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哲哲

作品数:15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7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患儿
  • 7篇危重
  • 6篇儿童
  • 5篇营养
  • 5篇危重患儿
  • 4篇营养评价
  • 4篇肺炎
  • 3篇血铁
  • 3篇预后
  • 3篇铜水平
  • 3篇重症
  • 3篇重症肺炎
  • 2篇血锌
  • 2篇婴儿
  • 2篇诊治
  • 2篇微量元素
  • 2篇危重症
  • 2篇维生素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机构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作者

  • 15篇张哲哲
  • 12篇钱素云
  • 5篇李峥
  • 4篇王荃
  • 4篇刘珺
  • 3篇曾健生
  • 3篇贾鑫磊
  • 3篇武洁
  • 3篇霍枫
  • 2篇袁皛
  • 1篇廖琨
  • 1篇祝益民
  • 1篇刘潇

传媒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2010北京...
  • 1篇2012年北...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肺炎婴儿血锌变化及补锌治疗疗效观察
背景: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炎患儿的血锌水平及锌辅助治疗肺炎疗效受到广泛关注.目的:调查1岁内重症肺炎婴儿的血锌水平,监测其在疾病进程中的变化;并初探补锌治疗对患儿血锌水平及病情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
袁皛钱素云李峥张哲哲
关键词:重症肺炎补锌治疗临床疗效
1岁以内重症肺炎患儿血锌变化及补锌治疗疗效观察
背景 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炎患儿的血锌水平及锌辅助治疗肺炎疗效受到广泛关注.目的 调查1岁内重症肺炎患儿的血锌水平,监测其在疾病进程中的变化;并初探补锌治疗对患儿血锌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袁晶钱素云张哲哲
需机械通气的儿童重症博卡病毒肺炎十例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总结因博卡病毒感染需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儿童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需机械通气的重症博卡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0例需机械通气的重症博卡病毒肺炎患儿,其中男7例,中位年龄21.5(10.0~42.0)个月,6例患儿<2岁。6例患儿于2022年秋季入院,4例患儿于2023年夏季入院。10例患儿均有咳嗽、喘息、发热。10例患儿入院查体均可闻及哮鸣音;6例患儿呼吸音减低,2例可闻及湿啰音。2例患儿合并鹅口疮,1例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可见肺炎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患儿病程第5天检出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1例患儿检出鼻病毒。余5例患儿无合并感染证据。所有患儿均因呼吸衰竭予有创机械通气,机械通气中位时间为85(46~165)h。每例患儿行1~3次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镜下表现为气管支气管内膜炎症、黏膜明显肿胀、分泌物增多(10/10),黏液栓形成(8/10)以及散在坏死上皮附着(4/10)。所有患儿好转后出院,中位住院时间9(6~14)d。结论博卡病毒是儿童重症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以严重咳喘、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导致气管支气管内膜炎症,易形成黏液栓和黏膜坏死,重者需机械通气及支气管镜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刘霜君霍枫刘珺范祎慕张哲哲刘潇王硕武洁王荃
关键词:机械通气博卡病毒重症肺炎
危重患儿营养评价及血铁、锌、铜水平的变化
张哲哲钱素云
1岁以内重症肺炎患儿营养评价及血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
本研究初步调查了1岁内重症肺炎患儿营养不良现患率,观察危重患儿营养状况与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的关系。了解重症肺炎患儿血微量元素锌、铜、铁水平,并监测其在疾病进程中的变化;观察微量元素与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初...
袁皛钱素云张哲哲曾健生
关键词:重症肺炎儿童患者营养支持血微量元素
文献传递
危重患儿营养评价及血铁、锌、铜水平的变化
文章旨在了解危重患儿的营养状况,探讨原发病、营养状况对铁、锌、铜水平的影响,了解营养状况、微量元素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以2010.11.1-2011.1.31期间入住北京儿童医院PICU的危重患儿作为研究对...
张哲哲曾健生王荃李峥钱素云
关键词:营养评价微量元素水平预后因素
文献传递
危重患儿维生素 D 缺乏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调查危重患儿血清维生素 D 缺乏情况以及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11月1日至12月9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83例危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1,25-二羟维生素 D 浓度。测量身高/身长、体质量等参数,记录原发病、儿童危重病例评分(PCIS)、儿童死亡危险评分(PRISM)、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使用率、住院时间、28 d 是否存活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儿入院时维生素 D 缺乏共32例,维生素 D 缺乏率为38.6%;不同原发疾病组的维生素 D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15)。营养不良组维生素 D 缺乏率高于营养正常组[60.0%(12/20例)比40.0%(8/20例),χ2=5.989,P =0.014],维生素 D 正常组的 PCIS 评分高于维生素 D 缺乏组[(80.47±6.18)分比(77.16±7.59)分,P =0.022]。PCIS 评分与维生素D 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 =0.267,P =0.015)。维生素 D 正常组与维生素 D 缺乏组的 PRISM 评分、MODS 发生率、机械通气使用率、住院时间及28 d 存活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危重患儿有较高的维生素 D 缺乏率。营养不良患儿中维生素 D 缺乏发生率更高。维生素 D 水平与患儿危重程度相关,与预后关系不明显。
贾鑫磊钱素云张哲哲李峥刘珺
关键词:危重病儿童维生素预后
危重症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儿83例,入院24 h内取其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维生素A,以血清维生素A水平〈0.70μmol/L为缺乏组,0.70~〈1.05μmol/L为亚临床缺乏组,1.05~2.07μmol/L为正常组。比较三组性别、年龄、原发病、伴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入院24 h小儿危重症病例(PCIS)评分及儿童死亡危险(PRISM)评分、机械通气例数、28天存活率、住院时间。结果 83例危重症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1.06±0.18)μmol/L,缺乏组0例、亚临床缺乏组43例(51.8%)、正常组40例(48.2%)。亚临床缺乏组、正常组性别、年龄、原发病、伴发MODS、PCIS评分、机械通气例数、28天存活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亚临床缺乏组PRISM评分高于正常组(P〈0.05)。危重症患儿入院24 h PRISM评分与血清维生素A水平呈负相关(r=-0.186,P=0.001)。结论危重症患儿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率较高,维生素A水平可能与病情危重程度有关。
贾鑫磊钱素云曾健生张哲哲李峥刘珺
关键词:危重症维生素A儿童
危重症相关性皮质醇不足的诊治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近年来,危重症患者合并的“肾上腺相对功能不全”已成为研究热点,随着研究进展,学者们认为该定义不够准确。因此提出了危重症相关性皮质醇不足(critical illness—related corticosteroid insufficiency,CIRCI)这一概念。CIRCI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其对危重症患者激素治疗的指导作用也不甚明确。本文仅就目前CIRCI诊断以及激素替代治疗的现状进行综述。
张哲哲钱素云
关键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糖皮质激素
危重患儿营养评价及血铁、锌、铜水平的变化
张哲哲钱素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