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永侠

作品数:9 被引量:13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椰菜
  • 4篇农杆菌
  • 4篇农杆菌介导
  • 4篇抗寒
  • 4篇花椰菜
  • 3篇植株
  • 3篇转基因
  • 3篇转基因植株
  • 3篇抗寒性
  • 3篇基因
  • 3篇基因植株
  • 2篇冬小麦
  • 2篇越冬
  • 2篇生理生化
  • 2篇紫斑
  • 2篇紫斑牡丹
  • 2篇小菜蛾
  • 2篇小麦
  • 2篇抗虫
  • 2篇菜蛾

机构

  • 9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黑龙江省森林...
  • 1篇辽东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9篇张永侠
  • 6篇苍晶
  • 4篇于晶
  • 3篇崔红
  • 1篇郭自荣
  • 1篇李卓夫
  • 1篇郝再彬
  • 1篇黄大昉
  • 1篇邰思明
  • 1篇杨丽梅
  • 1篇孙永梅
  • 1篇牟永潮
  • 1篇郎志宏
  • 1篇高秀芹
  • 1篇周子珊
  • 1篇倪明
  • 1篇朱莉
  • 1篇张林
  • 1篇张杰
  • 1篇赵丽群

传媒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四种抗寒性不同的紫斑牡丹品种越冬期间枝条的生理生化变化被引量:16
2009年
受温度条件限制,北方地区园林绿化植物相对较少。本研究以4种抗寒性不同的紫斑牡丹为材料,测定其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越冬期间与抗寒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抗寒品种的选育、鉴定及其越冬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下降,4种紫斑牡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在越冬期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抗寒品种高于非抗寒品种;但在-25~-30℃降温段,非抗寒品种的某些生理指标下降。
张永侠于晶赵丽群倪明崔红苍晶
关键词:紫斑牡丹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
农杆菌介导的Btcry1Ⅰa基因转化花椰菜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cry1Ⅰa基因构建了双T-DNA边界的植物表达载体pCS1Ⅰa-LR,以瑞士雪球花椰菜具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cry1Ⅰa基因导入花椰菜中,共获得30株转化植株,经PCR检测,其中18株为PCR阳性植株,PCR阳性率为60%;RT-PCR和West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cry1Ⅰa基因在转基因花椰菜中可以正常转录和正确表达。转基因植株用小菜蛾幼虫进行饲虫试验,结果表明,转cry1Ⅰa基因花椰菜对小菜蛾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昆虫幼虫的校正死亡率高达100%。获得的转基因花椰菜可用于下一步的抗虫花椰菜的培育。
张永侠郎志宏朱莉杨丽梅张杰苍晶黄大昉
关键词:花椰菜农杆菌介导转化转基因植株
农杆菌介导的转Btcry1Ia基因
张永侠
关键词:花椰菜农杆菌介导小菜蛾转基因植株
3个紫斑牡丹品种的抗寒生理特性研究被引量:26
2009年
以兴高采烈、紫海银波、红珍珠3个引进的紫斑牡丹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哈尔滨冬季自然降温条件下(稳定降至-5~-10℃开始,每降5℃取样一次,至温度降到-25~-30℃),测定越冬枝条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3个品种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兴高采烈和紫海银波的各项指标测定值高于红珍珠,即兴高采烈和紫海银波表现为相对较强的抗寒特性。
崔红于晶高秀芹邰思明张永侠苍晶
关键词:紫斑牡丹生理特性SOD活性
农杆菌介导的转Bt cry1Iα基因抗虫花椰菜的研究
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botrytis)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中重要的蔬菜作物,不仅在我国的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范围内也广泛种植。但是近年来,花椰菜的虫害十分严重,其中以鳞翅目的菜青虫(...
张永侠
关键词:花椰菜农杆菌介导小菜蛾转基因植株
文献传递
高寒地区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越冬前的生理生化特性被引量:66
2008年
在北方寒地田间自然条件下,于越冬前不同时期(不同气温)分别对抗寒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返青率大于85%)和非抗寒品种济麦22(返青率小于1%)的叶片、分蘖节和根取样,测定其与抗寒相关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东农冬麦1号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高于济麦22;组织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均低于济麦22,说明东农冬麦1号的抗寒适应性强于济麦22。分蘖节储备抗寒物质的能力最强,是小麦安全越冬中起重要作用的器官。
于晶张林崔红张永侠苍晶郝再彬李卓夫
关键词:抗寒性生理生化特性
农杆菌介导的转Bt cry1Ia基因抗虫花椰菜的研究
花椰菜(BrassicaoleraceaVar.botrytis)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中重要的蔬菜作物。不仅在我国的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范围内也广泛种植。但是近年来,花椰菜的虫害十分严重,其中以鳞翅目的菜青虫(Pi...
张永侠
文献传递
我国实验动物垫料的质量评价研究概述被引量:9
2009年
垫料是实验动物饲养繁殖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结果的重要环节。文章对我国常用实验动物垫料的种类和性能、垫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等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实验动物垫料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孙永梅郭自荣张永侠苍晶
关键词:实验动物垫料
低温下不同抗寒性冬小麦叶片组织结构比较被引量:22
2010年
以强抗寒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和弱抗寒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材,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不同低温下(5℃和-15℃)两个冬小麦品种的叶片显微、超微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5℃和-15℃低温下,东农冬麦1号和济麦22叶片的显微结构无明显差异,但超微结构差异较显著。东农冬麦1号类囊体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跺叠整齐,沿叶绿体的长轴方向平行排列,而济麦22叶绿体内的类囊体排列方向无规则,与叶绿体长轴形成各种角度。在-15℃时,两个品种叶肉细胞的线粒体皆肿胀呈圆形,嵴的结构模糊,且济麦22有个别线粒体嵴消失现象。该研究结果可为冬小麦抗寒种质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于晶周子珊牟永潮张永侠苍晶
关键词:冬小麦抗寒性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叶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