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华
- 作品数:12 被引量:7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刑事涉案财物处置中财产管理第三方制度的建构——以涉众型非法集资案为样本被引量:3
- 2023年
- 传统刑事诉讼重“对人之诉”,轻“对物之诉”,致使刑事案件存在涉案财物处置与债权保护的冲突与背离。通过统计分析可知,涉众型非法集资犯罪案件财物处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财物来源、权属、价值等要素审查不够全面;涉案财物合法与否的性质甄别比例较低;财物处置程序类行政化,随意性比较强,对涉案财物管理还有些粗放;裁判文书对涉案财物处置情况的表述不明确等。究其原因在于立法规定概括性与涉案财物复杂性的矛盾、定罪量刑与财物处置的思维差异、办案机关处置涉案财物的专业能力极其有限、涉案财物处置的监督制约机制不足。基于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的特殊性,构建独立于办案机关之外的财产管理第三方制度成为可能选择。财产管理第三方制度能够填补办案机关财物管理专业化不足、中立性欠缺等问题,有利于提升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的程序正当性。财产管理第三方制度构建以明确其功能定位为前提,具体制度设计包括明确财产管理第三方制度的启动条件、处置权范围、参与路径和配套机制。
- 张佳华
- 关键词:债权保护刑民交叉
- 论无罪推定原则及其在中国的适用被引量:1
- 2014年
- 无罪推定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刑事司法原则,起源于古代罗马法的"有疑,为被告人的利益"和"一切主张在未证明前推定其不成立"这两项著名原则,确立于近代,现在已为联合国人权公约和法治国家宪法所确定,并逐渐为世界各国刑事诉讼法典所规定。
- 陈光中张佳华肖沛权
- 关键词:无罪推定原则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原则国家宪法人权公约罗马法
- 未决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未决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是在刑事诉讼中对未决羁押采取审慎态度和严格法律控制的一项制度,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未决羁押必要性的审查分为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不同的情形下未决羁押必要性的审查主体和审查启动主体有所区别。未决羁押必要性的审查标准是该项制度的关键问题,辩护律师充分参与未决羁押必要性的审查是该项制度的必要保障。
- 张佳华
- 关键词:未决羁押必要性审查人身自由
- 论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证据裁判原则精神的延展被引量:1
- 2017年
- 证据裁判原则是现代证据制度的基石,是法治国家刑事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的核心原则,也是以审判为中心司法改革的必然要求。2013年《刑事诉讼法》尽管没有明确"证据裁判"原则,但是,"证据裁判"之原则精神和理念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程序,并且较旧法有所拓展和加强,有利于防止冤案错案,也有利于提高司法裁判的权威,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背景下,考察证据裁判原则的缘起与嬗变,探索其内涵与本质,并进一步解析证据裁判原则精神在立法修正中的延展和缺失,认清证据裁判原则的立法趋势,对新《刑事诉讼法》之顺利实施大有裨益。
- 张佳华
- 关键词:证据裁判非法证据排除技术侦查
- 境外追逃追赃方式的法律完善
- 2017年
- 据中国权威研究机构的课题报告《我国腐败分子向境外转移资产的途径及监测方法研究》显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外逃党政干部,公安、司法干部和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驻外中资机构外逃、失踪人员高达1600—18000人,携带款项达8000亿元人民币,数字触目惊心。
- 张佳华徐云帆
- 关键词:司法干部失踪人员中资机构
- 境内与跨境数据动态流动的刑事治理
- 2023年
- 网络“原始数据”反复交换聚合为价值丰富的“大数据”。我国《数据安全法》虽明确规定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各个环节,但刑法多聚焦于数据的获取与提供,对收集、存储、使用、传输、公开等其他流动环节仍欠缺有力规制。数据犯罪所侵害的法益非常容易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商业秘密罪、虚拟财产等犯罪所侵害的法益产生重叠或者混淆。刑法对数据的保护并不是以数据背后的代码逻辑为依据,而是以数据的具体法益为基础。数据作为载体本身与其反映的信息内容明显不同。数据安全所包含的确保数据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成为数据犯罪保护的法益。建议增设“侵犯数据安全罪”,充分涵盖数据从产生至销毁的全生命周期,以覆盖动态流动全流程,如将非法收集、处理、传输、使用、销毁数据的行为作为“侵犯数据安全罪”的构成要件,从而最大化地对数据安全法益进行保护。建构数据动态流动的公益与私益双重保护,明确数据出罪情形以兼顾数据创新。强化数据跨境流动的刑事治理,以完善数据动态流动的刑事治理体系。
- 张佳华
- 关键词:刑事治理
- 论证据裁判原则精神的延展--以我国修正的《刑事诉讼法》为视角
- 证据裁判原则是现代证据制度的基石,是法治国家刑事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的核心原则.2012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尽管仍然没有明确'证据裁判'原则,但是,'证据裁判'之原则精神和理念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程序,并且比较旧法有所拓展...
- 张佳华
-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证据裁判原则
- 文献传递
- 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证据裁判原则的逻辑展开——从吉林“孙氏三兄弟涉黑”系列刑事案说起
- 2017年
- 证据裁判原则是现代证据制度的基石,是法治国家刑事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的核心原则,也是以审判为中心司法改革的必然要求。尽管现行《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证据裁判原则,但"证据裁判"之原则精神和理念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特别是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证明标准、不被强迫自证其罪、证人作证制度、"疑罪从无"原则等立法以及司法裁判中进一步彰显。吉林"孙氏三兄弟涉黑"系列刑事案的再审与改判充分体现了证据裁判原则的贯彻落实。这有利于提高司法裁判的权威,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
- 张佳华
- 关键词:证据裁判原则非法证据排除疑罪从无
- 试论律师在辩护中的反驳技巧——评《辩护的艺术》
- 2017年
- 法庭审判需要灵巧的智慧、敏捷的思路和迅速决策的能力,优柔寡断往往会导致失败。
- 张佳华
- 关键词:辩护艺术律师法庭审判
- 境外追逃追赃方式的法律完善被引量:1
- 2017年
- 据中国权威研究机构的课题报告《我国腐败分子向境外转移资产的途径及监测方法研究》显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外逃党政干部,公安、司法干部和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驻外中资机构外逃、失踪人员高达16000~18000人,携带款项达8000亿元人民币,数字触目惊心。不仅仅是中国,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公职人员在贪污贿赂犯罪之后携款逃向海外,
- 张佳华徐云帆
- 关键词:法律完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国家公职人员追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