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秦

作品数:12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贝朗麻醉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麻醉
  • 3篇手术
  • 3篇过敏
  • 2篇手术患者
  • 2篇过敏反应
  • 2篇丙泊酚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研究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反应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心血管疾病患...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反应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量
  • 1篇药物
  • 1篇医疗纠纷

机构

  • 12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张秦
  • 10篇郑宏
  • 3篇王江
  • 2篇马明
  • 2篇吴建江
  • 2篇马海平
  • 1篇李新琳
  • 1篇黄谋
  • 1篇安然
  • 1篇范涛
  • 1篇张星
  • 1篇洪毅
  • 1篇俞瑾
  • 1篇李鑫
  • 1篇宣燕
  • 1篇陈春玲
  • 1篇叶建荣
  • 1篇马岩
  • 1篇郭海

传媒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09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小儿输尿管结石手术的临床效应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与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应用于三聚氰胺致婴幼儿输尿管结石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输尿管结石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Sev)组(n=30)和丙泊酚(Pr0)组(n=30)。观察并记录诱导时间、气管内插管时间、苏醒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PACU滞留时间。记录麻醉诱导和苏醒期的不良反应。另外记录两组病人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3 min、5 min、15 min、30 min时点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七氟醚组诱导时间(63.2±6.9)s长于丙泊酚组(38.2±12.7)s,七氟醚组拔除气管插管时间(11.9±4.7)min短于丙泊酚组(15.6±8.2)min,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躁动发生率53.3%显著高于丙泊酚组13.3%(P<0.01)。七氟醚组在插管前、插管后各时点的血压、心率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插管前、插管后3 min、5 min与诱导前相比血压、心率显著降低(P<0.05),与同时间点七氟醚组相比血压显著降低(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可安全有效用于婴幼儿输尿管结石手术,七氟醚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但躁动发生率较高。
阿布力克木.艾买提张秦郑宏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输尿管结石
输注新鲜或库存红细胞悬液对患者术后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价输注新鲜或库存红细胞悬液及不同输血量对手术患者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12月间273例择期首次行骨科手术的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5-65岁,BMI 18-25kg/m^2,性别种族不限,ASA分级Ⅰ-Ⅱ级,围术期出血量大于全身血容量的20%、需输注红细胞悬液≤10U、根据围术期输注红细胞储存天数,分为新鲜组(储存天数≤14天)和库存组(储存天数>14天),并根据输血量分为≤2单位(U)、3-4U、≥5U 3组。记录患者人口学基本资料及术中出血量、术后24h血红蛋白等,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ICU转入率、肺部感染发生比、术后再次输红细胞率、切口愈合状况、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预后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人口学基本资料、手术一般情况、住院时间、ICU转入率、切口愈合状况、血浆D-二聚体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血红蛋白、术后再输红细胞率、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比、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输血量越多,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越高。结论输注储存时间较长的红细胞对重大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有一定影响,且输血量与患者术后并发症存在关联。
韩静霏张秦范涛郑宏
关键词:红细胞悬液输血量手术患者预后影响
细粒棘球蚴感染大鼠过敏反应中IL-10水平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A、B、C和D 4组(每组10只),A组为健康对照组,B、C和D组分别腹腔注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5×104/只。感染后6个月,D组大鼠腹腔注射白细胞介素10(IL-10)抗体每鼠2.0μg/次,2次/d,连续2 d。2 d后,C组和D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羊源细粒棘球蚴囊液每鼠5 ml,激发过敏。观察各组大鼠的过敏反应。30 min后,剖杀大鼠,观察各组大鼠感染情况,腹主动脉取血,制备血清。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IL-10、免疫球蛋白E(IgE)和组胺水平。结果显示,B、C和D组大鼠分别有5、6和5只感染成功,A组有2只死亡。C组和D组大鼠均出现了抓鼻、喷嚏和活动力下降等过敏症状。在激发过敏后30 min,C组大鼠过敏症状均好转,D组大鼠仍对刺激反应较弱,活动力下降。C组和D组大鼠血清的IL-10和IgE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激发过敏的B组(P<0.05),其中D组的IL-10和IgE水平分别为(142.61±43.58)pg/ml和(20.67±1.58)μg/ml,显著低于C组(P<0.05),D组的组胺水平为(17.69±3.90)ng/ml,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安然黄谋张秦郑宏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IL-10过敏反应
