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征恺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与地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滇池湿地的鸻鹬类及铁嘴沙鸻和弯嘴滨鹬云南新分布被引量:6
- 2013年
- 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滇池湿地34个样点上开展了每月1次(共17次)的鸟类调查。迄今为止,滇池湿地共发现鸻鹬类850只次,隶属于5科11属20种。其中,铁嘴沙鸻Charadrius leschenaultia和弯嘴滨鹬Calidris ferruginea为云南鸟类新分布;水雉Hydrophasianus chirurgus和蒙古沙鸻Charadrius mongolus为滇池鸟类新纪录。有18种(731只次)鸻鹬类集中分布在滇池整治过程中形成的福保湾湿地。福保湾湿地大面积浅水泥滩、开阔水域和稠密植被,交错形成了鸻鹬类偏好的生境格局,是导致3种鸻鹬类新分布和大量鸻鹬类个体集中分布的主要原因。
- 罗康白皓天吴兆录项希希张征恺丁洪波
- 关键词:滇池鸟类新纪录
- 不同性质保护地类型森林景观动态变化趋势被引量:1
- 2016年
- 以梅里雪山(藏传佛教神山)与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利用景观指数法定量比较和分析梅里雪山与白马雪山1974-2010年36年间森林景观动态变化特征,评估2个不同性质保护地森林景观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不论是国家层面的自然保护区还是藏族传统性质的神山保护地,其自然生态系统都得到了有效保护。(2)1974-2010年,梅里雪山森林景观的面积与连接性几乎不变,破碎化程度呈现出轻微的增加之势,而白马雪山森林景观的面积与连接性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破碎化程度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3)若仅从森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和连接性程度分析,在1974-2010年的36年间梅里雪山的森林景观更为完整。
- 郭银明陶国庆欧晓昆张征恺杨济达刘敏张志明
- 关键词:梅里雪山白马雪山景观指数
- 陕西省鸟类新纪录——流苏鹬被引量:1
- 2011年
- 2011年3月17日,笔者于陕西渭河杨凌段,哑柏一侧河岸(34°14′8.46″N,108°4′16.55′E)观察到1只流苏鹬Philomachus pugnax与数只灰头麦鸡Vanellus cinereus在近岸浅水滩涂混群活动,并拍到照片。此处生境主要是浅水滩涂及沙土河岸。
- 张征恺熊鹏余寿毅
- 关键词:流苏鸟类河岸浅水生境
- 云南发现小滨鹬被引量:1
- 2013年
- 2013年4月21日下午、5月12日下午、5月18日下午,笔者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福保湾湿地(24°55’36”N,102°42’13”E)的泥滩上3次观察到小滨鹬(Calidris minuta),每次均为1只。该泥滩由湖边鱼塘改造,堆积工程泥浆并种植水生植物形成。发现该鸟的同时,在该泥滩还记录到了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himantopus)、蒙古沙鸻(Charadrius mongolus)、环颈鸻(C.alexandrinus)及金眶鸻(C.dubius)等。
- 白皓天罗康王紫江张征恺丁洪波吴兆录
- 关键词:鱼塘改造水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