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年华

作品数:76 被引量:427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西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师范大学青年成长基金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7篇生物学
  • 21篇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鄱阳湖
  • 16篇鸟类
  • 9篇越冬
  • 7篇生态
  • 7篇鸟类多样性
  • 6篇自然保护
  • 6篇自然保护区
  • 6篇白鹤
  • 6篇保护区
  • 5篇渔业
  • 5篇区系
  • 5篇繁殖
  • 4篇养殖
  • 4篇生境
  • 4篇生态保护
  • 4篇鄱阳湖流域
  • 4篇湖流
  • 4篇灰鹤
  • 3篇多样性
  • 3篇行为节律

机构

  • 75篇江西省科学院
  • 34篇江西师范大学
  • 6篇南昌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亚...
  • 3篇江西省委党校
  • 2篇赣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南昌工学院
  • 1篇江西省气候中...
  • 1篇江西环境工程...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遂川县林业局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75篇戴年华
  • 33篇邵明勤
  • 21篇卢萍
  • 10篇蒋剑虹
  • 8篇任本根
  • 8篇曾宾宾
  • 7篇刘玮
  • 6篇尤鑫
  • 5篇张美文
  • 4篇曾凡伟
  • 4篇张国华
  • 4篇罗晓燕
  • 4篇张杰
  • 4篇姚忠
  • 3篇蔡汝林
  • 3篇廖迎春
  • 3篇章茹
  • 2篇刘卓荣
  • 2篇章旭日
  • 2篇赖宏清

