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
-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社会学更多>>
- 实用艺术作品法律制度研究
- 国家版权局2012年3月提出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在草案中增加关于实用艺术作品的规定,在修改草案提出之前,我国现行法律只保护外国公民的实用艺术作品,对于我国公民的实用艺术作品是否受到法律保护没有明确规定,在立法中的模糊性使...
- 张阳
- 关键词:实用艺术作品法律制度
- 文献传递
- 创新方法驱动的科学教育新模式对创造力培养的实证研究
- 2024年
- 为解决以往科学教育中采用的讲授式教学、验证性实验和模仿式制作对创造力培养的不足,构建了基于机器人创客探究实践活动的、以创新方法为驱动的科学教育新模式,开发了CAI平台,并进行了不同科学教育模式对创造力培养的实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方法驱动的科学教育新模式使创造性问题的解决更具程序性、方向性和技巧性,对创造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更加有效地缓解青少年在科学创新创造中的畏难情绪,提升创造的自主性及挑战意愿。
- 张阳胡卫平
- 关键词:科学教育创造力
- 高校教师职业高原生成要素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职业高原"现象的研究最早关注的对象是企业,但随着社会发展,组织层级的不断扁平化,越来越多的职业领域都遇到这一严峻问题的挑战,成为一种组织与个人面临的普遍现象。针对高校教师的研究近年来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现有理论成果与其研究的重要性还未能相匹配。预防和解决高校教师"高原期"问题的研究对提升高校人才质量,促进社会科学进步至关重要。本研究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寻找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建立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高原影响因素调节效应理论模型,以帮助高校和教师制定相应措施,将职业高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 李忠民张阳
- 关键词:职业高原高校教师
- 知识组织、“职涯高原”与创新力
——以高校教师为例
- 职业发展高原对于个体和组织的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尤其是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大的背景之下,知识组织作为为社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的一个基本单元,对于国家及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知识组织也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高...
- 张阳
- 关键词:高校教师心理控制源
- 文献传递
- 利己年代的个体道德塑造——以制度伦理为视域之探析
- 托马斯·贝里在他的著作《伟大的事业—人类未来之路》中写道“在整个20世纪,人类为了连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利益,持续地放纵自己,通过毁灭这颗行星来牟取利润,致使情况愈来愈恶化①”。 结合当下中国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
- 张阳
- 关键词:个体道德道德塑造制度伦理
- 文献传递
- 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技术赋能教学”被引量:4
- 2023年
- 思维活动是教学中师生的核心活动,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科技革命与教育变革加速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变革育人方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技术赋能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成为创新教与学新体验的核心。基于此,研究首先分析了以技术植入为导向的技术赋能教学出现的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从课堂教学、课程内容、素养评价和教师发展四个方面廓清了技术赋能教学的实践困境;其次,教学思想的历史梳理和国家政策的协同驱动,共同诠释了技术赋能课堂的教学论从传统的经验水平向现代科学水平转型得恰逢其时。最后,研究从学科教学内容整合、教师教育智慧学习空间构建、教学评一体化和教师专业能力全程培养四个方面提出了思维型教学引领技术赋能教学的具体路径。
- 胡卫平徐晶晶皮忠玲张阳
- 关键词:教师专业能力
- 知识型员工职涯高原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心理控制源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陕西省9所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探讨了领导授权、工作压力、工作挑战性、组织支持感对职涯高原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并引入心理控制源这一个体内部特征因素,采用多元调解回归法检验其对此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领导授权、工作挑战性、组织支持感对抑制或缓解职涯高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工作压力与职涯高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心理控制源中的内控性在此关系中分别起到了调节作用,且调节的方向性较为明显。
- 李忠民张阳
- 关键词:高校教师心理控制源
- 人工智能创造力探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前,国内外大语言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加速了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在科学、艺术等领域展现出的卓越创造力,大大推动了人类科技进步,但也给人类传统创造力带来了巨大挑战,需要对人工智能创造力的本质特征进行审视,并预测其未来应用方向。基于此,文章聚焦于人工智能创造力,首先阐释了人工智能创造力的基本内涵;接着,文章从通用领域创造力表现和专业领域创造力表现两个维度,介绍了人工智能创造力的外在表现;然后,文章从产生机制和调控机制两个方面,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创造力的内在机制,并结合人类创造力评价经验提出了人工智能创造力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最后,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创造力未来的应用模式、应用前景并给出应用建议。文章的研究既可促进人工智能创造力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也能为人类创造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 胡卫平张阳吕元婧徐晶晶
- 关键词:人工智能创造力
- 基于复小波变换的SSIM图像融合算法
- 随着对图像处理技术研究的逐步深入,图像融合在多种图像处理领域(医学诊断、遥感分析和军事侦察等)中具有愈加重要的地位和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图像融合的定义就是将通过不同传感器获取的同一场景的图像(例如多聚焦图像、医学和遥感图...
- 张阳
- 关键词:双树复小波变换图像融合视觉效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