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宇
-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膀胱微生态采集仪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膀胱微生态采集仪,包括外导管、内导管、推动器和衔接器;内导管设置于外导管内,推动器与内导管连接,内导管沿外导管内壁向前移动,衔接器与内导管的另一端连接用于输送从内导管获取的采集物到外部容器,推动器驱动向前...
- 冯宁翰柳丰萍冯杨焜杨承健董坚郝爱民汪洋徐新宇吴云鸿涂小妹杨宪法徐锡凤吴岩
- 文献传递
- 阿仑膦酸钠对前列腺癌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测定的意义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对前列腺癌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影响。方法:选取前列腺癌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抗雄激素1周后予以钙元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阿仑膦酸钠治疗,两组共治疗12个月为一疗程。比较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治疗12个月骨密度、血清P1NP、β-CTX、IGF-1、IGFBP-3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腰椎、股骨颈、全髋部骨密度降低,血清P1NP、β-CTX表达升高,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血清IGF-1表达降低、血清IGFBP-3表达升高,试验组治疗12个月后腰椎、股骨颈、全髋部骨密度升高,血清P1NP、β-CTX表达降低,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血清IGF-1表达降低、血清IGFBP-3表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12个月后腰椎、股骨颈、全髋部骨密度较高,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血清P1NP、β-CTX表达较低,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血清IGF-1表达较低、血清IGFBP-3表达升高(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有利于预防前列腺癌去势患者骨质流失现象,降低骨转换率,改善IGF系统,从而提高前列腺癌患者预后。
- 顾震华冯宁翰徐新宇邵宁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后肾功能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寻求影响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LNSS)后肾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检测LNSS的安全性,明确肾脏热缺血安全时间:方法回顺性分析本院30例次LNSS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99Tcm-二乙三胺五乙酸肾动态显象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术前、术后24h及术后一脚检测血肌酐水平,统计分析影响术后24h、1周及3个月。埒功能的有关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病灶大小、部位、术前血叭酐、GFR及分肾功能、手术时间、气压、气流量、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等。结果30例次患者术前、术后24h及术后1周血肌酐均值分别为(80.76±17.5)、(91.79±20.3)、(86.67±11.5)umol/L,术后24h较术前上升1366%(P〈0.01),手术时间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手术时间在180min内患者,术后24hml肌酐水平优于〉180影响LNSS术后24h血肌酐水平主要因素为手术时间,但一周后均可恢复,影响术后3个月GFR主要因素为术中肾动脉5H断时间,术中应注意将其控制在30min内。210min者;术后1周较术前上升7.31%(P〉0.05),表明1周后患者血叽酐均能恢复;术前、术后3个月GFR均值分别为(74.83±22.39)ml/min(其中非术倾4(3512±1199)ml/min、术倾0(39.71±11.68)ml/min)、(63.77±20.78)ml/min(其中非术侧(37.83±10.84)ml/min、术侧(25.94±12.17)ml/min),较术前下降14.78%(P〈0.01),其中:啦术侧上升7.72%(P〉005),术侧下降34.68%(P〈001);术中动脉阻断时间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术中血管阻断时间在30min内的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优于≥30min者。结论影响LNSS术后24h血肌酐水平主要因素为手术时间,但1周后均可恢复,影响术后3个月GFR主要因素为术中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应注意将其控制在30min内。
- 于得水丛军徐卓群董坚程晓东施卫国顾震华徐新宇吴岩
- 关键词:肾切除术肾单位腹腔镜
- 腹腔镜与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 201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依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1例给予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对照组49例给予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为(340.4±126.6)min,对照组为(180.6±82.4)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766.2±653.1)ml,对照组为(1354.4±972.4)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14.9±7.4)d,对照组为(24.3±8.7)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留置导尿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尿失禁、尿漏、吻合口狭窄及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两组患者的生化复发率和完全控尿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术中出血量少、微创、术后易恢复,且与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疗效相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荐。
- 顾震华冯宁翰徐新宇邵宁
- 关键词:前列腺癌腹腔镜手术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
- 左氧氟沙星与银花泌炎灵联用治疗女性下尿路感染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与银花泌炎灵联用治疗女性下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下尿路感染女性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与银花泌炎灵联用治疗,疗程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其症状消除时间及尿白细胞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81.64%(P〈0.05);前者症状消除时间和尿白细胞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与银花泌炎灵联用治疗女性下尿路感染疗效确切,能够较快缓解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 李琛于得水吴岩徐新宇董坚
- 关键词:下尿路感染左氧氟沙星
- 两种分期手术模式对治疗小儿重度尿道下裂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式与分期尿道板重建卷管术式两种手术模式对小儿重度尿道下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尿道下裂患儿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行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式治疗,对照组行分期尿道板重建卷管术式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2.50%(37例),对照组治疗成功率72.50%(29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尿瘘3例,尿道狭窄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对照组术后出现尿瘘6例、尿道狭窄4例、尿道憩室3例,发生率32.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式治疗重度尿道下裂,术后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手术效果美观,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顾震华冯宁翰徐新宇邵宁
- 关键词:重度尿道下裂
- 中国南方前列腺癌患者p53基因codon 72多态性与局部进展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综合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p53基因codon 72多态性与中国南方局部进展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综合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5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局部进展型前列腺癌患者47例,采集血液标本进行DNA提取及p53基因codon 72的基因型分析。结果:47例患者中基因型分布为CC型19.1%(9/47)、CG型38.3%(18/47)、GG型42.6%(20/47)。p53基因codon 72中,其基因分布存在诸多差异,认为与患者的多种因素(年龄、分期情况以及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全部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经统计为(86.7%)。比对codon 72不同基因型患者OS,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未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南方前列腺癌患者p53基因codon 72多态性与局部进展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
- 吴岩李琛于得水马贵徐新宇冯宁翰
- 关键词:前列腺癌P53基因
- 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膀胱癌术后灌注疗效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选取浅表性膀胱癌术后行定期膀胱内灌注化疗1年及以上患者75例,其中A组45例患者行丝裂霉素30mg膀胱内灌注,B组30例患者行吡柔比星30mg膀胱内灌注,灌注方案均为术后24h内开始,每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共6次,基本疗程结束后酌情延长灌注周期。门诊观察肿瘤的复发情况及灌注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1年随访膀胱肿瘤复发率:A组11.1%(5/45),B组3.3%(1/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1.48,P〉0.05);术后2年随访膀胱肿瘤复发率:A组17.1%(6/35),B组11.8%(2/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3例(6.7%),B组9例(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P〈0.05)。结论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均有明显效果,且两者近期效果相似,但丝裂霉素不良反应较小,且价格优势明显,是目前适合临床广泛应用的化疗药物。
- 徐新宇董坚
- 关键词:膀胱肿瘤投药膀胱内吡柔比星丝裂霉素
-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64例报告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肾癌根治术64例,术前均行B超、IVU、胸片、CT或MRI检查,证实肾脏实质恶性肿瘤,未发现肾蒂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肾静脉或腔静脉癌栓。临床分期为T1~T3aN0M0,健侧肾功能正常。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手术均1次成功,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80~240mL,术中术后均未输血,引流管拔除时间24~72h,肠功能恢复时间18~48h,下床活动时间48~72h。64例患者中52例获得随访3~36个月,无肿瘤复发及切口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的特点,可部分替代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程晓冬施卫国丛军杨春徐新宇
- 关键词:肾肿瘤腹腔镜肾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