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燕
- 作品数:30 被引量:129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寿光市蔬菜安全生产数字平台建设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徐海燕聂宜民姜东涛
- 关键词:蔬菜生产安全生产地理信息系统技术WEBGIS计算机技术
- 陕西省安塞县生态退耕后农村经济转型及路径选择被引量:1
- 2013年
- 基于1980—2007年陕西省安塞县统计数据,分析了生态退耕对农民收入、产业结构、种植结构等的影响,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阐明了安塞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探讨了生态退耕后安塞县的农村经济转型问题。结果表明:(1)生态退耕政策的实施显著增加了农民人均收入,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现阶段安塞县农村经济转型的目标在于巩固生态退耕成果,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根本任务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3)促进第二产业发展是安塞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是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重点。(4)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妥转移是安塞县农村经济转型的关键。
- 徐海燕赵文武赵明月丁喜莲王强
- 关键词:生态退耕农村经济转型灰色关联度分析
-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县域交易定价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挂钩节余指标交易符合促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探索挂钩节余指标跨县域交易是诱致性的制度创新。作为市场化交易机制的前提和关键,节余指标价格的合理确定意义重大。基于地租地价理论、土地发展权转让理论和相关政策法规,厘清了节余指标价格的形成机理,结合指标的生产和使用两个阶段,分别从成本和收益两个角度尝试选用成本法和剩余法理论构建节余指标价格测算模型。利用德州市和即墨市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测算,确定买卖双方的交易保留价,以期为节余指标定价、跨县域流转制度建立与健康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 徐海燕
-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土地发展权
- 济南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所在。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从"人口—土地"协调的视角分析演算1995—2013年济南市的城镇化水平与协调发展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城镇化整体协调发展度从1995年的严重失调衰退阶段发展到2013年的优质协调发展阶段,但是从2008开始,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失调现象。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定地区城镇化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 徐海燕丁喜莲张风艳
-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度
- 山东省建设用地扩展时空动态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4
- 2011年
- 随着我国旺盛用地需求与有限土地供给矛盾的日益尖锐,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展及其驱动力研究成为了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ARCGIS9.2提供的空间分析方法,基于扩展速度、扩展强度、分维数相关分析模型,对1990-2005年间山东省建设用地扩展的时间特征、形态特征、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揭示了建设用地的扩展规律,探讨了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山东省建设用地扩展迅速,但仍低于同期我国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其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最快,农村建设用地与其他建设用地扩展速度基本相当;建设用地扩展强度区域差异明显,但与经济发展水平亦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农村建设用地扩展程度区域差异最大,城镇建设用地最小;各地市间,滨州市扩展强度最高,东营市最低;全省建设用地稳定性指数较低,并总体形态趋于复杂化,稳定性指数呈下降趋势,其中,农村建设用地稳定性指数最高,城镇建设用地最低;期内山东省建设用地扩展的驱动因素主要为非农业人口增加、农业人口增加、第二产业增加值等。
- 吴建寨彭涛徐海燕姜广辉
- 关键词:建设用地扩展驱动力
- VebGIS支持下的蔬菜安全生产管理数字平台建设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在利用Kriging插值分析方法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分析及空间叠加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土壤专题图件数据库。对ArcIMS及其脚本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通过ArcMapServer建立服务发布高质量的土壤专题数据图件,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数据浏览、查询、统计分析、超链接等功能。同时建立了蔬菜安全生产技术支持数据库。该平台将相关图形信息、自然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信息集成,是具有信息采集处理、专业服务、辅助决策和协调指挥能力,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和实时发布更新的网络管理平台。
- 徐海燕聂宜民胡晓洁姜东涛
- 关键词:WEBGISARCIMS
- 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以陕西省安塞县为例
- 土地利用管理政策实施可以影响土地系统结构,并对“人类—环境耦合系统”产生巨大影响.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能够影响区域生态环境,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会带来一系列的负作用。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是一个时空动态复杂系统,在认识土地利用格局...
- 徐海燕
- 生态足迹模型在武城县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建设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8年
-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武城县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得出武城县人均生态足迹是1.66 hm2/人,可利用的全县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4 hm2/人,全县人均生态赤字为1.12 hm2/人,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县生态赤字最多的是草地,然后依次是化石燃料用地、耕地、建设用地、林地,这表明武城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经大大地超出了生态环境承载力。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以及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化石燃料消耗和耕地占用的急剧增加是产生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
- 丁喜莲王强徐海燕
- 关键词:生态足迹模型生态承载力环境友好型
- 坡面尺度土地利用空间配置的产沙效应——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被引量:2
- 2012年
- 为了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缓坡地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的作用机理,选取中科院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9个缓坡试验小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9—2011年不同土地利用配置方式(谷子地、柳枝稷地、撂荒地、2/3谷子-1/3柳枝稷地、2/3谷子-1/3撂荒地)的侵蚀产沙特征及其与降雨、植被覆盖度的关系以及减沙效益。结果表明:缓坡不同土地利用配置方式的次降雨产沙量大小为谷子地>2/3谷子-1/3柳枝稷地>2/3谷子-1/3撂荒地>柳枝稷地>撂荒地,与短历时高强度降雨关系密切;7月可能是泥沙量产生的敏感时期;短历时高强度暴雨往往是年产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与谷子地相比,柳枝稷地、撂荒地、2/3谷子-1/3柳枝稷地、2/3谷子-1/3撂荒地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沙效应,减沙效应大小为:撂荒地>柳枝稷地>2/3谷子-1/3撂荒地>2/3谷子-1/3柳枝稷地;植被覆盖度的提高能有效地减少产沙量。研究结果可以为缓坡土地利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靳婷赵文武赵明月徐海燕
- 关键词:产沙量黄土丘陵沟壑区
-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尺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径流的影响被引量:9
- 2008年
- 基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试验站小区实验研究,探讨了坡面尺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根据2006年10次降雨的径流数据,对全谷子(a),2/3谷子—1/3柳枝稷(ab),2/3谷子—1/3撂荒地(ac),2/3谷子—1/3苜蓿(ad)4种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径流量的月分布特征与降雨量的月分布基本一致,高降雨量导致高产流量;(2)同一坡度条件下,格局ab,ac,ad与格局a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流效应,减流效应的顺序为:ab>ac>ad;(3)随着坡度从10°增加到25°,格局a,ab,ad的径流量逐渐增大,格局ac的径流量则是呈现一个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4)由于受植被盖度、降雨以及人为干扰的复合作用,不同月份产流量的变化特征与年产流量变化规律不尽一致。
- 徐海燕赵文武刘国彬朱恆峰朱婧解纯营
- 关键词:径流坡面尺度黄土丘陵沟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