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云记 作品数:15 被引量:103 H指数:9 供职机构: 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经结节间沟入路应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 :观察经结节间沟入路应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Neer 2、3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1月采用经结节间沟入路应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Neer 2、3部分骨折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23~67岁,平均46岁;左侧5例,右侧10例;Neer 2部分骨折7例,Neer 3部分骨折8例。术前和术后随访均拍摄X线片及CT以评估骨折的位置和骨折愈合的情况。临床评价包括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手术并发症的分析。15例均应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钢板治疗,术后均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15例均获随访,时间14~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4~26周,平均19.1周。术后均无肱骨头坏死、腋神经损伤、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72~94分,平均81分,优2例,良13例。结论:采用经结节间沟入路应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快。 沈诚纯 连霄 孙洪军 曾云记关键词:肱骨骨折 外科手术 不同进针点骶髂螺钉对骨盆外旋不稳定的生物力学影响 随着高能量损伤的迅速增加,骨盆骨折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由于近年来复苏技术、介入治疗等广泛开展,骨盆骨折的死亡率已下降至5-20﹪,大多数骨盆骨折患者得以生存,从而进入骨盆骨折的治疗阶段.在骨盆骨折治疗概念不断更新中,骨盆诸... 曾云记关键词:骶髂关节 骶髂螺钉 生物力学 骨盆骨折 进针点 文献传递 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早期处理分析 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发生原因和早期治疗方法。方法:33例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迟发性感染的患者,男21例,女12例,年龄14—55岁,平均33.5岁,分别行抗炎,窦道搔刮或切开清理,置管冲洗引流等保留内固定物治疗,保留内固定物治疗无效者(9例)行内固定物取出术。术后静脉应用头孢类抗生素14—21d。结果:33例中,24例保留内固定物成功;4例取出内固定物后骨折愈合;5例假关节形成,内固定物取出后,Ⅱ期行内固定植骨术。33例患者随访8—12个月均无复发征象。结论: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一旦确诊,及时治疗,可有效保留内固定物功能,成功杜绝骨折不愈合。 曾云记 董健 周明客 林天旭关键词:骨折 手术后并发症 经肘前方入路在MasonⅡ型及Ⅲ型桡骨头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经肘前方入路治疗MasonⅡ型及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1年10月肘前方入路治疗桡骨头骨折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4例;年龄23~58岁;左侧5例,右侧10例,双侧1例。MasonⅡ型13例,MasonⅢ型3例。术前和术后随访均拍摄X线片以评估骨折的位置和骨折愈合情况。临床评价包括手术并发症,运动范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有14例使用加压螺钉内固定,1例使用微型钢板固定,1例行桡骨头置换。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11~2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异位骨化、神经损伤、肘关节瘢痕挛缩、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影像学愈合时间为12~16周,平均为13.3周。在最后一次随访中,肘关节平均屈曲123.0°(110°~135°),平均伸直5°(0°~10°),前臂旋转活动度平均旋前84.5°(80°~90°),平均旋后85.0°(80°~90°)。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6~96分,其中优13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肘关节前方入路软组织剥离少,桡骨头显露范围大,能直视下复位及固定重建,内固定方向选择更优化,疗效满意。 连霄 陈庆铖 潘旭伟 毛新江 邱健 曾云记关键词:桡骨头骨折 肘关节 经后外侧入路采用ma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Letenneur Ⅲ型外侧Hoffa骨折 连霄 曾云记罗哌卡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用于脊柱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切口周围局部浸润在脊柱手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83例行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n=43)手术结束缝合切口后以0.75%盐酸罗哌卡因10 m L混合复方倍他米松1 m L,0.9%Na Cl 1∶1稀释至20 m L,于切口周围肌层和皮下深部局部浸润;对照组(n=40)手术结束后以0.9%Na Cl 20m L于切口周围肌层和皮下深部局部浸润。