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明明

作品数:12 被引量:107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生境
  • 4篇马鹿
  • 3篇岩羊
  • 3篇生境选择
  • 1篇行为节律
  • 1篇熊猫
  • 1篇亚种
  • 1篇盐胁迫
  • 1篇有蹄类
  • 1篇越冬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生理
  • 1篇指名亚种
  • 1篇日本落叶松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神经网络模型
  • 1篇生境类型
  • 1篇时滞
  • 1篇时滞神经网络

机构

  • 12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广东省昆虫研...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作者

  • 12篇张明明
  • 6篇刘振生
  • 2篇骆颖
  • 1篇韩宇
  • 1篇姚志诚
  • 1篇牟洪波
  • 1篇李路云
  • 1篇戚大伟
  • 1篇昶野
  • 1篇赵宠南
  • 1篇刘旭
  • 1篇滕丽微
  • 1篇兰存子
  • 1篇刁丽丽

传媒

  • 4篇生态学报
  • 1篇兽类学报
  • 1篇野生动物
  • 1篇四川动物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系统生物学的方法挖掘拟南芥盐胁迫风险因子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增长等因素日趋严重,土壤盐碱化也越来越严重,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农业和生态问题。盐胁迫是世界农业生产中的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非生物胁迫,是目前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农作物产量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东北地区是...
张明明
关键词:植物生理盐胁迫基因表达系统生物学
文献传递
贺兰山马鹿冬春季生境的选择被引量:28
2009年
2007年12月~2008年1月和2008年4~5月,在贺兰山利用痕迹检验法和直接观察法对马鹿阿拉善亚种冬春季生境选择进行研究。通过在选定的15条沟段里进行调查,冬春季各测定了131个和181个样方的18种生态因子。结果表明,冬春季贺兰山马鹿在植被类型、优势乔木、灌木密度、灌木高度、灌木距离、坡向、坡位、海拔高度、距裸岩距离和隐蔽级10种生态因子上差异极显著(P<0.001),其余生态因子无显著差异(P<0.05),相对于冬季生境而言,马鹿春季更偏爱选择以油松和青海云杉为优势乔木的山地针叶林带,灌木密度大、高度高、距离近,半阴半阳坡的中坡位,海拔较高,距裸岩较近,隐蔽程度高的生境。典则判别系数显示冬春季马鹿在生境选择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但春季马鹿的分布范围要比冬季更广一些,Wilk’sλ值显示冬春季马鹿的生境选择具有较高的差异性(Wilk’sλ=0.683,x2=116.995,df=13,P<0.001)。逐步判别分析表明在区分冬春季马鹿生境方面有一系列生态因子发挥作用,依照贡献值的大小依次为:乔木密度、灌木距离、坡度、海拔高度、距水源距离、距裸岩距离和隐蔽级,由这7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对冬春季马鹿生境的正确区分率达到79.9%,其中对春季的误判率为22.1%,对冬季的误判率为20.6%。
骆颖张明明刘振生李志刚胡天华翟昊
关键词:马鹿生境选择
圈养条件下小熊猫指名亚种旱季的活动规律被引量:6
2011年
