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远高
- 作品数:71 被引量:27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近)零能耗建筑在夏热冬冷地区发展的思考
- 来,随着建筑节能的发展,(近)零能耗建筑也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研究兴趣.本文主要从建筑系统边界、平衡的衡量指标、平衡周期、是否与能源基础设施相连接、平衡类型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近)零能耗建筑不等于建筑节能技术和可...
- 雷婷文远高洪学新
- 关键词:零能耗建筑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夏热冬冷地区
- 四种空调负荷预测方法分析比较被引量:11
- 2011年
- 在中央空调优化节能运行之前,准确预测空调负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的中央空调工程选择不同的空调负荷预测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节能效果。介绍回归分析法、灰色预测法、指数平滑法、神经网络法等四种典型性预测方法,并对四种方法做一个大致的比较分析,得出各种方法的优点与缺陷。
- 赵波峰文远高杨恒侯志坚
- 关键词:负荷预测灰色预测神经网络
- 商场室内空气质量测试与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大型商场是中央空调应用的重要场合。空调运行的实际效果如何,最终会由室内环境参数表现出来。为此对武汉市区几个商场进行了现场测试。测量的参数有CO2及甲醛(HCHO)浓度等。测试结果表明:商场楼层不同,CO2及甲醛(HCHO)浓度不一样。由于商场面积大,每个楼层商品不同,即使同一楼层,不同柜台(商品区)的CO2及甲醛(HCHO)浓度也有差异,这些问题在进行空调设计时应加以考虑。
- 文远高张丛丽陈俭
- 关键词:室内空气品质空调
- 热泵空调技术在武汉地区的应用状况及发展前景被引量:5
- 2003年
- 在分析武汉地区建筑采暖空调冷热源的基础上 ,结合武汉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水资源状况 ,阐述了热泵空调技术在武汉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武汉地区的气象条件以及水资源条件非常适合于应用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由于具有高效节能、对环境影响小、运行稳定等特点 。
- 文远高连之伟刘冬华
- 关键词:热泵地表水地下水
- 水源热泵系统运行能耗分析
- 对武汉市两个建筑功能不同的建筑中运行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用地下水源热泵的住宅建筑中,热泵机组的用电量最大,占整个机房用是量的68.29%,其次为空调水循环泵、潜水泵和循环泵。在夏...
- 文远高赵峰
- 关键词:热泵空调能耗地下水
- 文献传递
- 商业建筑室内VOCs污染及其控制策略被引量:6
- 2004年
- 分析了商业建筑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的来源 ,阐明了防治VOCs的方法并提出了控制VOCs对策。
- 文远高连之伟
-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控制
- 基于DPM模型的建筑小区内颗粒物扩散研究被引量:11
- 2019年
- 近年来,颗粒物污染是影响居民居住环境的关键因素,为了控制颗粒污染物扩散、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必要研究不同风向和不同污染源位置下颗粒物的扩散规律。根据几何参数建立了建筑小区的三维模型,采用FLUENT软件,选用RNG k-ε两方程模型和离散相模型(Discrete Phase Model,DPM)对建筑小区内的气流运动、颗粒物扩散及浓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给出不同风向、不同污染源位置下人呼吸高度和窗高处的空气流场和颗粒物浓度场。研究显示,结合当地主导风向,合理安排建筑小区布局及车道的走向可以有效减轻建筑小区受污染的程度,从而提高建筑小区风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 郭琼琼文远高夏雨琳明廷臻
- 关键词:颗粒物建筑小区污染源
- 武汉地区地下水资源及其可利用的潜能
- 本文以水文资料为基础,结合武汉地理气候特点,确定了武汉地区地下水资源在夏季和冬季可资利用的潜能。
- 文远高肖尚德熊启华
-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能量利用
- 文献传递
- (近)零能耗建筑在夏热冬冷地区发展的思考被引量:12
- 2016年
- 21世纪以来,建筑节能及其技术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近)零能耗建筑的提出也给学者们带来更高的挑战。主要从建筑系统边界、平衡的衡量指标、平衡周期、是否与能源基础设施相连接、平衡类型等几方面对其做出探讨和分析。(近)零能耗建筑意味什么?它绝对不代表着建筑节能技术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简单堆砌。它应该是量体裁衣,根据不同气候环境特点、建筑负荷需求,采用因地制宜的节能技术,体现建筑节能的最大价值。给出了一些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建筑发展和实现的思考。
- 雷婷文远高洪学新
- 关键词: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
- S型城市隧道污染物传播特性数值模拟被引量:2
- 2021年
- 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新型城市隧道采取上方局部开口形式,以缓解其内部环境污染以及出口污染物集中排放的问题,同时隧道内部设置射流风机也是改善隧道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以武汉水果湖隧道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顶部开口和隧道内部设置射流风机的S型城市隧道三维立体模型,并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模拟分析了5种不同工况下顶部开口和射流风机对S型隧道系统流场以及污染物传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开启射流风机工况下,S型隧道内污染物CO浓度的降低幅度约为10%;而单开启顶部开口对缓解S型隧道内空气污染无积极作用;当南北双顶部开口与射流风机同时开启时,S型隧道内污染物CO浓度的降低幅度约为35%。
- 李嘉齐明廷臻吴永佳文远高
- 关键词:射流风机空气污染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