肢痛 随机对照试验 不同实践教学模式对作业治疗专业学生临床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分析分阶段实习和集中实习两种实践教学模式在作业治疗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作业治疗专业毕业3年及以上的学生,通过微信发放自制调查问卷,以调查分阶段实习和集中实习两种实践教学模式对学生实习效果及工作后临床工作能力的影响。结果完成并回收问卷61份,其中分阶段实习毕业生26份,集中实习毕业生35份,问卷回收率91%(分别为100%和85%)。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实践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实习效果自我评价中,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转化到临床实践、处理临床问题、完善知识体系、把握医患关系、树立职业信心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建立临床思维方面集中实习显著优于分阶段实习(P<0.05)。结论分阶段实习和集中实习两种实践教学模式在作业治疗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无明显差别,高校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实习模式。 王凤怡 张仁刚 马锡超 林洋 李定艮 刘沙鑫 刘沙鑫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 康复期脊髓损伤患者家属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康复期脊髓损伤(SCI)患者家属心理社会压力现状及患者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家属压力量表对78例SCI患者家属压力进行评定,同时采用自制一般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改良巴氏指数分别评估对应患者的一般情况、心理状态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再以SCI患者家属压力总分为因变量,以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损伤程度、功能独立水平、心理状态等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SCI患者家属普遍面临较大压力,家属压力总分(36.1±11.4),家属压力集中体现在生活不悦方面,尤其以无暇顾及家务、假期无法分身以及社交活动受到影响频率最高。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最后进入回归方程具有显著性影响的变量为患者的抑郁症状(β=0.307,P=0.002)、病程(β=0.032,P=0.007)、损伤严重程度(β=0.132,P=0.004)。结论:SCI患者家属普遍面临较大心理社会压力,尤其受病程、患者抑郁状态以及损伤严重程度影响。 杨永红 刘沙鑫 张仁刚 左京京关键词:脊髓损伤 康复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联合感知提醒对脑卒中患者单侧忽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对比低频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感知提醒(SC)治疗与单独使用rTMS治疗对脑卒中亚急性期单侧忽略患者忽略严重程度、上肢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评定者盲法设计,将33例右侧脑卒中后单侧忽略患者随机分为rTMS+SC组(n=16)和rTMS组(n=17)。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rTMS+SC组患者同时接受rTMS以及SC治疗,rTMS组患者仅接受rTMS治疗。rTMS治疗采用经颅磁刺激仪,刺激左侧后顶叶皮层,刺激频率1 Hz,刺激强度为90%静息运动阈值,治疗时间为1次/d,5d/周,连续治疗2周;SC治疗采用佩戴提醒腕表,每天累计提醒时间为3h,5d/周,连续佩戴2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分别评定单侧忽略严重程度〔单侧行为忽略常规子量表(BIT-C)和凯瑟琳博格量表(CBS)〕,上肢运动功能〔上肢运动评分量表(FMA)、上肢活动量表(ARAT)〕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良巴氏指数(MBI)〕。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与单纯rTMS治疗比较,rTMS+SC组在BIT-C方面改善更好(P<0.05)。其余CBS、上肢功能(FMA、ARAT)指标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TMS联合SC能更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单侧忽略症状,可望作为单侧忽略的多技术联合治疗策略之一在临床推广应用。 张仁刚 刘沙鑫 王凤怡 马锡超 杨永红关键词:脑卒中 单侧忽略 芦山地震后四川灾区康复现状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芦山地震后四川省康复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康复的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2013年4月21日-5月5日,通过访谈和实地调查,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乐山市市中区医院、峨眉山中医医院、雅安市人民医院地震伤员数量、类型、治疗接受及伤员需求情况,以及医院康复科团队配置进行调查。结果震后2周,四川省共收治伤员25 220例次,已开展手术6 545台次。累计开展早期康复医疗947例。震后2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接诊地震伤员392例,入院治疗321例。乐山市市中区医院、峨眉山中医医院、雅安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建设方面,康复医生占康复科医生总数的11.5%(3/26),康复专业护士占康复科护士总数的8.6%(3/35),专业康复治疗师仅4人,占治疗师总人数的4/5。结论为推进四川省康复的发展,康复医学体系的建设、专业人员教育培养、规范康复学科建设以及康复理念普及尤为重要。 刘沙鑫 雷中杰 张玉婷 张仁刚 马锡超 赵永秀 岳寿伟 黄东锋 何成奇关键词:地震 康复 视动刺激干预脑卒中后单侧忽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21年 单侧忽略(unilateral neglect)是脑卒中患者常出现的临床症状,左、右侧大脑卒中均有可能发生。其中,右侧大脑卒中后发生率高达13%-81%^([1]),发病2-3d的右侧脑卒中患者单侧忽略的发生率高达65%^([2])。单侧忽略表现为对来自偏瘫侧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刺激的无反应或反应弱,以及倾向于健侧肢体的动作、行为偏向。单侧忽略患者常出现视空间注意障碍、行为异常^([3]),以及运动、感觉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障碍^([4]),其Barthel指数评分远远低于无忽略症状的脑卒中患者^([5])。单侧忽略有一定的自愈性,但很大一部分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单侧忽略患者的忽略症状会长期存在,并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工作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6-7]。 张仁刚 何成晓 王迪 黄寅康 王凤怡 杨永红关键词:脑卒中 单侧忽略 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IS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从建库至2018年1月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版软件对最终纳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随机对照试验6个,研究对象共98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方面(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MD=-0.74,95%CI(-2.41,0.93),P=0.39]。结论尚无足够证据支持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改善作用,其长期效应同样尚待研究。 张仁刚 王凤怡 张嘉祺 余佳丹 杨永红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 脊髓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