临床麻醉学视频模拟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被引量:2
2013年
选用临床麻醉中常见的不良事件作为重要素材,分析与评价其特点、规律和危险因素,提出具有教学指导意义的危机化处置策略与标准化流程,编辑程序并置入SinMan3G模拟人或编制情景模拟视频来真实模拟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过程。应用于新疆医科大学麻醉学本科2008级2班第5学年的教学实践中。采用问卷调查及操作考核评价其效果。通过本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可以解决临床见习与实习中患者资源不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加学生的综合诊疗技能并扩大其人文素养。
郑宏王江宣燕马岩张秦马明
关键词:麻醉学专业
“精准医疗”在保障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麻醉安全与质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郑宏吴建江高峰马海平马明张星叶建荣俞瑾伊利亚尔·买买提力郭海李新琳张秦
当今手术与麻醉并不安全,主要原因是伴有心血管系统合并症的老年手术患者日益增多。如何降低围术期与心脏直接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心肌梗塞与缺血、急性心功能不全、恶性心律失常、卒中),实施有效的心肌保护措施,避免具有病理性状态心...
关键词: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患者个体化治疗
过敏性疾病易感基因研究方法进展
2015年
过敏性疾病是多基因遗传和多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1-3]。根据最新的世界过敏组织的报告:过敏性疾病在全球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给健康预算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阐明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提出有针对性、有效的治疗方案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01年公布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后,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个体之间的基因组变异上,大量关于过敏性疾病易感基因的研究陆续展开。
吐尔逊阿依.买买提张秦郑宏
关键词:过敏性疾病易感基因基因组计划细胞反应
从医疗纠纷谈麻醉专业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被引量:1
2009年
王江张秦郑宏
关键词:医疗纠纷麻醉专业沟通能力医务人员赔偿损失
免疫耐受在包虫病所致过敏反应中作用与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背景: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isis,CE)是细粒棘球蚴感染宿主所引起的一种全球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疾病,因囊液破裂引发的过敏性休克是其严重并发症,常导致死亡。细粒棘球蚴在宿主体内长期共存,诱发机体...
张秦郑宏
关键词:囊型包虫病过敏反应
文献传递
利多卡因与芬太尼用于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比较性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比较两种剂量利多卡因和芬太尼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择期行手术的女性病人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50例。前臂扎止血带后分别静脉注A组:利多卡因0.5 mg/kg,B组:利多卡因40 mg,C组:芬太尼50μg,D组:生理盐水2 ml。60 s后松止血带,静脉注射丙泊酚。注射期间使用4分法对注射痛评分。麻醉清醒后使用VAS评分法对注射痛再次评分。结果:4组注射痛发生率分别是38%(19例)、50%(25例)、64%(32例)、80%(40例)。VAS评价4组注射痛发生率分别是32%(16例)、44%(22例)、60%(30例)、74%(3例)。结论:扎止血带后静脉注射利多卡因0.5 mg/kg或40 mg并保留止血带1 min,均可降低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张秦郑宏
关键词:注射痛利多卡因芬太尼丙泊酚
影响PACU运转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影响麻醉后恢复室(PACU)运转的相关因素,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减少PACU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入PACU的8 046例患者,记录在PACU中的带管时间、留观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8 046例中普外科患者最多(26.5%),其次为妇科(19.2%)、耳鼻喉科(17.8%);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为14.3%,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为高血压(7.6%);平均带管时间为(28.9±26.5)min,平均留观时间为(81.8±33.2)min。胸外科带管时间最长,为(39.0±35.2)min,留观时间最长,为(98.1±40.3)min,其次是神经外科。年龄≥70岁患者留观时间最长,为(108.5±43.4)min。结论年龄≥70岁患者、胸科和神经外科、高血压等并发症是影响PACU周转的重要因素。
张秦洪毅
关键词:麻醉后恢复室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