观察2组患者的疼痛指数、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量以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及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甲级愈合36例(83.7%),乙级愈合6例(14.0%),丙级愈合1例(2.3%);对照组甲级愈合33例(82.5%),乙级愈合5例(12.5%),丙级愈合2例(5.0%),2组患者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浸润注射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伤口疼痛,且不增加切口感染风险。 李坚 曾云记 谢金兔 赵志刚关键词:脊柱手术 罗哌卡因 复方倍他米松 镇痛 腓肠神经滋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背皮肤缺损的应用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滋养皮瓣治疗足背皮肤缺损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足背皮肤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腓肠神经滋养血管皮瓣治疗。统计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采用美国矫行足踝协会评分系统评价两组足部功能,统计术后并发症及皮瓣存活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皮瓣存活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9%,P<0.05;观察组伤口Ⅰ期愈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6%,P<0.05;观察组足部功能优良率94.7%,明显高于对照组71.1%,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腓肠神经滋养皮瓣治疗足背皮肤缺损疗效显著且安全,有利于促进患者足部功能改善。 周明客 林天旭 曾云记 谢作完 朱瑾关键词:足背皮肤缺损 转化生长因子β1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兔桡骨骨折延迟愈合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TGF-β1局部注射联合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预制新西兰大耳白兔骨延迟愈合模型,将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10只。每组分别在骨缺损模型建立后5天和10天于骨延迟愈合区注入自体血液2ml加生理盐水1ml;自体红骨髓2ml加生理盐水1ml;自体血液2ml加TGF-β11ml(100μg);自体红骨髓2ml加TGF-β11ml治疗。术后4周行组织学观察和骨痂内骨系细胞立体定量分析;术后8周行骨几何参数和骨密度(骨痂处)测定,骨生物力学测试和单位质量骨痂中钙含量测定。结果 D组成骨细胞的平均体积密度、骨痂厚度改变、钙含量、骨折愈合处的最大抗弯强度、极限应力、极限刚度和极限负荷时的能量吸收,均非常显著性高于A组(P<0.01),显著性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TGF-β1局部注射联合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一种有效方法。 颜贻站 朱坚 曾云记 谢作完 黄有翰 周明客 庄载世 林天旭 陈圣敏 林德谦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髓移植 骨折愈合 经皮穿刺椎体后突成形术对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疼痛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后突成形术(PKP)是否可以缓解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腰背部疼痛。方法选择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为PKP组22例和保守组46例。PKP组入院后给予PKP治疗,保守组入院后严格卧床,两组患者均给予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4、12、24和48 w疼痛评分。结果两组共66例患者完成48 w的随访,患者总疼痛缓解程度在第4周后PKP组明显好于保守组(P<0.05);夜间休息疼痛缓解程度在第12周后PKP组明显好于保守组(P<0.05)。结论 PKP可显著缓解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总疼痛和夜间休息痛。 李坚 曾云记 谢金兔 庄汝杰关键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疼痛评分 肩胛骨外侧直切口结合微型锁定钢板治疗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 被引量:5 2016年 肩胛骨由三个骨性凸起(肩胛冈、肩峰及喙突)及两个关节(肩锁关节及盂肱关节)构成,是一前面稍凹不规则的三角形扁骨,具有边缘厚、中间薄的特点。肩胛骨深埋于肌肉内,前方为肩胛下肌,后方有冈上肌和冈下肌覆盖,能有效缓解外界的冲击力。肩胛骨骨折发生率较低,占所有骨折的0.4%~1%,多由直接暴力所致,并多发于肩胛骨颈部和体部。由于骨折多发于青壮年,此类患者对术后的肩关节功能的要求也较高,而非手术治疗及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常并发肩关节功能障碍。2008年11月-2014年6月,我院采用肩胛骨外侧直切口结合微型锁定钢板治疗肩胛骨颈部、体部骨折患者5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连霄 曾云记关键词:骨折发生率 肩胛骨 锁定钢板 直切口 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