2008年11~12月,在姚家坪小熊猫繁育基地采用目标取样法和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9只圈养小熊猫指名亚种的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圈养小熊猫1d大部分时间用于休息(56.2%),其次是运动(25.1%)和采食(9.9%),其余行为分配的时间较短。在行为节律上,休息行为除9:00~9:55外,其余时间均为所占比例最高的行为,出现4个休息高峰,分别为8:00~8:55、11:00~11:55、14:00~14:55和17:00~17:55,在9:00~9:55出现极低值16.3%,此时是运动和采食的高峰;运动行为在9:00~9:55、13:00~13:55和15:00~15:55形成波峰;采食有2个高峰,分别为9:00~9:55和19:00~19:55;标记行为在9:00~9:55、10:00~10:55和13:00~13:55出现频率较高,超过5%,修饰行为在9:00~9:55超过5%,其余时间标记和修饰行为均低于5%;其他行为所占比率较低。不同年龄组间小熊猫的行为时间分配有差异,老年在休息行为上明显高于幼年和成年,约占总行为的72%;幼年在休息、运动和标记行为上略高于成年;成年的修饰行为明显高于幼年和老年。
兰存子刘旭刁丽丽刘振生张明明
关键词:小熊猫活动节律圈养
贺兰山牦牛冬春季的生境选择被引量:15
2012年
在2009年12月—2010年1月和2010年4—5月,采用样线法结合直接观察法对贺兰山牦牛的冬春季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牦牛冬季对11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偏爱山地针叶林带,海拔小于2000 m,优势乔木为灰榆,坡度小于10°,下坡位,距水源距离大于1200 m,人为干扰距离2000—4000 m,隐蔽级大于70%;春季牦牛对13种利用生境生态因子有选择性,偏爱于亚高山灌丛和草甸带,海拔大于3000 m,乔木密度小于1株,乔木高度小于3 m,乔木距离大于3 m,灌木密度大于40株,灌木距离小于1 m,植被盖度大于70%,上坡位,距水源的距离小于800 m,人为干扰距离大于4000 m,隐蔽级大于70%。冬春季牦牛在海拔、植被类型、地形特征、优势乔木、灌木种类、坡位、坡向、人为干扰距离、距水源距离上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冬季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21.100%,其中绝对值较大的相关系数是乔木距离、优势乔木、乔木高度和乔木密度;春季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是31.247%,其中绝对值较大的相关系数是植被类型、海拔高度、地形特征和灌木密度。与其他分布地区的牦牛相比,贺兰山地区的牦牛能适应当地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环境。
赵宠南苏云刘振生姚志诚张明明李志刚
关键词:生境选择主成分分析春季
贺兰山白尾海雕的越冬种群数量和分布研究简报被引量:2
2013年
2009年10月-2012年12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的越冬种群数量及时间、分布范围及生境类型进行了调查。根据最小种群数量评估法分析结果表明,在贺兰山地区的白尾海雕种群数量为9-14只,越冬时间为11月至次年2月,主要活动于悬崖峭壁或沟谷开阔地。
梁军张明明李路云王晓勤滕丽微
关键词:种群数量生境类型
贺兰山同域分布岩羊和马鹿的夏季食性被引量:20
2010年
2008年78月贺兰山对同域分布的岩羊和马鹿粪便进行采集,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二者夏季食性进行了研究。从10个沟系中一共收集了297堆岩羊和305堆马鹿粪便,每堆中捡拾2粒粪粒,组成40个复合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在岩羊采食的19科35种(属)植物中,针茅(29.74%)、早熟禾(18.82%)、内蒙古邪蒿(10.30%)、灰榆(7.76%)、冰草(7.47%)是其主要食物,针茅是岩羊夏季的大宗食物;夏季在马鹿取食的11科18种(属)植物中,小红柳(36.26%)、山杨(23.10%)、灰榆(16.84%)等是其主要食物,小红柳为马鹿夏季的大宗食物。夏季岩羊采食植物中,乔木占8.67%,灌木占3.97%,禾本科草本占69.43%,非禾本科草本占17.94%;马鹿采食植物中,乔木占89.61%,灌木占5.38%,禾本科草本占1.03%,非禾本科草本占3.99%。从食物多样性和食物生态位宽度来看,岩羊的Shannon-Wiener指数高于马鹿,而马鹿的Pielou均匀性指数和食物生态位宽度指数高于岩羊,岩羊和马鹿共有9种食物重叠,生态位重叠指数为65.17%。
昶野张明明刘振生胡天华李志刚
关键词:食性有蹄类
时滞神经网络和生命能量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时滞微分方程在力学、物理学、生命科学、经济学、医学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时滞微分方程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分支现象发生在依赖于参数的系统。当系统参数在某些特定值附近变化时,系统...
