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伊琳
-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 古城油田北部地区主力油层沉积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古城油田投入开发以后,滚动开发工作在寻找新的地质储量,古城油田北部地区H3Ⅳ油组主要发育古城远源三角洲,以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沉积主体。利用对该区主力油层沉积特征研究,关键是沉积微相的类型及特征研究,沉积微相的展布和演化研究、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关系分析,依据多种岩心分析测试资料、测井资料及钻井资料,分析了H3Ⅳ油组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搞清了该油组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结合前人对该区构造特征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了沉积体系与构造的配置关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 朱颜张伊琳门福信李磊吕廷珍
- 关键词:古城油田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物性
- 张店-白秋地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研究
- 2013年
- 张店-白秋区块油气资源丰富,但断裂破碎,构造复杂,构造特征、油气分布规律有待进一步落实。近几年,通过应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测井评价技术、定向井钻探等相关技术,并充分利用地质、测井、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在白秋区块开展了基础地震和地质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张店-白秋地区存在花状与阶梯状两种构造样式,形成了南北分区的构造格局。通过油气聚集条件与油藏充满度统计分析,认为该区各断块油藏的含油条带宽度、含油高度与充满系数与生油凹陷距离无明显线性关系,区内中北部油源仍较充足,具有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与滚动评价潜力。
- 柴妮娜朱浩郭欢欢张振平张连锋张伊琳
- 关键词:南阳凹陷油气分布
- 泌304区块稠油乳化降粘剂的筛选与评价被引量:4
- 2009年
- 针对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泌304区块地下原油粘度高的特点,本文通过化学降粘方法,筛选出能够和稠油乳化并形成水包油(O/W)型乳化液的表面活性剂,优选表面活性剂浓度,研究了温度、矿化度、油水比等对乳状液粘度的影响。
- 盛海燕张伊琳吕帅
- 关键词:稠油表面活性剂乳化降粘
- 河南油田双河V下聚合物驱油剂筛选评价研究
- 聚合物驱技术作为一项较成熟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在河南油田得到广泛应用.目前,适合聚合物驱的一类储量基本上都已进行过聚合物驱,二类储量也正在进行聚合物驱,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为保持河南油田稳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
- 张伊琳王正欣
- 关键词: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
- 文献传递
- 泌阳凹陷毕店地区油藏特征浅析
- 2011年
- 泌阳凹陷毕店地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勘探,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2005年以来对该区三维地震资料重新处理与解释攻关,基本具备了精细勘探的物质基础。毕店地区主体已发现的油气藏类型以断层+岩性油气藏为主。通过应用系统的研究思路,以现代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初步探讨毕店地区油藏分布特征与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朱颜张伊琳黄生娣郑融李恒权柯思
- 关键词:油藏特征
- 预交联调剖剂的合成与评价被引量:6
- 2009年
- 针对下二门区块大孔道,采用爆聚法合成了淀粉接枝共聚物调剖剂,并考察了时间、pH值、矿化度、温度等因素对共聚物产品吸水膨胀倍数、弹性及强度的影响。实验表明,该调剖剂适合低温油藏,对矿化度敏感性较低;岩心试验表明,此调剖剂具有较好的调剖效果。
- 肖磊郭艳王锐吕帅张伊琳罗艳芳
- 双河油田Ⅳ1-3层系非均相复合驱井网调整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非均相复合驱是提高聚合物驱后油藏采收率的开发技术,而合理的井网调整是提高非均相复合驱增油效果的主要手段。通过数值模拟,对双河油田Ⅳ1-3层系井网调整的井网形式、井距大小、流线转变角度等开展了系统研究,并从技术、经济方面进行了综合对比论证。研究结果表明:注入体系与原油的黏度比、地层的非均质性对井网流线调整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对于双河油田Ⅳ1-3层系,在充分利用老井的前提下,采用五点法面积井网、井距150~300 m,较大幅度地调整流线角度,能够进一步提高非均相复合驱的降水增油效果。
- 张连锋梁丽梅梁丽梅龙卫江薛国勤张伊琳龙卫江
- 关键词:井网形式注采井距
- 双河油田高耗水条带影响因素及治理对策可行性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中国东部油田长期注水开发,油藏高耗水条带发育,导致注水效率降低。为了明确高耗水条带发育的影响因素,以南阳双河北块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了注入速度、渗透率级差、渗透率变异系数、地层系数四个因素对发育高耗水条带的影响,结合正交实验比较四个因素的影响因素相对大小。研究得出渗透率高、注入速度小、渗透率变异系数和渗透率级差高,更容易发育高耗水条带并导致水驱开发效果变差;在地层系数、注入量一定的情况下,渗透率高,更容易发育高耗水条带。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渗透率变异系数对发育高耗水条带的影响最大,渗透率级差以及地层系数的影响次之,注入速度影响最小,为油田后期生产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
- 刘博张荣达张伊琳卢云霞汪婷
- 关键词:数值模拟正交实验
- 稠油油藏聚驱后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针对古城油田泌123断块稠油油藏条件,考察了SP二元复合体系的最佳配方、乳化性和热稳定性,并用最佳配方的SP二元复合体系进行了聚合物驱后复合驱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得到的最佳SP二元复合体系(2000 mg/L ZL-I+3000 mg/L OCSB)的黏度为59.5 mPa.s、界面张力7.87×10-3 mN/m,与聚合物溶液相比,黏度上升2 mPa.s、界面张力下降3~4个数量级,毛管数大幅度提高,具备更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能力。SP二元复合体系与原油形成的乳化液黏度大于二元体系的黏度,乳化作用良好,可以进一步改善流度比。60℃下老化120天后SP二元复合体系中HPAM的水解度缓慢上升后维持在30%~40%,黏度始终保持平稳上升,变化规律与单一聚合物溶液相似;界面张力值在老化期间上升半个数量级以内,盐析程度较单一表面活性剂溶液大幅改善。岩心驱油实验表明,聚合物驱后进行二元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10%OOIP以上,说明古城油田泌123断块稠油油藏采用二元复合驱作为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的接替技术是可行的。
- 刘艳华孔柏岭吕帅张伊琳林杨束华东
- 关键词:聚合物驱后水解度提高采收率稠油油藏
- 古城油田北部地区主力油层沉积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通过对古城油田主力油层沉积特征研究,尤其是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研究,沉积微相的展布和演化研究、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关系分析,依据多种岩心分析测试资料、测井资料及钻井资料,分析了古城油田北部地区Eh3Ⅳ油组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搞清了该油组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结合前人对该区构造特征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了沉积体系与构造的配置关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 朱颜张伊琳门福信李磊吕廷珍
- 关键词:古城油田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储层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