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
- 作品数:31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领春木种群数量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2
- 2013年
- 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是东亚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在北川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沿河岸分布。本文采用样方法,从种群的大小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空间分布格局4个方面分析了该自然保护区领春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幼龄期个体很少,中龄期个体相对较多,老龄期个体数量也很稀少。由此可知其大小级结构呈纺锤形,因此种群属于衰退型;2)I、II级个体数少,致使其在静态生命表中死亡率出现负值,个体在第Ⅳ级有一个死亡率高峰,而在第Ⅶ级死亡率达到了最高;3)虽然幼苗的存活率很低,但由于幼树的存活率较高,所以存活曲线接近Deevey I型,表明该地区沿河岸带的环境条件比较适合领春木的生长;4)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为了保护和维持种群,应对群落进行适度的干扰,开辟林窗,促进领春木种子萌发,幼苗和幼树正常生长。
- 姬慧娟陈思多马文宝何建社张利刘兴良
- 关键词:领春木
- 辐射松抗逆性试验研究初报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研究了四川省引种栽培的辐射松的抗逆性。研究结果表明:辐射松幼林在四川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和较强的抗病、抗虫能力;根据造林地海拔与林木受冻害的关系,提出在岷江上游河谷区适宜栽培的海拔上限为2100m。辐射松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区域造林保存率极低,而且易感病虫害,不宜引种栽培。
- 周永丽吴宗兴李荣伟黄泉李长生任君芳张利代英何建社
- 关键词:辐射松抗逆性
- 生态毯在地震滑坡区植被恢复中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研究生态毯覆盖对植被恢复的影响,首次将生态毯应用于地震滑坡区砾石泥沙堆积区和泥沙堆积区。不同肥料浓度和生态毯种类组合模式下,在生长期初,草本植物的开始发芽时间、高度和盖度没有显著差异,灌木紫穗槐的开始发芽时间有显著差异;在当年生长期末,草本植物的高度和盖度均差异极显著,灌木紫穗槐的高度和冠幅也差异极显著;且没有发现高羊茅生长。在每种生态毯上,均是高浓度肥料下植物长势好;相同的肥料浓度下,植物的长势为:椰纤维生态毯>秸秆+椰纤维生态毯>秸秆生态毯。在砾石泥沙堆积区,椰纤维生态毯和80 g·m-2肥料浓度组合模式下,植物出现了严重的倒伏现象;泥沙堆积区植物没有出现倒伏现象。
- 姬慧娟扶志宏张利马文宝何建社刘兴良
- 关键词:植被恢复肥料浓度
- 川西北地区沙化土地防风林带营建技术规程
- 本文件规定了川西北地区沙化土地防风林带布局与结构、营建、抚育、管护、成效验收、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沙化土地治理防风林带营建工作
- 陈德朝张利吴世磊邓东周唐小强张可王盼鄢武先李林贺丽刘玉平朱欣伟刘建霞徐舟王晶陈玥李红霖黄雪梅吴科君贾泽旭龚薇
- 黄前水库集水区水源保护林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时空变化被引量:3
- 2012年
- 为评价不同类型水源保护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科学营林,研究了黄前水库集水区不同植被类型水源保护林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时空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随着林型、植被不同而变化,6种植被类型中落叶阔叶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最高,酶活性最强,其次是针阔混交林地,针叶纯林和经济林稍差,而荒草坡地各指标均为最差;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在森林土壤不同土层中分布不同,两者均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内,随着土层加深,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均逐渐降低;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研究区6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季节动态分布为10月和4月较高8,月和12月较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说明土壤微生物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 王丽刘霞张光灿闵安民王宇刘千里何建社张利
- 关键词:水源保护林土壤微生物酶活性
- 辐射松优良种源及优树选择初报
- 2008年
- 二00三年初,通过中、澳双方友好协商,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提供了澳大利亚国家基因种子库的6个辐射松原始地理种源种子,在澳大利亚专家的指导下,分不同海拔地段,不同立地条件进行造林,通过调查分析其结果表明:生长情况表现最好的是3号种源其年平均高生长量0.30m,年平均径生长量是0.71cm;次是2号种源其高生长量是0.27m,径生长量是0.68cm;表现最差的是4号种源高生长是为0.21m,径生长量是0.47cm。
- 何建社代英康英任君芳张利刘千里黄泉
- 关键词:辐射松优良种源优树
- 风景林研究概述被引量:6
- 2014年
- 风景林作为特种用途林的一个亚林种,是满足人们生态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风景林的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动态等的分析,探讨了风景林的研究方向和前景,提出开展相关研究,对推动建设景色优美、健康稳定的风景林和生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蔡小虎马吉才吴雪仙谢大军何建社张利
- 关键词:生态旅游
- 一种天然林质量评价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森林质量评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林质量评价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对天然林的质量评价指标设置指标评价等级和等级分值;将质量评价指标以及指标评价等级对应的面积和天然林总面积的比值作为第一隶属度;计算质量评价指标的...
- 蔡蕾冯秋红潘红丽徐峥静茹李旭华文智猷唐小强张利吴雪仙朱欣伟徐舟王盼刘建霞陈玥
-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水源涵养功能评估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水源涵养功能评估方法,属于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区域的水域样本集,并对水域样本集进行清洗处理,得到标准水域样本集;S2、为区域的实时图像数据中各个像素点构建特征响应函数,...
- 李旭华冯秋红陈淼赵鑫涯蔡蕾徐峥静茹刘兴良张利
- 阿坝州干旱河谷区基本情况及造林成效调查分析报告被引量:2
- 2006年
- 干旱河谷地区一直是川西人类农业活动中心,各种农业耕作活动均发生在河谷地带。同时干旱河谷地带也是人类居住、城镇发展中心和交通要道等基础设施的集中区域。人类频繁活动和过渡利用往往加速植被退化,形成荒山荒坡,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夏季高温,紫外线辐射强烈,易发日灼,冬季寒冷低温,易发生冻害,降水量与蒸发量严重失调,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5倍,水分严重亏损;土壤石砾含量高,肥力低,保水差;质地细腻透水性差,该区现有植被种类稀少,可供选择造林树种极少,这些不利因素,增加造林营林工作的难度,制约着该区区域造林成效和营林质量。本文在对阿坝州干旱河谷分布区域面积、气候、土壤及植被等基本情况及造林成效的充分调查分析基础上,发现了干旱河谷区植被恢复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对策。
- 何建社徐惠任君芳康英欧平贵张利代英李杨红
- 关键词:干旱河谷造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