张明明
关键词:时滞神经网络模型
文献传递
贺兰山马鹿冬季取食和卧息生境选择被引量:23
2009年
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在贺兰山地区,利用痕迹检验法和直接观察法对马鹿阿拉善亚种的冬季取食和卧息生境选择进行研究。通过在选定的15条沟段里进行调查,共测定了72个取食利用样方,59个卧息利用样方和131个对照样方的18种生态因子。结果表明,马鹿在冬季偏好的取食地为平滑起伏坡,以酸枣、柳为优势乔木、混合型树林或空地,乔木高大稀疏、间距较远,灌木密度大,草本盖度较高,位于<15°的半阴半阳坡的下坡位,距裸岩远,隐蔽度高;偏好的卧息地在山地疏林草原带的平滑起伏坡上,以酸枣、柳为优势乔木、混合型树林或空地,乔木高大稀疏,灌木矮小、稀疏且距离较远,草本盖度较高,位于<15°阳坡的下坡位,远离裸岩,隐蔽程度高。马鹿冬季的取食和卧息生境在草本盖度和隐蔽度上差异极显著。相对于卧息生境,马鹿冬季的取食生境对草本盖度和隐蔽度要求更低一些。马鹿冬季取食地的资源选择函数为1.155-0.149×乔木高度-0.066×草本盖度+0.190×坡度,模型的正确判别率为86.8%;马鹿冬季卧息地的资源选择函数为-30.936+0.494×乔木高度+0.257×坡度-0.002×海拔高度+0.387×隐蔽度,模型的正确判别率为95.8%。食物、隐蔽条件以及贺兰山的独特地形特征是影响马鹿冬季取食和卧息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
刘振生张明明李志刚胡天华翟昊
关键词:马鹿资源选择函数
灰度缺陷图像提取方法
一种灰度缺陷图像提取方法,首先将需进行缺陷提取的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然后对灰度图像进行处理之后得到反转图像,再将反转图像与未处理的灰度图像相对应的像素点相加提取出缺陷部位,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灰度缺陷图像提取方法,缺陷部位的...
牟洪波戚大伟张明明韩宇
文献传递
贺兰山同域分布岩羊和马鹿发情季节的生境选择差异被引量:18
2010年
2007年和2008年9—12月,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痕迹检验法和直接观察法对同域分布的岩羊和马鹿发情季节生境选择进行研究。通过在选定的15条沟段里进行调查,分别测定了岩羊和马鹿的177个和154个样方的18种生态因子。结果表明,发情季节岩羊和马鹿在植被类型、地形特征、优势乔木、坡向、坡位、灌木密度、灌木高度、植被盖度、坡度、海拔高度、距水源距离、人为干扰距离、距裸岩距离和隐蔽级等生态因子选择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乔木高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其余生态因子无显著差异(P>0.05),相对于马鹿选择的生境而言,岩羊发情季节更偏爱选择地势陡峭的山地疏林草原带,优势乔木以较高的灰榆为主,灌木密度低但高度较高,植被盖度较低,坡度较大的阳坡中上部,海拔较低,接近水源和裸岩,隐蔽程度低的生境。典则系数显示发情季节岩羊和马鹿的生境选择几乎完全分离,Wilk’sλ值也显示发情季节岩羊和马鹿的生境选择具有很高的差异性(Wilk’sλ=0.123,χ2=679.172,df=10,P<0.001)。发情季节岩羊和马鹿的Fisher线性判别函数分别为:F岩羊=3.638×乔木高度+0.242×乔木距离+7.766×灌木高度+0.663×灌木距离+0.232×植被盖度+0.191×坡度+0.001×距水源距离+0.008×距裸岩距离+0.307×隐蔽级-31.078;F马鹿=4.850×乔木高度+0.321×乔木距离+12.024×灌木高度+0.929×灌木距离+0.192×植被盖度+0.482×坡度+0.002×距水源距离-0.001×人为干扰距离-0.003×距裸岩距离+0.511×隐蔽级-50.787。逐步判别分析表明在区分发情季节岩羊和马鹿生境方面有一系列生态因子发挥作用,依照贡献值的大小依次为坡度、人为干扰距离、隐蔽级、距裸岩距离、乔木高度、乔木距离、距水源距离、灌木高度、灌木距离和植被盖度,由这10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对发情季节岩�
骆颖张明明刘振生李志刚胡天华王继飞
关键词:岩羊马鹿生境选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