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红斑
  • 4篇湿疣
  • 4篇皮肤
  • 4篇综合征
  • 4篇尖锐湿疣
  • 3篇皮肌
  • 3篇皮肌炎
  • 3篇细胞
  • 3篇免疫
  • 3篇狼疮
  • 3篇肌炎
  • 3篇尖锐湿疣患者
  • 3篇红斑狼疮
  • 3篇发病
  • 2篇亚群
  • 2篇皮肤结核
  • 2篇重叠综合征
  • 2篇系统性红斑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细胞免疫

机构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朝阳医院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作者

  • 17篇曹嘉力
  • 11篇何焱玲
  • 6篇刘方
  • 3篇张秀英
  • 3篇姜宝强
  • 3篇何焱玲
  • 2篇刘方
  • 1篇何焱玲

传媒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实用皮肤病学...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病案
  • 1篇家庭医药(就...
  • 1篇2006年北...
  • 1篇2010年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09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尖锐湿疣患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外生殖器及肛周部位的增生性疾病,其发病率高,发病与否取决于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的状态。而细胞免疫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免疫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尤其是Th1、Th2细胞因子实现。人体感染尖锐湿疣...
曹嘉力何焱玲
文献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1例
2008年
报道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男,22岁,因"渐进性呼吸困难2年半,左下肢肿胀半年,加重4天"收住我院。入院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88×109/L,淋巴细胞0.41×109/L(10.6%),红细胞3.85×1012/L,血红蛋白103g/L,血小板69×109/L;自身免疫:抗核抗体1:3200(+),抗ds-DNA抗体1:20(+),抗SSA抗体阳性,抗磷脂抗体IgG(+),下肢血管超声:左侧静脉至左腓静脉上段血栓形成。
曹嘉力刘方姜宝强何焱玲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
硬红斑样皮肤结核合并骨结核一例
报道--例皮肤结核合并骨结核。患者,女,29岁,因“反复发低热伴发四肢结节二年”收住我院皮肤科, 入院查体:四肢散布红结节,压痛,右腕部及右前臂结节表面破溃,结痂,疤痕形成。皮肤活检示:真皮内结核样结节。右腕X线片示:第...
刘方曹嘉力张秀英差宝强何焱玲
文献传递
皮肌炎伴高滴度抗核抗体1例被引量:1
2007年
报告皮肌炎伴高滴度抗核抗体1例。患者女,39岁,全身乏力伴颜面部红斑1月余。生化检查示肌酶明显升高,肌电图检查示肌源性损害。自身免疫示抗核抗体1:3200(+)。
曹嘉力何焱玲刘方姜宝强
关键词:皮肌炎抗核抗体
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59
2012年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初发、复发患者之间,以及不同病程患者之间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56例尖锐湿疣患者,经冷冻治疗后至疣体消失后随访3个月,未复发者计入A组(20例),再次复发者计入B组(36例),应用三色荧光抗体染色法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比较A,B两组CD4+,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的差异,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根据病程长短,病程<3个月者计入C组(37例),病程≥3个月者计入D组(19例),比较C,D两组CD4+,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的差异,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初发及复发患者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A组CD4+,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分别为(34.61±4.98)%,(29.46±4.56)%和(1.20±0.22),B组分别为(30.33±4.84)%,(33.10±5.90)%和(0.94±0.21),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9.58±4.31)%,(25.44±3.54)%和(1.57±0.17),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B两组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CD8+T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变化更为明显,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病程患者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C组CD4+,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分别为(33.03±4.51)%,(30.60±5.36)%和(1.11±0.23),D组分别为(29.57±5.98)%,(34.12±5.73)%和(0.89±0.22),C,D两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CD8+T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D组变化更为明显,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尖锐湿疣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且随着病程延长、病情反复,全身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更为明显,导致CA迁延不愈。
曹嘉力何焱玲张秀英
关键词:尖锐湿疣人类乳头瘤病毒T细胞亚群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26例)采用ALA-PDT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液氮冷冻治疗,并于末次治疗后12周进行疗效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复发状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6.9%和48.3%,复发率分别为23.1%和51.7%,试验组和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疗效高,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曹嘉力何焱玲
关键词:尖锐湿疣冷冻治疗
艾滋病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艾滋病自1981年被认识以来,全球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增长迅猛,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果严重,受到人们的深切关注。本文从艾滋病的流行病学、预防、治疗等方面对艾滋病的研究和治疗做一综述。
曹嘉力何焱玲张秀英
关键词: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流行病学抗病毒药物
何以解“疣”?光动力显身手
2024年
疣病是实际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部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将受到影响。何以解“疣”?光动力疗法是很好的选择。
曹嘉力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
播散型环状肉芽肿1例
2009年
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因双前臂皮疹2年余,于2008年6月18日至我科就诊。患者2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背淡红色或肤色丘疹,散在分布,粟粒大小,无明显痛痒等自觉症状,未予特殊处理。随后皮损呈环状逐渐扩大,相互融合,并扩展至枕部、颈项、肩胛部及双前臂伸侧。曾于当地医院就诊,按“皮炎”予“雷公藤多甙”口服、“曲安奈德软膏”及“0.1%维A酸软膏”外用,疗效欠佳。否认既往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史。
曹嘉力何焱玲
关键词:播散型环状肉芽肿维A酸软膏雷公藤多甙自觉症状曲安奈德疗效欠佳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发病及预后的相关进展
2024年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又称为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重症药疹。临床表现以皮损、发热、淋巴结增大、血液学异常及多脏器受损为主,同时可伴有人疱疹病毒6(HHV-6)的重新激活。目前认为DIHS的发病机制是疱疹病毒和机体免疫反应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与个体基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趋化因子在发病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兹对DIHS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预后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曹嘉力邢昕竹范洁何焱玲
关键词: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基因趋化因子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