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格

作品数:37 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3篇关节
  • 7篇腰椎
  • 7篇融合术
  • 6篇融合器
  • 6篇椎间融合
  • 6篇椎间融合器
  • 6篇关节镜
  • 5篇疗效
  • 5篇内固定
  • 5篇距下关节
  • 4篇基因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骨折
  • 4篇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腰椎退行性
  • 3篇退行性
  • 3篇切口

机构

  • 30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第20...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37篇徐格
  • 24篇许建中
  • 17篇唐康来
  • 13篇谭晓康
  • 10篇周建波
  • 9篇陶旭
  • 8篇吴雪晖
  • 8篇谢美明
  • 7篇周强
  • 6篇龚继承
  • 5篇李辉
  • 5篇杨会峰
  • 5篇谢肇
  • 4篇汪华清
  • 4篇周兵华
  • 3篇常廷杰
  • 3篇曹洪辉
  • 2篇陈磊
  • 2篇陈伟民
  • 2篇王序全

传媒

  • 4篇中华创伤杂志
  • 4篇第十一届全军...
  • 3篇华南国防医学...
  • 3篇重庆高教
  • 3篇2009年中...
  • 2篇重庆医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国外医学(病...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医...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知识经济
  • 1篇广东微量元素...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0
  • 6篇2009
  • 10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2
  • 3篇2001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CGRP受体存在的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寻找CGRP受体在MSCs表面存在与否的证据。方法采用梯度离心法和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根据分组,培养体系中添加CGRP、CGRP(8-37)。于传代第三代,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RT-PCR检测细胞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蛋白表达,以证实MSCs表面是否存在CGRP受体。结果CGRP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能阻断CGRP对MSCs增殖的促进作用,RT-PCR法证实MSCs表达CGRP受体mRNA,Western blot法证实MSCs表达CGRP受体蛋白。结论MSCs表达CGRP受体,从受体拮抗有效、mRNA表达、蛋白表达角度能得以证实。
徐格吴雪晖许建中周强
关键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受体
CGRP对MSCs细胞间缝隙连接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CGRP对MSCs细胞间缝隙连接的影响。方法采用梯度离心法和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根据分组,培养体系中添加CGRP、CGRP(8-37)。于传代第三代,Real-timePCR法检测缝隙连接蛋白Cx43mRNA表达,激光共聚焦法观察细胞缝隙连接能力改变,放免法检测细胞信号分子cAMP含量,以研究CGRP对MSCs细胞间缝隙连接的影响。结果CGRP作用下,Cx43mRNA的表达、细胞分析连接能力以及信号分子cAMP都有显著提高。结论CGRP能从连接蛋白、连接能力、信号分子等方式增强MSCs的细胞间缝隙连接。
徐格吴雪晖许建中周强
关键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X43
CGRP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重组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hCGRP)对人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的增殖的影响,进而探索CGRP促进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梯度离心法和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CGRP。于传代第三代进行细胞鉴定,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以观察CGRP对MSCs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CGRP对MSCs增殖形态无明显影响,MTT示CGRP组细胞增殖速率快于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示CGRP组的MSCs的G2/G1期比例明显升高。结论CGRP对MSCs的增殖有直接促进作用,从而有利于骨形成。
徐格许建中周强吴雪晖
关键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周期
硒与HIV感染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1年
HIV感染及 AIDS至今依然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 ,因而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从硒与细胞因子角度揭示硒与 HIV和 AIDS在发生、发展中的关系 ,证明其扮演的重要角色 ,提示了一种研究 HIV和
徐格
关键词:氧应激细胞因子HIV感染
关节镜下清理融合治疗晚期距下关节结核
目的:关节镜下清理融合术治疗晚期距下关节结核。方法:6例全踝关节结核患者,男3例,女3例;年龄18~45岁,平均32岁。病程3~12个月,平均8个月;均为单踝关节发病。其中1例伴踝部窦道形成患者曾在外院行切开引流术。术前...
