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针灸
  • 5篇类风湿
  • 5篇类风湿关节炎
  • 5篇关节炎
  • 5篇风湿
  • 5篇风湿关节炎
  • 3篇抑郁
  • 3篇抑郁症
  • 3篇针灸治疗
  • 3篇灸治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关节炎治疗
  • 2篇针灸疗法
  • 2篇中风
  • 2篇中风后
  • 2篇中风后抑郁
  • 2篇中风后抑郁症
  • 2篇肾俞
  • 2篇足三里
  • 2篇灸法

机构

  • 1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重庆三峡中心...
  • 1篇眉山市人民医...

作者

  • 13篇彭麒
  • 10篇武平
  • 9篇孙佳蕾
  • 9篇周玉梅
  • 8篇羊春华
  • 2篇王丹
  • 2篇蒋小凤
  • 1篇石卫华
  • 1篇刘丽莎
  • 1篇杨春华
  • 1篇杨晏
  • 1篇胡伟峰
  • 1篇向云霞
  • 1篇吴双
  • 1篇谭会
  • 1篇白玉
  • 1篇熊燕
  • 1篇李松
  • 1篇陈洋

传媒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山西中医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西医结合研...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滑膜HIF-1α/VEGF的调节作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滑膜HIF-1α/VEGF通路活性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RA的机制。方法 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10只。将弗氏完全佐剂(FCA)按0.5ml/kg注入模型组、艾灸组动物双膝关节腔内,空白组动物不做处理。艾灸组艾粒灸双侧"肾俞""足三里"穴各5壮,每日1次,6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一天。治疗后21天取膝关节滑膜组织。采用HE染色法,切片观察病理形态变化。并根据滑膜组织病变程度分级标准对其进行病理评分。采用RT-PCR法,检测三组家兔滑膜组织中HIF-1α,VEGF蛋白基因表达含量。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滑膜组织各项指标病理评分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灸组与模型组相比,各项指标病理评分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滑膜组织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滑膜组织HIF-1α和VEGF基因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艾灸组与模型组相比,滑膜组织中HIF-1α和VEGF基因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滑膜HIF-1α/VEGF通路激活有明显抑制作用。
陈白露彭麒熊燕白玉王丹武平
关键词:艾灸RAVEGFHIF-1Α
节气灸对阳虚体质亚健康状态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节气灸对阳虚体质亚健康状态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门诊收治的阳虚体质亚健康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2例。对照采用红外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节气灸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亚健康状态简易症状量表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亚健康状态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全血黏度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还原黏度以及血沉方程K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免疫球蛋白IgM、IgA以及IgG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节气灸可以有效改善阳虚体质亚健康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谢家祥程飞彭麒向云霞石卫华
关键词:节气灸阳虚亚健康状态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
肾俞、足三里、阳陵泉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探讨被引量:33
2015年
文章从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了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使用最多的腧穴,肾俞、足三里和阳陵泉,探讨它们在RA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RA提供优化方案和相应的依据。
陈白露武平彭麒周玉梅李松孙佳蕾羊春华陈洋
关键词:针灸肾俞足三里阳陵泉
艾灸“肾俞”、“足三里”对RA大鼠血清IL-6、VEGF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艾灸对实验性RA模型大鼠血清中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因子(VEGF)含量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RA的作用机理。方法:健康SD大鼠24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简称“对照组”)...
彭麒
关键词:灸法IL-6VEGF
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新思路被引量:11
2015年
通过对中风后抑郁症的分析认识,提出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应分期论治,即早期注重调神通络、醒脑开窍,以防其变;配合运用活血行气、祛痰除湿,以治其标;中晚期当维护正气,调理脏腑功能,以固其本。并在治疗中重视移精变气法的运用,为中风后抑郁症的针灸治疗提供了临床新思路。
彭麒武平陈白露向云霞孙佳蕾周玉梅羊春华
关键词:针灸中风后抑郁症
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选穴规律探讨被引量:7
2015年
中风后抑郁症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其病机多为脑府受损,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同时夹杂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针灸临床治疗中风后抑郁症,选穴紧紧围绕其病机进行,在重点选用具有调神通络、醒脑开窍功效的穴位同时,亦十分重视使用具有活血行气、疏肝解郁、调理脏气等功效的穴位,具有重视病变部位、明辨本虚标实之选穴规律。
彭麒武平陈白露周玉梅羊春华孙佳蕾蒋小凤
关键词:针灸选穴规律中风后抑郁症
浅析周痹被引量:1
2014年
周痹,是风、寒、湿邪未深入脏腑,也未散发到皮肤,而是滞留在分肉之间,致使真气不能周流全身的一种痹症。本文将根据《灵枢·周痹》篇从各方面中分析周痹,同时,通过查阅文献及自己的理解与分析对某些问题做出探讨。
周玉梅武平彭麒羊春华孙佳蕾陈白露
关键词:痹症周痹分肉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针灸作用的思考被引量:11
2015年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特点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进行性的关节滑膜炎症,导致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最终导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病理变化。因为其致畸和致残率很高,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疾病。目前治疗RA方法有限,且西药长期服用有较大毒副作用,而运用针刺、艾灸、中药等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安全、简便、经济、毒副作用小。文章就近年来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报道、文献进行综述,展望针灸治疗类风湿的前景。
羊春华武平周玉梅陈白露孙佳蕾彭麒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针灸疗法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灸法应用的思考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灸法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应用。方法对近5年来关于麦粒灸、隔姜灸、隔药饼灸、长蛇灸、艾条温和灸、温针灸、壮医药线点灸等灸法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和临床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灸法治疗RA方法多样,疗效确切,有效率高。结论灸法在RA研究中应该更加注重对于艾灸灸量的调控,制定科学的、系统的艾灸疗程和对其后续随访观察以及在临床护理和康复治疗等方面开展相应的深入的科学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RA提供优势方案。
王丹武平陈白露张宇叶羊春华吴双谭会彭麒周玉梅孙佳蕾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灸法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5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炎性、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多表现为局部关节疼痛、功能障碍,伴有全身性轻、中度发热等。目前确切病理机制不明。研究已证实,早期RA的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改善长期疗效,同时减少或阻断关节破坏的发展。近年来一些比较成熟的RA动物模型相继建立,为RA的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了基础。
孙佳蕾武平陈白露周玉梅彭麒杨春华杨晏胡伟峰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