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东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低温热回收利用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分析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低温热利用情况,通过对环氧乙烷汽提塔、轻组分汽提塔、干燥塔进料流程的优化,最大限度的回收装置内低温热,提升进料温度。针对装置冷量不足,而低温热过剩的情况,提出利用以低温热为热源的溴化锂制冷技术,制取低温冷却水,降低循环吸收水的温度。改进后,可节约蒸汽13.5 t/h、降低冷却负荷103 GJ/h,节水节电效果明显。
- 张继东叶剑云李俊恒王北星
- 关键词:节能
- 环氧乙烷/乙二醇工艺换热网络优化被引量:2
- 2014年
- 基于某石化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现有换热网络,利用夹点分析技术,发现用能不合理之处,针对用能不合理的情况,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对方案节能量进行模拟计算,优化后可减少热公用工程量10.17 MW、冷公用工程量14.12 MW。
- 张继东叶剑云李俊恒王北星
- 关键词:夹点分析换热网络节能
- 乏汽回收技术在制氢装置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针对许多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乏汽对空排放、热能浪费严重的现状,详细阐述了乏汽回收技术原理,并针对某石化企业制氢装置中除氧器以及三废设施乏汽等低温热回收工程实例进行效益分析,年节约标煤1 764t、电11.3×10~4kW·h、年回收水5.8×10~4t,总经济效益213万元。
- 申福龙张继东叶剑云王北星
- 关键词:回收节能
- 先进控制系统在延迟焦化装置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针对延迟焦化装置的实际工艺条件和操作现状,论述了先进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分别讨论了反应器控制器、吸收稳定系统控制器的关键控制变量,并就软测量的主要功能部分进行了阐述。先进控制系实施后,延迟焦化装置的控制器投用率达到95%以上,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现了装置的平稳运行、装置的"卡边"操作、提高了总液收率,降低了装置的能耗,在炼化生产中具有推广价值。
- 张继东卢迪孟硕张海滨
- 关键词:延迟焦化节能降耗控制器
- 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低温热回收利用
- 分析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低温热利用情况,通过对环氧乙烷汽提塔、轻组分汽提塔、干燥塔进料流程的优化,最大限度的回收装置内的低温热,提升进料温度.针对装置冷量不足,而低温热过剩的情况,提出利用以低温热为热源的溴化锂制冷技术,...
- 张继东叶剑云
- 关键词:环氧乙烷乙二醇余热回收资源利用
- 文献传递
-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改进流程对比分析
- 2018年
- 利用流程模拟技术对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不同流程进行模拟计算,从产品收率、系统能耗的角度出发讨论不同流程优劣,为该过程的工艺改进提供参考和启示。计算结果表明,压缩富气直接进解吸塔的改进流程较常规流程热负荷下降10.26%、冷却负荷下降16.77%、液化气中丙烯产量增加78kg/h;稳定塔侧线轻汽油作补充吸收剂流程较常规流程热负荷下降8.08%、冷却负荷下降0.62%、液化气中丙烯产量增加58kg/h,但是C4损失量增加299kg/h。压缩富气直接进解吸塔的改进流程效果明显,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而对于稳定塔侧线轻汽油作补充吸收剂流程的适用条件有待进一步研究。
- 张继东孟硕张海滨卢迪
- 关键词:催化裂化能耗
- 气体分馏装置双塔流程可行性探讨被引量:2
- 2018年
- 通过查阅文献获取国内16种气体分馏装置的原料组成,利用Aspen HYSYS进行装置全流程模拟计算,对文献所提出的气体分馏装置双塔流程可行性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探讨,验证了文献中结论的准确性,但是其忽略了原料中水质量分数对双塔流程中产品的质量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原料中的水质量分数对于双塔流程的产品质量影响非常关键,仅当原料中水质量分数小于20 mg/kg时,双塔流程方可适用。鉴于双塔流程对于原料中的C2及水质量分数要求苛刻,取消脱乙烷塔后,对产品的质量缺乏有效的调节手段,因此,在实际中,气体分馏装置不宜采用的双塔流程运行和改造。
- 张继东孟硕张海滨卢迪
- 关键词:气体分馏丙烯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