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液
  • 3篇输血
  • 2篇血清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受血者
  • 2篇输血前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患者血清
  • 2篇分裂症
  • 2篇肝炎
  • 2篇IL-10水...
  • 2篇病毒
  • 2篇病毒传染
  • 2篇传染
  • 1篇血功能

机构

  • 9篇福建省南平市...

作者

  • 9篇张伟英
  • 3篇陈晓燕
  • 3篇江梅英
  • 2篇郭玉花
  • 2篇黄兰芳
  • 2篇张毓茂
  • 2篇郑华珠
  • 1篇卓凌
  • 1篇叶少辰
  • 1篇杨利华

传媒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第五次全国中...
  • 1篇全国临床免疫...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5832例受血者输血前血液病毒传染指标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输血安全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输血感染疾病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为此,需要了解患者输血前血源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以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减少纠纷。现将本院2年来收治的5832例患者输血前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陈晓燕张伟英
关键词:输血病毒传染病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张伟英
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血糖三酰甘油和甲状腺素水平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血葡萄糖(glucose,GLU)、甘油三酰(triglyceride,TG)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ee-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thyroxine, FT4)、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hing hormone,TSH)水平的变化。方法观察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88例,分别于第2、4、8、12周检测血GLU、TG和甲状腺素水平。结果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血GLU水平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TG水平都显著升高,氯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培酮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8周后,氯氮平组TG水平进一步升高(P<0.001),利培酮组TG水平也明显升高(P<0.01),此时两组FT_4水平都显著降低(P<0.05),而TSH水平却显著升高(P<0.05),且患者TG与FT_3、FT_4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长期服用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脂代谢紊乱,而这种紊乱与甲状腺素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
张伟英张毓茂郑华珠江梅英郭玉花黄兰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血糖甘油三酯类甲状腺素
浅析注射用青霉素对凝血试验的干扰
2008年
陈晓燕江梅英张伟英
关键词:注射用青霉素凝血试验APTT广谱抗生素健康人血浆凝血功能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TNF-α、IL-6、IL-10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ELISA法检测50例正常人及129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张伟英
文献传递
关于安全输血前检验中的几个问题体会
为确保安全输血,本文将输血前检验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探讨如下:1、重视血液标本:安全输血从源头抓起,就应重视如何获得正确的血液标本。2、坚持正反定型:常规ABO血型鉴定应包括正反定型。抗-A和/或抗-B有规则地存在于人的血...
张伟英颜开尽
文献传递
5832例受血者输血前血液病毒传染指标分析
目的了解输血前传染病感染情况,探讨输血引发血源性传染病的风险,避免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方法对5832例输血前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
陈晓燕张伟英
关键词: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染指标
文献传递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催乳素水平动态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氯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过程中,血清催乳素(PRL)的变化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4例,随机分为氯氮平组与利培酮组,治疗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一次;用化学发光法在治疗前和治疗2、4、8、12周测定血清PRL浓度。结果:治疗前后两组在PANSS总分上无显著差异(t=0. 27,P>0. 05;t=0. 34,P>0. 05),治疗前患者与对照组血清PRL水平无显著差异(t=0. 61,P>0. 05),用氯氮平治疗后PRL水平变化不明显(t2W =0. 23,t4W=0. 47,t8W =0. 87, t12W =0. 67 ,P均>0. 05),用利培酮治疗后PRL水平显著升高(t2W =3. 12,t4W =4. 77,t8W =7. 58,t12W =7. 26 ,P均<0.01)。结论:氯氮平不引起明显的PRL升高, 而利培酮有较强的致PRL升高的作用。
叶少辰张伟英张毓茂郭玉花江梅英郑华珠黄兰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催乳素氯氮平利培酮
122例妇产科患者输注血小板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通过对妇产科疾病患者输注血小板前后相应指标的测定,观察其输注效果。方法对患者输注前、后1h和24h用细胞计数仪计数血小板,计算血小板的计数增值(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并结合临床观察122例患者197次输注血小板后的疗效。结果血小板计数大于50×109/L输注血小板的患者54次(27.41%),可见临床治疗中存在血小板滥用现象;输注血小板次数为1次、2~3次、4~5次、>5次的4组患者其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6.71%、70.37%、37.50%、31.58%,结果还显示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多而降低。结论临床输注血小板存在不合理现象;输注血小板的治疗效果可能与输注次数呈正相关;要提高治疗效果应选择HLA配合的机采血小板,以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效果。
杨利华张伟英康九俤卓凌
关键词:血液成分输血妇产科血小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