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彬 作品数:43 被引量:229 H指数:8 供职机构: 深圳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子电信 理学 机械工程 更多>>
空间红外光学系统技术综述 被引量:6 2007年 红外光学系统用于探测目标自身辐射,可昼夜工作。随着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空间分辨力以及对观测目标覆盖面积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口径大视场的空间红外光学系统在空间对地以及对其它星球遥感观测中广泛应用。介绍了大口径大视场空间红外光学系统的几种结构形式及其优缺点和发展趋势。 惠彬 裴云天 李景镇关键词:红外光学系统 空间光学 大口径 大视场 分辨力 二维扫描镜轴系非正交分析 被引量:4 2004年 二维扫描镜绕两轴摆动,实现大的扫描视场。其两维摆角由与扫描镜连接的两个编码器读出。二维扫描镜轴系的非正交性会导致扫描镜实际摆角与编码器显示角不相吻合,从而导致物方指向范围偏差。在利用经纬仪测量扫描镜摆角的测试思想基础上对二维扫描镜轴系非正交的影响进行分析,给出了一种计算扫描镜轴系非正交公差的方法。 惠彬 裴云天关键词:轴系 经纬仪 一种新的线结构光光带中心提取算法 被引量:56 2007年 在采用线结构光投影的三维测量中,快速准确地提取图像中光带中心的位置坐标是线结构光测量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把可变方向模板和灰度重心法相结合,并充分发挥两者优点的方法。首先计算出图像的域值,然后对图像进行二值化,细化,剪枝,得到线结构光图像的骨架,然后再利用可变方向模板判断骨架上每一点的法线方向,最后根据灰度重心法求出线结构光条纹的中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取光条纹中心,有利于提高三维重建的速度。 吴庆阳 苏显渝 李景镇 惠彬关键词:线结构光 线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中旋转轴的标定方法 被引量:26 2008年 为简化旋转轴心线的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参照物的现场标定方法.将一个绘制有棋盘格图案的靶标倾斜地放在旋转平台上,控制旋转平台任意旋转几个角度,并拍摄下每个位置处靶标的图片.通过处理这些图片获取靶标上特征点的空间坐标,对这些特征点作圆拟合得到一系列的圆心点,再对这些圆心点作直线拟合,建立起旋转轴的直线方程,完成旋转轴的标定.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实测物体的均方根误差为0.04 mm. 吴庆阳 李景镇 苏显渝 惠彬关键词:线结构光 亚像元动态成像技术研究 刘新平 汶德胜 相宝林 邓年茂 刘良云 乔卫东 於崇珍 王虎 李自田 惠彬 “亚像元”成像是将特殊设计的焦平面组件放置在光学系统中,提高遥感器的分辩率近一倍,其工作方式灵活,可以有效地利用星上资源,获取最优的遥感图象。“亚像元”成像将是国际上实现光学遥感器高分辩率、小型化非常有效的新方法,它的研...关键词:关键词:成像 遥感器 短焦矩大视场光学系统的畸变校正 被引量:28 2001年 本文对短焦矩大视场光学系统的畸变校正进行了讨论 ,并建立了畸变校正的数学模型 。 王虎 苗兴华 惠彬关键词:数据拟合 数学模型 设计性实验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5 2008年 利用给定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设计性实验形式,开展了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智力竞赛抢答装置的设计"等实验项目。并在教学中相应进行了一系列教学内容、教学方案和教学实施的改进,包括:加强基础训练、从易到难引导、提出明确而不局限的设计要求、提供完善的设计场所和服务、适当设计辅导及调整考核方法等。实践证明,上述改进方法是可行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得到了师生的认可。 张敏 惠彬 耿艳霞 杨蓉 龚锐关键词:设计性实验 电子技术 一种原子时间过程单次全光高分辨成像的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原子时间过程单次全光高分辨成像的方法,包括:将飞秒激光器发出的飞秒激光经过倍频器和分束器处理,得到基频光和两束倍频光;倍频光中的一束激发超快事件;倍频光的另一束作为取样光进入分幅成像系统;基频光经过色散系统... 李景镇 蔡懿 陆小微 张秀文 刘进元 吴庆阳 惠彬 牛丽红 曾选科 陈红艺文献传递 800万像素折衍混合式手机镜头设计 被引量:4 2013年 为满足市场对高像素手机镜头的需求,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设计了一款800万像素的折衍混合式手机镜头。镜头采用了正-负-正的三片式结构,光阑位于第一片透镜和第二片透镜之间,第二片透镜的前表面为二元衍射面。手机镜头的F数为2.85,全视场64,总长5.9mm,在Nyquist频率处所有视场MTF值均大于0.23,相对畸变小于1%,成像质量良好。公差计算结果表明镜头公差符合加工工艺要求。 惠彬 刘雁杰 李景镇 吴庆阳关键词:光学设计 衍射光学元件 基于FPGA的多通道数字信号下变频器设计 被引量:6 2006年 研究了无线通信接收机中,经A/D转换后到基带处理前的中频信号的下变频处理。提出了用FPGA实现多通道数字信号下变频的新设想。通过分析CIC滤波器、HB滤波器和多相滤波器的特点和性能,将它们与抽取器相结合,对A/D转换后的数据进行抽取,降低了信号采样率,减轻了后续DSP处理基带信号的压力。结合一个具体的多信道信号,通过软件仿真和在FPGA器件的实现,证明了该方案的正确性。此设计方案集CIC滤波器、HB滤波器和多相滤波器的优点于一身,使设计出的数字信号下变频器能够处理更高频率的信号。 杨宏宇 姜鲁鹏 惠彬关键词:数字下变频 多相滤波器 软件无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