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凌飞

作品数:20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蜡蝉
  • 8篇蜡蝉科
  • 8篇半翅目
  • 8篇蝉科
  • 7篇蛾蜡蝉科
  • 4篇教学
  • 3篇课程
  • 2篇新记录属
  • 2篇新记录种
  • 2篇形态学
  • 2篇双语
  • 2篇双语教学
  • 2篇系统发育
  • 2篇系统发育研究
  • 2篇小蜂
  • 2篇荔枝蝽
  • 2篇膜翅
  • 2篇膜翅目
  • 2篇昆虫
  • 2篇昆虫学

机构

  • 12篇福建农林大学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福建省烟草公...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分...
  • 1篇龙岩市烟草公...
  • 1篇学研究院
  • 1篇福建中烟工业...
  • 1篇龙岩市烟草公...

作者

  • 20篇彭凌飞
  • 7篇王应伦
  • 3篇张雅林
  • 3篇刘启飞
  • 2篇田素芬
  • 2篇吴梅香
  • 2篇刘长明
  • 2篇林乃铨
  • 1篇杨广
  • 1篇林胜
  • 1篇黄晓磊
  • 1篇蔡立君
  • 1篇汤宝珍
  • 1篇李彤
  • 1篇顾钢
  • 1篇袁向群
  • 1篇罗佳
  • 1篇杨定
  • 1篇林智慧
  • 1篇林霞

传媒

  • 4篇Entomo...
  • 3篇动物分类学报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福建农业学报
  • 2篇武夷科学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烟草科学
  • 1篇福建农业科技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德颖蜡蝉属分类研究(半翅目,颖蜡蝉科)被引量:2
2008年
综述了德颖蜡蝉属蜡蝉属Deferunda Distant,1906的分类研究历史。记述中国德颖蜡蝉属2新种:三斑德颖蜡蝉D.trimaculata Wang et Peng,sp.nov.,条纹德颖蜡蝉D.striata Wang et Liu,sp.nov.。提供了中国德颖蜡蝉属分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王应伦彭凌飞刘海伟
关键词:半翅目颖蜡蝉科
中国及周边地区蛾蜡蝉科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半翅目:蜡蝉总科)
本论文是关于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蛾蜡蝉科Flatidae形态、分类、地理分布和系统发育的研究论文。文中回顾总结了世界和中国的蛾蜡蝉科的分类研究历史,蛾蜡蝉科的分类特征以及应用,世界和中国的蛾蜡蝉科的分布特征等,并对蛾蜡蝉科属...
彭凌飞
关键词:半翅目蛾蜡蝉科形态学系统发育
微波防治烟草粉螟效果及经济阈值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为研究微波辐照对烟草粉螟的杀虫作用,评估微波防治烟草粉螟的应用价值及经济阈值,使用自制微波设备,设置不同的功率和时间对烟草粉螟的卵、幼虫和蛹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微波功率和处理时间为4 kW、220 s,5 kW、190 s和6 kW、170 s时,均能100%杀灭烟草粉螟卵、各龄幼虫和蛹。不同幼虫密度下,烟草粉螟幼虫对烟叶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均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单头烟草粉螟幼虫期对烟叶的经济损失率为0.40%,微波防治烟草粉螟的经济阈值为2.95头/kg。因此,当虫口密度>2.95头/kg时,采用微波防治烟草粉螟具有实际生产意义,最适杀虫微波功率和处理时间为6 kW、170 s。
韩顺财陈涛顾钢蒋敬涛林智慧彭凌飞
关键词:仓储害虫烟草经济损失经济阈值
中国缘蛾蜡蝉属分类与二新纪录种(半翅目,蛾蜡蝉科)被引量:1
2009年
记述蛾蜡蝉科Flatidae缘蛾蜡蝉属Salurnis Stal中国2新纪录种:海缘蛾蜡蝉S.hesita Medler,1992和埃缘蛾蜡蝉S.estora Medler,1992,提供了形态及雄性外生殖器等特征图。制作了本属分布于中国的5个种的分种检索表。
彭凌飞张雅林王应伦
关键词:半翅目蛾蜡蝉科
《生态学》双语教学实践及模式初探被引量:5
2014年
开展生态学双语教学是现代高教的需要,有助于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国际化人才。鉴于我国双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从生态学教学目标与双语教学的目的出发,以福建农林大学生物安全专业《生态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为基础,从正确认识生态学双语教学、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式、及组建教学团队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促进《生态学》双语教学工作科学高效开展并有效提高双语教学效果。同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提出了积极应对策略。
蔡立君彭凌飞林胜杨广
关键词:生态学双语教学教学实践教学模式
普通昆虫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农林生物类创新实验班为例被引量:4
2017年
根据高等农业院校农林生物类创新实验班植物保护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学生特点,从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组建、教学大纲的新修订、合适的原版英文教材的选定、精美直观的双语课件的制作,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优化以及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实施等方面开展了普通昆虫学双语教学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促进高等农业院校"普通昆虫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成效,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吴梅香刘启飞田素芬汤宝珍彭凌飞
关键词:普通昆虫学双语教学教学实践
旋小蜂的区系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现状与展望(膜翅目:小蜂总科)被引量:2
2012年
旋小蜂是一类极其重要的寄生性天敌资源,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上具有重大价值。目前已知48属974种,世界性分布。长期以来,虽然许多分类工作者都把该类群作为一个科的地位,隶属于小蜂总科之下,但近年来对此类群的区系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结果来看,旋小蜂科的单系性还有不少值得质疑之处。本文在回顾旋小蜂科的形态特征、分类历史沿革和系统发育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旋小蜂区系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进一步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对旋小蜂科的系统学研究提出展望。
彭凌飞林乃铨
关键词:小蜂总科区系分类系统发育
中国彩蛾蜡蝉属分类研究(半翅目,蛾蜡蝉科)被引量:4
2007年
综述了彩蛾蜡蝉属Cerynia Stl的分类研究历史,研究中国彩蛾蜡蝉属种类。记述中国彩蛾蜡蝉属4种,包括1新种——指突彩蛾蜡蝉C.digitula sp.nov.。提供了分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王应伦彭凌飞
关键词:半翅目蛾蜡蝉科
中国络蛾蜡蝉属Lawana分类与二新记录种被引量:1
2006年
记述蛾蜡蝉科Flatidae络蛾蜡蝉属Lawana中国2新记录种——LawanaradiataDistant,1906和L.conspersa(Walker),1851。提供了形态描述、分布及形态图。制作了分种检索表。
彭凌飞王应伦
关键词:半翅目蛾蜡蝉科
中国六省区荔枝蝽体内细菌组成及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为探明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体内细菌的群落组成及特点,自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云南省和台湾省采集荔枝蝽成虫或若虫30个样本,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其体内细菌的16S rRNA V3+V4保守区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6省区荔枝蝽成虫及海南省1龄若虫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泛菌属Pantoea;福建省、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1龄若虫的优势菌为放线菌门放线菌纲链霉菌目链霉菌属Streptomyces。6省区荔枝蝽成虫之间细菌多样性差异不显著,成虫体内优势菌群均为肠杆菌;但6省区1龄若虫之间细菌组成及其占比差异显著,其中福建省、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1龄若虫体内优势菌群为链霉菌,海南省1龄若虫体内优势菌群为肠杆菌。表明荔枝蝽成虫和若虫体内共生细菌多样性差异明显,荔枝蝽成虫体内优势菌为肠杆菌,而多数1龄若虫体内优势菌为链霉菌。
韩顺财蒋敬涛程林刘家生李彤彭凌飞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共生菌肠杆菌链霉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