龚继承唐康来徐格谭晓康谢美明陶旭陈磊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绝经后女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绝经后女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绝经后女性椎体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研究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1d以及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观察随访期间Cobb角的矫正程度和骨水泥渗漏情况以及相邻椎体的骨折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和Cobb角的矫正程度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Cobb角的矫正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随访期内,对照组相邻椎体骨折的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PVP和PKP均能显著缓解OVCF疼痛,但是PKP比PVP更有利于矫正脊柱后凸的畸形,同时降低骨水泥渗漏和相邻椎体骨折的发生率。
胡戈亮明江华马永刚王钢陈庆徐格
关键词:PVPPKP椎体骨折
斜向单枚椎间融合器结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是一类常见的腰椎疾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等,由于腰椎间盘软骨环破裂,以及腰椎后路小关节退变引椎间盘髓核突出,引起的腰椎体移位、压迫神经根,导致相应的神经功能损伤,往往给患者带...
徐格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椎体间融合内固定腰椎疾病
文献传递
高等院校附属医院骨科住院医师沟通技巧培训现状分析
2009年
目的沟通技巧在医学教育及临床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研究拟分析我国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住院医师及其带教老师如何理解沟通技巧及沟通技巧培训的现状。方法分别从三所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各随机抽取20名住院医师和2名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和面谈内容参照Lundine等人的方法,然后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三所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住院医师及带教老师均认为沟通技巧的关键是正确及恰当的使用语言,而非沟通的形式;不能有效沟通的因素包括:时间限制.需要每天适应不同性格和类型的人;住院医师几乎没有接受过沟通技巧训练,沟通技巧是通过对老师的言行观察及其与患者、同事及其他医疗工作者交流获得。结论住院医师及带教老师认为沟通技巧的重点在于沟通的内容、技巧的灵活及言简意赅。他们重视沟通技巧的发展,认为需在临床工作中通过经验总结及对榜样的模仿来提高沟通技巧。
唐康来许建中孙东徐格
关键词:住院医师骨科沟通技巧
满足脊柱、椎间隙及神经根生物学需求的腰椎间融合器
2005年
目的:腰椎融合术结合腰椎间融合器植入对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维持椎间隙高度、减轻神经根压力、维持脊柱稳定度等优势。介绍各种不同椎间融合器在生物力学、材料及外形上的特点,以及相关手术内容应符合脊柱功能的生物学要求。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NCBIEntrezPubMed1990-01/2004-05相关腰椎间融合器的文章,检索词“lumbarinterbodyfusioncage”,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语。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0-01/2004-05关于腰椎间融合器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腰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器,腰椎融合术”。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腰椎间融合器的种类、材料及外形的进展。②各种腰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及其生物学特性。③腰椎间融合器的临床应用。排除标准:重复研究、综述、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74篇相关文献。2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49篇为重复或雷同内容。资料综合:25篇文献中,8篇从历史沿革、材料、形状等角度介绍了椎间融合器逐渐适应根、椎间隙、脊柱等压力的进程;9篇详细的以相关生物力学、组织学等角度,以试验方式证实了腰椎间融合器能够恢复腰椎正的常生理状态;8篇涉及腰椎间融合器在使用中的并发症及手术注意事项。结论:腰椎间融合器从材料学、生物力学等角度的进展,使其在材质、外形设计、手术方式等方面能够较好的满足椎间隙、神经根、脊柱等的压力,维持腰椎正常生理功能的生物学要求。在手术中,合理的选择可以在发挥融合器功能的同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徐格许建中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生物力学假关节
低旋转点外踝上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总结采用低旋转点外踝上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3年10月-2011年3月,收治16例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男12例,女4例;年龄6~48岁,平均22.3岁。外伤12例,烧伤3例,冻伤1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5 cm×4 cm~11 cm×6 cm。以外踝上0~3 cm处为轴点切取外踝上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6 cm×5 cm~12 cm×8 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3 d 2例发生皮瓣坏死,经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6个月。皮瓣外形略臃肿,色泽与受区正常皮肤相似,质地良好。术后3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4~6 mm。结论低旋转点外踝上皮瓣覆盖范围广,不牺牲主要动脉,是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之一。
施洪臣章雪松李宝山徐格周强
关键词:前足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