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克文
- 作品数:8 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微型生态系统中鲢、鳙下行影响的实验研究——2.营养物水平被引量:22
- 1995年
- 鲢、鳙放养使微型生态系统的水柱氮、磷浓度和磷的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至实验结束时,各实验组的水柱颗粒磷、总磷和氨氮浓度都比对照组高,而正磷酸盐浓度和沉积物磷的量均低于对照组。这种变化以鳙单养系统为最大,其次是鲢、鳙混养系统,鲢单养系统的变化最小。微型生态系统中正磷酸盐浓度同浮游动、植物密度和初级生产力显著相关,氨氮浓度同所述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则多半与正磷酸盐相反。实验观测期间浮游植物密度与总磷浓度之间存在营养级联假说所预见的下行影响,实验结束时二者之间却有上行影响的趋向。根据实验观测结果认为,微型生态系统营养物(尤其是磷)水平的变动,主要是鲢、鳙的摄食改变了系统的群属结构和代谢强度的结果,同时反映了实验鱼对系统中营养物再生的影响。
- 阮景荣戎克文王少梅
- 关键词:微型生态系统磷酸盐
- 典型生境中有壳根足虫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 <正> 本研究对湖泊、河湖交错区、河流等三种典型生境中的底栖有壳根足虫进行了种类鉴定和计数。共报道了42种有壳根足虫,并对所有种类均附图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讨论,有的种类还配了扫描电镜照片。5个属—双孔虫Amphitrem...
- 宋碧玉Vladimir Balik谢平倪乐意曹明戎克文
- 关键词:多样性
- 文献传递
- 基于聚类和多重评价法的河流质量评价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采用多重评价方法与聚类分析法对研究很少的大型江河——沅江下游的水质情况开展了调查、分析和质量评价。主成分分析法评价该江段的水质均属于Ⅰ类~Ⅱ类;加权的Topsis法、综合指数评价法、模糊识别评价法和判别分析法计算也均属于Ⅰ类~Ⅱ类,且方法问重复性较高,相互补充。UPGMA聚类分析发现,沅江桃源江段的水质可分为三个亚区;从修正TSI来看,所调查样点多为中营养水体;Ross法评判发现江段下游水质有变差趋势,除下游靠近县城水体外,多数仅为轻度污染水。总之,采用多重评价法综合对比才能弥补单一方法存在的漏洞,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加权的Topsis法+判别分析的水质评估以及TSIm河流富营养化评估和Ross法评估的多重评价和聚类分析等的评价体系能综合水质指标的不同侧重点,能更真实开展水质评价工作。
- 张萌倪乐意谢平唐惠娟徐军戎克文
- 关键词:TOPSIS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微型生态系统中鲢、鳙下行影响的实验研究——1.浮游生物群落和初级生产力被引量:25
- 1995年
- 在营养物供给量较大的实验条件下,鲢、鳙放养明显地改变了微型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代谢和理化环境,以致实验后期鳙单养和鲢、鳙混养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微型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密度的增长不完全由营养级联效应所致,但初级生产力的组间差异可大致依据营养级联假说来解释。实验结果认为,以提高鱼产量为目标的鲢、鳙高密度放养,对加速营养物来源丰富的天然水域的富营养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 阮景荣戎克文王少梅
- 关键词:微型生态系统浮游生物群落初级生产力
- 武汉后湖浮游植物现存量与生产量季节变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1994年
- 根据1990年5月—1991年4月武汉后湖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现存量和生产量的周年资料分析,绿藻、硅藻、蓝藻为优势类群;现存量和生产量高低次序依次为:秋、冬、夏、春。并以浮游植物群落生态作为主要依据对后湖的营养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
- 戎克文
- 关键词:浮游植物现存量藻类湖泊
- 罗非鱼对微型生态系统营养物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8
- 1993年
- 本文总结了罗非鱼不同放养密度的微型生态系统中N、P浓度及P分布动态观测结果。在罗非鱼的影响下,微型生态系统中氨氮、颗粒磷和总磷浓度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组,而正磷酸盐浓度和沉积物磷的量显著地低于对照组。不同密度组某些指标的观测值虽有显著差异,但未见任何指标依罗非鱼放养密度而有规律地变动。微型生态系统中正磷酸盐浓度同浮游动、植物密度和初级生产力显著相关,氨氮浓度与浮游植物密度之间亦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然而,浮游植物密度与总磷浓度之间不存在营养级联假说所预见的下行影响,相反有前者决定于后者的上行影响的趋向。微型生态系统中P分布的变化可揭示罗非鱼促进系统中营养物循环,从而加速其富营养化的主要机制。
- 阮景荣刘衢霞王少梅戎克文
- 关键词:微型生态系统罗非鱼营养
- 罗非鱼对微型生态系统浮游生物群落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54
- 1993年
- 本文报道罗非鱼不同放养密度对淡水微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影响的部分研究结果。罗非鱼的捕食使微型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密度下降,引起浮游植物密度、初级生产力和P/R系数的增长,同时使水柱透明度降低而pH值增高,以致于实验后期微型生态系统具有典型的富营养化水体的特征。就罗非鱼放养密度不同的微型生态系统而言,虽然其浮游生物密度和P/R系数存在显著的组(或部分组)间差异,但不同密度组的初级生产力水平和最终的理化状况相差不大,并且罗非鱼的收获量甚为接近。因此,实验条件下微型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和代谢的变化,按照营养级联假说不能很好地予以解释,表明微型生态系统是由捕食(下行影响)和理化因素(上行影响)共同调节或控制的。根据微型生态系统的实验结果推断,放养较大密度的罗非鱼,将会加速营养物负荷较高的天然水域富营养化的进程。
- 阮景荣戎克文王少梅刘衢霞
- 关键词:微型生态系统罗非鱼浮游生物群落
- 青海省异极藻属和桥弯藻属 (硅藻门 )的新变种(英文)被引量:3
- 2003年
- 本文对来自青海省异极藻属和桥弯藻属 (硅藻门 )的三个新变种进行描述 ,它们是 :橄榄异极藻短纹变种(Gomphonemaolivaceum (Lyngbye)Kuetzingvar.brevistriatumLiY .L .etShi,var.nov .) ;十字异极藻矩形变种 (Gom phonemastaurophorum (Pant.)Cleve EulervaroblongumLiY .L .etShi,var.nov)和亚贝桥弯藻具点变种 (CymbellayabeSkvortzowvar.punctataLiY .L .etShi,var.nov) .
- 李艳玲施之新谢平戎克文
- 关键词:新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