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菁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抑郁
  • 3篇抑郁症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分裂症
  • 2篇西酞普兰
  • 2篇老年
  • 2篇活质量
  • 2篇艾司西酞普兰
  • 1篇大小便
  • 1篇大小便困难
  • 1篇电休克
  • 1篇电休克治疗
  • 1篇度洛西汀
  • 1篇休克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过敏
  • 1篇药物过敏史
  • 1篇夜间睡眠
  • 1篇抑郁症患者
  • 1篇诊治

机构

  • 8篇无锡市精神卫...
  • 1篇无锡市妇幼保...
  • 1篇北京安定医院

作者

  • 8篇张菁
  • 3篇周德祥
  • 2篇罗瑜
  • 2篇徐晓燕
  • 1篇王俊
  • 1篇张霞
  • 1篇贾军朴
  • 1篇徐清
  • 1篇刘雨生
  • 1篇陈晓刚
  • 1篇刘亮
  • 1篇陆蘅
  • 1篇黄海鹰
  • 1篇陆志新

传媒

  • 3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MECT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2010年3月~ 2012年12月21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MECT治疗纳入研究组,选取同一时间22例单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均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WCST)、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对患者的执行功能及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前PANSS、WCS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PANSS总分和一般精神病理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研究组PANSS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 =2.07,P<0.05);研究组WCST的总应答数及持续性错误低于对照组(t=2.43,t=2.17,P<0.05).结论 合并MECT治疗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无明显损害,能提高治疗的疗效.
张菁周德祥徐清陆志新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
认知行为治疗对社区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社区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的影响。方法将社区中伴有残留症状的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常规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两组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治疗后1年末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研究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后1年末WHOQOL-BREF量表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研究组WHOQOL-BREF量表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够缓解社区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并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张菁周德祥徐晓燕陈晓刚陆蘅
关键词: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残留症状生活质量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的对照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38例)和艾司西酞普兰组(42例),治疗剂量分别为30~60 mg/d和10~15 mg/d,观察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结果:度洛西汀组有38例完成6周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组有42例。至第6周末度洛西汀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8.95%(30/38)、73.81%(31/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1,P>0.05);临床痊愈率分别为55.26%(21/38)、52.38%(22/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1,P>0.05)。治疗第1周末,度洛西汀组起效率为34.20%(13/38),与艾司西酞普兰组的35.71%(15/42)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3,P>0.05)。度洛西汀组发生比例大于10%的不良反应为便秘、失眠和食欲降低,艾司西酞普兰组为失眠和疲劳。结论:度洛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同样安全有效。
张菁黄海鹰
关键词:度洛西汀艾司西酞普兰老年抑郁症
脑瘫患儿父母的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脑瘫患儿父母的应对方式、生活质量情况,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为医务人员对患儿父母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3月~4月期间在无锡市康复医院脑瘫康复门诊治疗的、诊断符合2004年全国小儿脑瘫会议标准的脑...
徐晓燕黄建刘亮周德祥张菁
恶性综合征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张菁贾军朴
关键词:恶性综合征磷酸肌酸激酶精神分裂症大小便困难氯氮平入院体检
艾司西酞普兰与奥氮平合并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作用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性下降(分别t=2.57和t=2.38,P均<0.05)。研究组起效快,显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79,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起效快,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张菁罗瑜
关键词:围绝经期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奥氮平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各时点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病理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而治疗后各时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组显效率为65.6%,有效率为84.4%;利培组分别为62.5%、81.3%。两组间显效率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0.11,P>0.05)。喹硫平组副反应少于利培酮组,治疗期间两组合用苯海索及苯二氮(?)类药物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喹硫平不良反应轻,安全性更高。
罗瑜张霞张菁
关键词:喹硫平利培酮精神分裂症老年
47,XXY核型伴发精神障碍二例被引量:1
2009年
例1男,48岁。于2004年3月无诱因出现精神异常,怀疑“别人讲自己坏话”“被人跟踪”“家里和手机被人装了窃听器”,并常更换手机号码等。感到恐惧、害怕,有时自笑。病情时愈时现。最近3个月感胸闷不适、害怕,于2009年2月初来我院心理门诊治疗。夜间睡眠好,饮食好,大小便正常,能够正常工作。既往史:1990年11月24日在无锡市妇幼医院检查染色体为47,XXY核型。无其他重大躯体疾病,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排行老大,幼年生长发育正常。初中文化程度,学习成绩一般。1979年参加工作,曾任公交车售票员;最近10年为汽车总站加油工。工作好、无差错。
刘雨生王俊张菁
关键词:药物过敏史门诊治疗夜间睡眠躯体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