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杰

作品数:24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9篇电离层
  • 10篇电离层闪烁
  • 5篇气象
  • 5篇卫星
  • 5篇TEC
  • 4篇电离层TEC
  • 4篇气象卫星
  • 4篇测距
  • 3篇地磁
  • 3篇上空
  • 3篇静止气象卫星
  • 3篇FY-2
  • 3篇GPS
  • 3篇春季
  • 2篇低纬
  • 2篇地震
  • 2篇太阳
  • 2篇太阳活动
  • 2篇统计特征
  • 2篇统计特征分析

机构

  • 24篇广州气象卫星...
  • 13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家卫星气象...

作者

  • 24篇徐杰
  • 19篇黄江
  • 13篇邓柏昌
  • 7篇黄林峰
  • 6篇赵文化
  • 6篇全宏俊
  • 5篇孔德宝
  • 4篇曹静
  • 4篇刘伟峰
  • 4篇单海滨
  • 4篇林果果
  • 3篇刘作莲
  • 3篇蔡超军
  • 1篇刘淼
  • 1篇张效信
  • 1篇杨马陵
  • 1篇左小敏
  • 1篇夏淳亮
  • 1篇王劲松
  • 1篇张荣楷

传媒

  • 6篇空间科学学报
  • 4篇华南地震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第29届中国...
  • 1篇气象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广东气象
  • 1篇强化科技基础...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地区低纬电离层TEC扰动与两次强地震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广州地区GPS-TEC监测网获得的TEC数据,分析了两次7.0级以上地震与低纬电离层TEC扰动存在的可能联系。对TEC的时序分析表明:两次地震发生前TEC的日变幅度均出现下降。但两次地震异常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台湾南部邻海7.2级地震前10 d内出现了负异常和正异常,但汶川8.0级地震前8 d和后6d内只出现负异常。此外,还讨论了低层电离层TEC扰动与地磁活动及热层动力学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黄江杨马陵邓柏昌徐杰万德焕孔德宝
关键词:地震信息地震安全震害防御
基于GPS的广州地区电离层不规则体纬向漂移速度计算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广州站组建的两台短间距GPS电离层闪烁监测仪的观测数据,分别对GPS卫星信号强度用功率谱和短间距台链互相关性两种方法计算了3次闪烁事件电离层不规则体的漂移速度.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不规则体会引起两台站闪烁事件的同时发生,两种方法测量不规则体漂移速度通常在50~160 m/s之间,平均大小均在120 m/s左右,且纬向漂移速度在闪烁初期起伏较明显,速度随闪烁时间有下降的趋势,夜间纬向漂移方向由西向东,广州地区漂移速度特性符合低纬其他地区不规则体漂移速度特征,两种计算方法合理有效.
刘伟峰黄江邓柏昌徐杰全宏俊黄林峰刘淼
关键词:电离层闪烁功率谱
广州利用GPS测量电离层不规则体漂移速度的初步研究
利用在广州站组建的2台短间距GPS电离层闪烁监测仪的观测数据,使用短间距台链信号强度互相关两种方法计算了引起闪烁的电离层不规则体漂移速度。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2月27日夜间引起两台站闪烁源自同一不规则体结构,此方法测...
徐杰刘伟峰黄林峰黄江赵文化
关键词:GPS测量电离层闪烁
针对静止气象卫星通讯链路的电离层闪烁监测
我国泛珠三角地区,处于磁赤道异常区的峰值区域,是全球范围内电离层闪烁衰落出现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简单介绍了电离层闪烁基础理论和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的GPS电离层闪烁监测系统,并对其监测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为将来开...
徐杰单海滨赵文化黄江
关键词:电离层GPS静止气象卫星
文献传递
从FY-2测距异常看电离层闪烁的一些特征——以2012年春季广州上空为例
2012年3月始,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以下简称广州站)负责对我国自主研制的静止气象卫星FY-2D星(86.5°E)和FY-2F星(112°E)进行测距。从我们值班时的观察发现:今年春季,测距跟踪系统异常的次数较多,在排除...
