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国
- 作品数:146 被引量:490H指数:13
-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超声波治疗小儿脑瘫等脑发育障碍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超声波治疗对小儿脑瘫、语言迟滞、智力低下等发育障碍疾病,定的疗效。方法采用东健集团北京天行健医疗保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SUT-500型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治疗小儿脑瘫56例、智力低下43例、语言迟滞25例,并在治疗前后进行发育测评,部分脑瘫儿童测量脑血流参数。结果脑瘫患者显效13例,有效24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6.1%。智力低下显效12例,有效2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7%。语言迟滞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2.0%。所有患者合计总有效率为71.0%;显效率25.8%。结论超声波治疗小儿脑瘫、语言迟滞、智力低下等发育障碍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曹建国苏希席淼李蔷
- 关键词:超声波脑性瘫痪智力低下
- 体外冲击波疗法在肌肉痉挛治疗中的应用
- 肌肉痉挛状态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肌肉张力过高。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在治疗肌腱及骨骼系统疾病方面的疗效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ESⅣT可以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的肌肉痉挛。ESWT治疗...
- 刘青杨雪曹建国
- 关键词:肌肉痉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
- 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运动功能评估及临床研究进展
- 2022年
-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SMA分型较多,运动功能涉及广泛。目前,针对SMA运动功能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肌肉力量、步行能力、活动能力等,但尚未达成共识。本文旨在综述目前SMA患者常用的运动功能相关评估工具及其应用进展。
- 周春明陈土容陈艺曹建国
- 关键词:脊髓性肌萎缩症
- 脑瘫患儿常见足部畸形分析
- 贠国俊曹建国刘青杨雪王玉娟戴梦颖
- 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石膏固定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A型肉毒毒素(BoNT-A)注射作为一种标准治疗方案在国际上被广泛用于痉挛的管理, 联合石膏固定可强化BoNT-A注射治疗效果, 增加被动关节活动度, 缓解肌张力, 改善痉挛状态, 提高运动功能。BoNT-A注射联合石膏固定现已广泛应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康复治疗。然而, BoNT-A注射联合石膏固定尚无规范化实施策略。因此, 本文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的框架, 综述了痉挛性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中, BoNT-A注射联合石膏固定的类型和固定策略的应用研究进展, 旨在为优化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痉挛的管理, 并改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和借鉴。
- 周春明黄美欢陈怡静贠国俊曹建国
-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石膏固定痉挛康复治疗
- 体外冲击波用于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蹲伏步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蹲伏步态的疗效分析。方法:30例痉挛性双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加用冲击波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对2组患儿的膝、踝关节的最大角度和关节活动度、肌张力、步长、步速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和踝关节屈曲最大角度和最小角度都明显改善(P<0.05);腘绳肌群和小腿三头肌群的肌张力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患儿GMFM评分、步速、步长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效果更明显。结论:体外冲击波可以降低脑瘫患儿腘绳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能够改善患儿的蹲伏步态。
- 贠国俊吴寿桐曹建国刘青杨雪黄美欢
- 关键词:脑性瘫痪体外冲击波
-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进展
- 随着NICU的发展,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比例也在增高,其中有10%左右发生脑性瘫痪,25—30%表现为轻度神经发育障碍,表现在运动、认知、行为和学习障碍。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VL...
- 贠国俊曹建国
- 关键词:早产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病因机制
- 文献传递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偏瘫型脑瘫儿童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弥散成像技术,是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基础上发展起来新的功能成像技术,可在三维空间内定量分析组织内水分子的弥散运动,利用组织内水分子弥散呈各向异性的特征进行成像。DTI是目前惟一无创性活体研究脑白质纤维束形态结构的方法,
- 贠国俊曹建国刘青杨雪
- 关键词:偏瘫型脑瘫大脑白质弥散张量成像脑瘫患儿皮质脊髓束磁共振
- 磁共振弥散张量对35例偏瘫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评价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偏瘫型脑瘫儿童的应用。方法 35例偏瘫型脑瘫患儿为研究组,10例正常儿为对照组,均进行头颅MRI的扫描和DTI的检查,测量研究组与对照组感兴趣区域部位的FA值。结果同年龄对照组左侧和右侧F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研究组与对照组感兴趣区FA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年龄段患侧与健侧FA值比较,患侧的FA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研究组左侧偏瘫和右侧偏瘫不同部位FA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患侧FA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脑瘫患儿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比较不同级别FA值,上肢功能分级越严重,患侧FA值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可以作为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早期诊断依据,并能对一些普通影像检查无异常而临床症状明显的患儿作出明确诊断。
- 贠国俊曹建国曾洪武刘青杨雪王玉娟
- 关键词:脑性瘫痪康复
- 心率变异性分析有助于对儿童不明原因心悸的诊断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心率变异性作为评价患儿心率变异程度的量化指标,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不明原因心悸患儿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为心悸患儿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34例不明原因心悸患儿,27例正常儿童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动态心电图的STT变化及心率的昼夜节律变化,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两两比较。结果心悸患儿时域指标相邻正常RR间期均数的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ms的个数占总心博数的百分比(PNN50)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15例患儿STT改变的特点符合β受体功能亢进症的诊断标准。结论不明原因心悸患儿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均有下降,结合STT改变的特点,心率变异性分析可为临床诊断β受体功能亢进症和心脏神经官能症提供参考。
- 郭芳曹建国李长钢赵维玲
- 关键词:心悸心率变异性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