传媒

  • 12篇江西科学
  • 11篇生态学报
  • 7篇生态学杂志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江西饲料
  • 4篇四川动物
  • 3篇江西水产科技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生态科学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植物保护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淡水渔业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生物学教学
  • 1篇Zoolog...
  • 1篇水产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0
  • 3篇1997
  • 2篇1996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西鄱阳湖流域中华秋沙鸭越冬期间的集群特征被引量:20
2012年
2010年11月—2011年3月,采用样线法对江西鄱阳湖流域8个河段的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的集群特征进行了研究。中华秋沙鸭的集群类型包括雄性群、雌性群、混合群、雌性孤鸭和雄性孤鸭5种类型。越冬期间共记录到89群次,432只次中华秋沙鸭。其中,混合群是最多的一种集群方式,孤鸭也是越冬期间出现频次较高的一种特殊的集群方式。集群类型存在时间变化(P<0.01)。混合群中,大多数群体中雌性个体数多于雄性个体或者是一雌一雄。89群次中,孤鸭和2—8只群占总群数的87.64%,提示中华秋沙鸭主要以集小群分散活动。中华秋沙鸭越冬期间的群体大小是(4.85±4.97)只/群。不同集群类型的群体大小差异较大。集群大小可能与采砂、捕鱼、食物的丰富度等环境因子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中华秋沙鸭越冬期间的性比是1∶0.74(n=432)。中华秋沙鸭群体大小与性比有一定的关系。
邵明勤曾宾宾尚小龙陈立欣游茶英戴年华
关键词:鄱阳湖流域越冬期间
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水鸟监测被引量:16
2020年
2013—2018年,每年12月20日—翌年1月10日采用样区直数法对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样区的水鸟多样性进行1次监测。结果表明:共记录水鸟7目12科45种129633只,每年总数量在11604~33053只;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头鹤(Grus monacha)和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国家II级保护鸟类5种。本次共记录优势种9种,以雁鸭类和鹬科鸟类为主;2013—2014年和2017—2018年优势种种类较多,2015—2016年每年优势种只有2种;大部分水鸟类群的数量变化趋势类似,提示合适的水位可为多种水鸟生态类群提供适宜的湿地复合体;??类数量高峰期正好是大部分水鸟数量较低或低谷期,提示水位对水鸟多样性的维持极其重要;不同样区的水鸟相似性指数为0.51~0.91;该保护区物种数和个体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与绿翅鸭(Anas crecca)、红头潜鸭(Aythya ferina)、反嘴鹬(Recurvirostra avosetta)等在2016—2018年数量和遇见率较高有关;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在2015—2016年明显下降,这与鸿雁(Anser cygnoid)或反嘴鹬占绝对优势有关;该地区鸟类资源丰富,东方白鹳和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种群数量大而稳定,鹤类几乎每年都有记录;南矶湿地保护区在鄱阳湖水鸟多样性维持和濒危水鸟特别是东方白鹳的保护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监测持续年限较长,初步掌握了湖区优势鸟类及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种群动态规律,为该保护区的水鸟保护和栖息地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植毅进伊剑锋刘威龚浩林邵明勤戴年华李权江杨福成
关键词:鄱阳湖越冬水鸟
全栖息地毒鼠法与复方灭鼠剂在恒湖垦殖场的应用
2002年
目的 :应用全栖息地毒鼠法和复方灭鼠剂 ,使国营恒湖垦殖场的鼠密度降至不足为害水平。方法 :全栖息地毒鼠法。结果 :经过春季的大面积灭鼠 ,总体鼠密度由 3 2 .0 4%降为 0 .3 5 % ,灭效达 98.91%。结论 :此次灭鼠活动 ,使群众对慢性和急性灭鼠剂有了正确的认识 ,了解了慢性灭鼠剂的优点。
李浩元陈志宏张美文戴年华谢南昌张庆刘玮邹佳圻
江西省鸟类新纪录--黑伯劳被引量:9
2009年
钟平华刘双华邵明勤戴年华
鄱阳湖越冬灰鹤和白枕鹤的数量与集群特征被引量:12
2014年
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对鄱阳湖越冬灰鹤(Grus grus)和白枕鹤(Grus vipio)种群数量和分布、集群特征以及灰鹤的年龄组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灰鹤和白枕鹤数量单次记录到的最大值分别为599和600只.4个保护区34个湖泊(或农田)有18个湖泊(或农田)记录到灰鹤种群.灰鹤种群数量在1月初至3月初达到高峰,62.87%的灰鹤集中在鄱阳县白沙洲自然保护区.在12个湖泊(或农田)记录到白枕鹤分布,种群数量在2月底至3月初达到高峰,95.77%的白枕鹤集中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以往鄱阳湖越冬鹤类种群分布相比,灰鹤主要集中的区域发生变化,而白枕鹤未发生变化.灰鹤和白枕鹤平均集群大小分别为(8.50±19.84)和(7.52±21.47)只,各时期差异均不显著(P>0.05).灰鹤集群以家庭群为主(占70.07%),聚集群次之(占23.36%);家庭群中2成1幼比例最大(占46.88%),聚集群中以5~9只的集群比例最大(占71.88%).灰鹤家庭群平均大小为(2.76±0.69)只,聚集群平均大小为(13.84±20.82)只,2种集群类型在各时期之间大小差异均不显著(P>0.05).灰鹤集群中幼体占20.21%.针对鄱阳湖2种鹤类分别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邵明勤蒋剑虹戴年华廖舟怡
关键词:灰鹤白枕鹤鄱阳湖集群特征年龄结构
江西共青城市鄱阳湖区域非繁殖期鸟类多样性初步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2013年1—2月,采用样线和样点法相结合,对共青城市鄱阳湖区域3个点的鸟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鸟类11目34科87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3种,即白头鹤(Grus monacha)、白鹤(Grus leucogeranus)和东方白鹳(Ciconia minutus),国家II级保护鸟类5种.居留型方面,冬候鸟和留鸟居多,分别占物种数的45.98%和43.68%.鸟类区系方面,古北界种类最多,为47种占54.02%,其次是东洋界占32.18%.鸟类多样性指数为4.67,表明共青城鸟类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是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西侧生态保护的重要补充区域.
戴年华邵明勤蒋剑虹郭宏
关键词:区系鸟类多样性
鄱阳湖稻田生境中越冬灰鹤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20年
2018年10月—2019年3月,采用焦点动物法研究了鄱阳湖区稻田生境中灰鹤(Grus grus)越冬期的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越冬期灰鹤的主要行为是觅食(77.45%)、警戒(11.17%)和修整(7.82%);行为模式以取食-警戒-取食或取食-修整-取食为主;幼鹤取食行为的时间分配和持续时间均极显著高于成鹤(P<0.01),推测幼鹤取食效率低,单次取食持续时间和总时间较长;成鹤警戒行为(P<0.01)极显著高于幼鹤,成、幼鹤警戒行为的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取食间隔的警戒频次和时间分配均显著高于幼鹤(P<0.05),说明成鹤是通过增加警戒次数来确保幼鹤的安全;取食行为的持续时间和时间分配在整个越冬期均显著升高,取食间隔期间的行走行为也逐渐上升,这与食物资源的可获得性有关;建议适当降低家鸭放牧等人类活动,减少灰鹤越冬期的取食难度;灰鹤不同家庭群的行走行为和取食间隔的行走行为均有显著性差异,推测与各家庭群占有的食物资源质量相关;行为节律上,灰鹤各时段取食行为占总行为的比例均较高,在10:00—10:59、12:00—12:59和16:00—16:59出现取食小高峰;警戒行为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修整行为高峰出现在取食行为高峰之后,这是因为灰鹤保持取食行为积累疲劳后进行修整;成鹤的取食行为节律性较幼鹤明显,幼鹤的取食行为曲线随机性强,这与幼鹤取食经验不足有关;幼鹤警戒行为的高峰出现在成鹤警戒的低谷,推测与保持整个家庭群较高的总体警戒水平有关。
龚浩林邵明勤卢萍朱光琛戴年华曾健辉
关键词:鄱阳湖灰鹤稻田
鄱阳湖湖滩草洲生态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被引量:1
2012年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开展对鄱阳湖湖滩草洲生态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对策研究。通过对鄱阳湖湖草的生物物候、种类、分布、保护和利用问题的调查,结合现状进行成因分析,提出鄱阳湖湖滩草洲生态系统保护与湖草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策,为鄱阳湖的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尤鑫戴年华张杰姚忠
关键词:鄱阳湖
江西宜春地区鸟类区系初步研究被引量:21
1995年
1993─1994年在江西省宜春地区进行鸟类调查,本区鸟类计242种及亚种,隶属19目47科,18种鸟类为江西省新纪录。留鸟115种及亚种(47.52%),夏候鸟47种及亚种(19.42%),冬候鸟60种及亚种(24.79%),旅鸟20种及亚种(8.26%)。其中森林灌丛鸟类136种及亚种(56.20%),平原田野鸟类69种及亚种(28.51%),沼泽水域鸟类37种及亚种(15.28%)。从地理型分析,东洋界鸟类121种及亚种(50.00%),古北界鸟类91种及亚种(37.60%),广布种30种及亚种(12.40%)。鸟类组成明显具东洋界、古北界混杂和过渡的特征。
戴年华刘玮蔡汝林岳惠群
关键词:鸟类白颈长尾雉
鄱阳湖区涉禽分布特点及扩散能力的初步分析
2017年
2011-2016年越冬期间,采用样点法和样线法相结合,对鄱阳湖区5个区域的52个样点进行了调查,共记录涉禽29种,隶属于2目5科。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涉禽的觅食生境、食性以及取食方式多样,从而实现生态位分化;在扩散能力上,一些数量等级低和濒危程度高的涉禽往往具有较高的扩散能力,也有例外,鸟类濒危程度与扩散能力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曾凡伟卢萍邵明勤戴年华潘扬
关键词:涉禽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