周海莺徐杰黄锦渊
文献传递
2011年3月24日缅甸地震期间电离层TEC异常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基于IGS提供的2011年3月全球TEC数据,利用滑动时窗进行异常识别的方法,分析电离层赤道异常区TEC在缅甸地震期间的异常情况。结果表明:在震前10 d内,地震上空电离层TEC出现了明显的异常扰动,电离层异常北驼峰在16日至18日期间出现了明显的较大区域负异常现象,且在18日时北驼峰明显向磁赤道漂移,负异常在19日时基本消失;而在地震发生的当天和震后一天出现了小范围的正异常,随后正异常消失。在地震期间地磁活动水平总体都相当平静,且太阳处于一个相对较稳定的中低活动水平,电离层出现的异常很可能与此次缅甸地震有关。
黄林峰黄江曹静刘作莲邓柏昌徐杰
关键词:地震电离层异常
利用单台地磁数据估算Ap和Kp指数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分析单台长期地磁场扰动幅度和地磁行星指数Ap和Kp关系,对1小时磁扰幅度r_H的日平均与Ap进行拟合,快速估算Ap指数。对3小时内r_H的平均与Kp进行对数拟合,估算Kp指数。采用肇庆地震台2003—2008年地磁H分量分钟值数据,估算行星Ap和Kp指数,与世界数据中心(WDC)给出的Ap和Kp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根据上述方法,利用肇庆地震台地磁数据估算Ap和Kp指数,在一定误差范围内可行。
黄林峰黄江邓柏昌刘作莲徐杰全宏俊
关键词:地磁
华南地区夜间L波段电离层闪烁特征分析
本文利用广州和深圳两站2008 年7 月-2012 年3 月GPS 卫星L-波段电离层闪烁监测数据对闪烁发生的地方时、持续时间以及随太阳活动、地磁强弱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对该区电离层强闪烁和TEC 耗尽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
黄江邓柏昌刘伟峰徐杰黄林峰
关键词:电离层闪烁持续时间太阳地磁活动
中国低纬地区foF2实测数据缺失的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美国NOAA和澳大利亚IPS提供的foF2实测数据,研究中国低纬地区foF2数据缺失的分布特征以及产生缺失的相关原因.结果表明:(1)foF2缺失是一个夜间现象,白天的缺失远比晚上少,并且在夏季的6或7月份的缺失最多、春秋季月份缺失较多、冬季月份则较少;(2)从一个太阳周期变化上看,foF2的缺失与太阳黑子数有着相反的变化规律,即太阳黑子数越高foF2的数据缺失越少,反之则越高.(3)foF2晚上时段的缺失在午夜前和午夜后的分布有明显不同,表现为夏季时段,午夜后的缺失占据主导;而在春秋季节,则表现为午夜前的缺失占据主导.通过分析研究,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晚间foF2缺失的直接原因是扩展F层的出现所造成,并且不同类型的扩展F层造成的缺失分布也会不一样.统计表明,晚间foF2缺失与扩展F层的相关系数高达0.93.本文第一次从数据缺失上,对中国低纬地区foF2实测数据进行研究,得到比较完整的缺失分布特征,并给出了产生缺失的原因,可能对以后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万德焕黄江徐杰邓柏昌孔德宝胡猛全宏俊
关键词:FOF2
2011和2012年华南地区TEC耗空统计特征分析
2015年
利用赤道异常北驼峰区深圳站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监测到的GPS-TEC数据,统计分析了华南地区电离层TEC耗空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TEC耗空随时间、地理经纬度位置等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前半夜和在赤道异常北驼峰区域,深度在20 TECU左右的耗空明显和强闪烁(S4≥0.5)相关,在后半夜或在赤道异常北驼峰外边缘区域,存在一些深度小于10 TECU的耗空对应着无闪烁现象发生.统计结果还表明:TEC耗空呈现出季节变化规律,2011和2012年TEC耗空主要出现在春秋分期间,TEC耗空深度主要分布为1~20TECU,持续时间集中在16~30 min,出现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2:30-15:30UT(20:30-23:30LT),午夜之后TEC耗空活动呈逐渐减弱趋势.
孔德宝黄江邓柏昌徐杰万德焕林果果全宏俊
关键词:统计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