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洪
- 作品数:16 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卫生局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36例大面积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报告被引量:12
- 2006年
- 花玮鲁质成花金年宋贺张作洪
-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减压手术手术时机
- 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通道蛋白4变化的临床研究
- 蔺志清周圣军张作洪孙杰费冰胡勤乐赵继红冯楠王建勇聂晟
- 水分子的主动转运和平衡调节需要水通道蛋白(AQP)的参与,在脑组织中AQP4最为丰富。本次研究主要目的是验证AQP4与高血压脑出血后周围组织水肿的相关性,探索脑水肿形成机制。本研究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4高血压脑出血脑水肿
- 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治疗
-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指征、手术技巧及手术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3年4月至今手术治疗的16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6 例中,男10例,女6例。11例行头颅CT扫描,12例行头颅MR检查。16例中,右...
- 张作洪胡勤乐蔺志清孙杰费冰郭浩瀚
- 文献传递
- 脑内窥镜辅助下单鼻孔入路垂体瘤手术46例
- 目的观察脑内窥镜辅助下单鼻孔-蝶窦入路进行垂体肿瘤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在脑内窥镜良好的照明、图象放大及清晰的术野下经单鼻孔、蝶窦进行垂体肿瘤切除术46例。结果手术后随访6个月到2
- 蔺志清张作洪孙杰费冰冯楠王建勇聂晟周圣军
- 文献传递
- Rathke囊肿诊治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Rathke囊肿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4例Rathke囊肿患者采用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清除囊肿内容物,根据粘连情况切除部分囊肿,充分敞开囊腔。结果14例术后均随诊3个月至7年,未见一例复发。8例头痛患者的症状全部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视力、视野障碍者术后即恢复;6例月经紊乱者有4例恢复正常,3例性功能减退者2例明显改善,1例肥胖患者术后体重未见明显变化,1例偶然发现者术后垂体功能无异常。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崩3例。结论Rathke囊肿CT、MRI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术前较难确诊,采用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及诊断的有效方法。
- 孙杰蔺志清冯楠聂晟张作洪费冰胡勤乐王建勇
- 关键词:RATHKE囊肿
- 容积动态320排CT血管造影快速诊断出血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评价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动态CT血管造影(320-CTA)技术在出血性颅内动脉瘤快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64例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急诊320排CTA检查,并在48小时内进行DSA检查的病例,评估320排CTA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64例患者经320排CTA检查发现71个动脉瘤,DSA检查发现69个动脉瘤,以DSA作为标准,320排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准确率为97.2%(69/71),假阴性率为2.8%(2/71)。结论:320排CTA具有无创、快速、准确等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可将其作为出血性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首选检查,其结果为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依据。
- 蔺志清周胜军高翔张作洪孙杰费冰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计算机
- 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误诊分析
- 2004年
- 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临床上少见,无特异性神经系统表现,常有误诊发生.本文总结本科1994-2003年10年间收治的5例颅内恶性淋巴瘤的诊治的情况作回顾性分析.
- 胡勤乐蔺志清张作洪孙杰费冰郭浩瀚冯楠
- 关键词: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误诊原因影像学检查PCNSL放疗
- 术中实时超声检测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 探讨术中实时超声检测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69例神经外科手术术中超声检测影像资料,与术前CT、MRI所见结合,观察正常脑组织、脑室和中线结构等的超声图像;记录颅内病变的大小、形态、深度和内部回声;在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利用多普勒技术探测病变周围大血管分布情况.并将术后CT或MRI所见与术中超声图像对比,了解病变切除程度.结果 术中69例病变均在超声图像上清晰显示,其中36例位于脑内深部的病灶准确定位,33例脑内肿瘤边界较清晰,6例发现病灶残留而得以进一步切除,8例结合彩色多普勒技术探测病灶与周围脑血管的毗邻关系及局部血流速度,区分动、静脉.结论 术中实时超声检测可清晰显示颅脑正常结构和颅内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可对深部小病灶进行准确定位,实时指导手术入路和手术进展,判断病变有无残留;能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手术,并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可以评价病变周围大血管的分布状况,避免损伤.
- 孙杰聂晟胡勤乐冯楠张作洪费冰蔺志清
- 关键词:实时超声神经外科手术多普勒
- 放射性脑坏死17例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放射性脑坏死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放射性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9例患者症状改善,5例部分改善,2例无效,1例死亡。结论放射性脑坏死应尽量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而有手术指征者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 孙杰蔺志清冯楠张作洪聂晟费冰王建勇周圣军
- 关键词:放射性脑坏死
- 纵裂表皮样囊肿误诊为胶质瘤一例
- 患者男,23岁。因间断性左侧肢体抽动1年余,频繁发作1天于2005年7月入院。查体: 左上肢肌张力增高,四肢肌力Ⅴ级,左侧肢体腱反射活跃,病理反射未引出。CT示:右侧额顶叶纵裂内混杂密度肿物,其间可见明显的钙化影,大小约...
- 张作洪郭浩瀚花玮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