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继东

作品数:30 被引量:12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专利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煤层气
  • 7篇气井
  • 7篇煤层气井
  • 7篇煤岩
  • 6篇钻井
  • 6篇煤层
  • 4篇盆地
  • 4篇钻头
  • 4篇割理
  • 4篇固井
  • 4篇测井
  • 4篇测井资料
  • 4篇产气
  • 3篇压裂
  • 3篇石油
  • 3篇注气
  • 3篇钻进
  • 3篇完井
  • 3篇鄂尔多斯盆地
  • 3篇层压

机构

  • 30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华北油田

作者

  • 30篇张继东
  • 20篇鲍清英
  • 15篇张义
  • 13篇孙粉锦
  • 12篇杨焦生
  • 12篇李五忠
  • 9篇赵洋
  • 7篇田文广
  • 7篇鲜保安
  • 7篇陈姗姗
  • 5篇赵庆波
  • 5篇李安启
  • 5篇王勃
  • 4篇孙平
  • 4篇邓泽
  • 4篇陈浩
  • 4篇赵群
  • 4篇李亚男
  • 3篇王红岩
  • 2篇王一兵

传媒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中国矿业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中国煤层气
  • 1篇天然气技术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短半径径向水平井新技术及其在煤层气开采中的应用被引量:24
2008年
超短半径径向水平井钻井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油田增产技术。利用该技术在早期或老期油气井、压裂效果不好的探井以及近井地带污染/堵塞严重的已开发井中开展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但由于转向系统、水力破岩钻头等几项关键技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本文在分析常规径向水平井转向系统、破岩钻头等关键技术优缺点的同时,介绍了这几项关键技术近几年来国内外取得的新进展及其在煤层气钻井中的优势。
张义鲜保安赵庆波鲍清英张继东高颖
关键词:径向水平井煤层气
一种岩石中原始水分布的表征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石中原始水分布的表征方法及其应用,其中的方法包括:制备新鲜岩芯的颗粒作为新鲜样品,制备干燥岩芯的颗粒作为干燥样品;基于干燥样品计算待测岩石的散射长度密度,制备与该待测岩石的散射长度密度相同的氘代甲苯对比匹...
王红岩邓泽李贵中田文广赵群祁灵李亚男张继东孙钦平毛得雷
吸附不饱和煤层气井储层压力与动态储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吸附不饱和煤层气井储层压力与动态储量计算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基本数据;确定临界解吸压力,得到煤层原始的含气量值;通过实际开发井网、压裂裂缝及生产情况确定煤层气井的泄气面积,获取煤层气井原始地...
杨焦生赵洋王玫珠穆福元张继东
文献传递
一种计算煤层气井破裂压力的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煤层气井破裂压力的方法及其系统,其中,计算煤层气井破裂压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室内实验,获取目的煤层煤岩的断裂韧性;通过对研究区块内煤层气井进行测井资料变尺度分析,获取煤层分形参数;结合获取的煤...
东振孙粉锦鲍清英穆福元张义张继东陈姗姗王勃杨焦生赵洋王玫珠孔璐琳
文献传递
钻井注气接头及其使用方法
钻井注气接头,应用于石油钻井技术领域。本体上端面钻有纵向孔,纵向孔与横向孔相连通,横向孔的内端是圆形孔,在横向孔内有阀芯,阀芯)的一端与横向孔内端的圆形孔配合,能起到密封作用,在阀芯另一端固定有导向盘,在导向盘与丝堵之间...
鲜保安赵庆波孙平鲍清英张义张继东李安启
文献传递
欠平衡钻井注气接头
欠平衡钻井注气接头,应用于石油欠平衡钻井技术领域。特征是:在本体的上端面钻有纵向孔,纵向孔与横向孔相连通。所述的横向孔垂直本体中心线,横向孔的内端是圆锥形孔,横向孔的外端有螺纹,横向孔外端螺纹上固定有丝堵。在横向孔内有锥...
鲜保安赵庆波孙平鲍清英张义张继东李安启
文献传递
一种促进煤岩原位生物气化的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煤岩原位生物气化的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营养液包括无机盐培养基和增效培养基;所述无机盐培养基和增效培养基的用量比为1L:(2.4~4.3)g。所述无机盐培养基包括电子受体、氮源、磷源、稳定剂、...
邓泽孙粉锦王红岩赵群李五忠田文广张继东祁灵李亚男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压裂、排采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28
2017年
为了提高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压裂、排采技术适应性,采用数值模拟和动态分析方法,研究了压裂裂缝形态与产能的关系、不同排采阶段控制机理与要点、煤层气井产水特征及其对产气的影响,建立了复杂裂缝条件下产能分析方法、煤层可动水及外来水侵评价方法.认为地质条件及压裂工艺控制裂缝发育形态,在低渗煤层中形成一条高导流的压裂主裂缝至关重要.研究结果表明:在渗透率为0.1~1.0mD低渗煤层中形成一条高导流的主裂缝越长,产气效果越好.排采方面,单相水流阶段应以降低应力敏感伤害、扩大压降为主,该阶段排采时间6~10个月以上、降液速度2~5m/d、可动水排出30%以上、压降半径大于120m(已产生井间干扰)的井易高产;两相流初期上产阶段应控制好动液面、套压和气体瞬时流速,保证气、水稳定产出,降低不稳定流动造成的附加伤害.煤层气井产水特征、产水量大小及煤层中水的采出程度决定后期产气效果,而煤层中原始可动水量大小、外来水体规模及侵入程度控制产水量及压降,据此可指导排采管控.
杨焦生赵洋王玫珠王勃王金友张继东刘坤
关键词:煤层气压裂
煤层气羽状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被引量:7
2010年
为了提高煤层气的钻遇率、减少井下复杂事故,开展煤层气羽状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研究至关重要。通过分析煤层气产出机理和羽状水平井技术特点,给出了羽状井井眼轨迹控制综合分析流程图及常用的控制方法,详细介绍了随钻电阻率、自然伽马测井等测井响应井眼轨迹综合控制技术及不同地层倾角煤储层井眼轨迹实施跟踪预测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准确掌握煤储层物性参数、地层倾角及顶底板岩性等是实现井眼轨迹有效控制的基础和关键,在钻进过程中通过实时跟踪和分析钻井参数,并结合随钻电阻率、自然伽马测井及综合录井信息等对井眼轨迹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可有效控制钻头在目标层中最佳层位延伸钻进,从而可确保煤储层钻遇率及减少井下复杂事故发生。
鲍清英张义何伟平张继东任源锋杨再葆
关键词:羽状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地层倾角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储盖特征及其控气作用被引量:16
2015年
煤层气储盖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煤层气的保存条件。依据煤层顶(底)板的封盖能力,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储盖组合划分为4种类型。优势储盖组合主要发育于保德—临县地区太原组泻湖、潮坪相带以及大宁—吉县地区山西组滨浅湖相带,对煤层气的封盖能力强。次优势储盖组合主要发育于保德—河曲地区太原组、石楼—三交地区山西组以及韩城—合阳地区三角洲前缘相带,对煤层气的封盖能力较强。一般储盖组合主要发育于三交—吉县地区太原组浅海陆棚相带、保德—临县地区山西组三角洲平原、河流泛滥盆地相带,对煤层气的封盖能力较弱。不利储盖组合主要发育于河曲以北山西组辫状河上游、冲积扇相带,对煤层气的封盖能力差;煤层气储盖组合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煤储层含气量分布,是煤储层含气性预测的重要参考依据。
田文广肖建新张继东赵素平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储盖组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