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利霞 作品数:54 被引量:70 H指数:5 供职机构: 咸阳师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机械工程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湘西手工艺品现状及其外宣和推广策略 ——以手工雕刻品为例 2019年 为贯彻落实《“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在保护湘西手工艺品的同时,挖掘湘西地方手工艺品经济潜力。本文从湘西手工雕刻品的发展现状为出发点,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其外宣和推广策略,扩大湘西手工雕刻品影响力,为增加地方和个体经济收入,改善地方生产生活水平提供智力支持。 舒雅倩 曾利霞关键词:外宣 三分量开边界Bariev模型的基本对易关系式及多粒子态波函数 被引量:2 2007年 运用三分量开边界Bariev模型的monodromy矩阵,T,T-1,U-,作用到真空态上的值、Yang-Baxter关系及反射方程,给出了该模型的基本对易关系式,并给出了模型的递推的多粒子态波函数,从而为进一步运用嵌套的代数Bethe ansatz方法求解该模型的多粒子解Betheansatz方程以及系统的能谱奠定了基础。 曾利霞 武娥关键词:BARIEV模型 ANSATZ 低速Xe^(q+)与Mo表面作用产生的Xe M X射线 2017年 利用Si(Li)探测器测定了动能350~600keV的Xe^(q+)(q=26,28,29,30)离子入射Mo表面发射的X射线谱.当q分别为28,29,30时,谱线中出现了峰位分别为1.572,1.592和1.611keV的射线,该射线是Xe^(q+)在Mo下表面形成的空心原子中性化过程发射的,射线峰位能量与离子电荷态、靶原子电子束缚能、探测器能量下限及Be窗衰减等因素有关.1.592keV附近X射线产额与离子动能无明显关系,但随离子M壳层空穴数目的增大显著增大. 李耀宗 张小安 马晴 曾利霞一种高耐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耐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粉煤灰经预处理除去其中重金属元素,随后与改性纳米氧化锌经球磨至粒径为20μm以下,加入陶瓷粉末、粘合剂混匀,压制成型后进行热处理,获... 曾利霞文献传递 Xe^(30+)在Au下表面退激辐射的X射线谱 2017年 报导了1.0~3.0MeV的Xe^(30+)离子与1.0MeV的Xe^(26+)离子入射Au表面发射的X射线谱,考虑到探测器Be窗对射线的非均匀衰减,还原了1.0MeV的Xe^(30+)离子产生X射线谱。通过用经典过垒模型及两体碰撞模型的分析表明:动能1.0~3.0MeV的Xe^(30+)离子入射Au靶,下表面空心原子M壳层空穴退激发射了能量0.7~1.75keV的Xe M X射线,下表面空心原子N壳层空穴退激发射了能量0.5~0.7keV的Xe N X射线。 李耀宗 张小安 曾利霞关键词:高电荷态离子 空心原子 X射线谱 B54Neq+入射n型Si表面时的电子发射研究 曾利霞 徐忠锋激光等离子体中铅原子谱线频移的空间演化 2022年 利用1064 nm的红外激光辐照铅靶,采集了激光能量20 mJ下铅激光等离子体在350~380 nm范围内发射光谱的时空演化谱。根据PbⅠ373.995 nm特征谱线的半高全宽计算了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得到了电子密度随空间位置的演化趋势。分析了铅原子四条特征谱线(Pb I 357.274 nm、Pb I 363.958 nm、Pb I 368.348 nm、Pb I 373.995 nm)的中心波长随着延迟时间和空间位置的变化。结果发现,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谱线的中心波长都向着短波的方向不断地移动。利用等离子体膨胀理论模型,从多普勒效应方面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周贤明 尉静 梅策香 曾利霞 张颖 张艳宁关键词:激光等离子体 光谱 电子密度 多普勒效应 高电荷态离子入射Au靶引起的X射线发射 利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320kV高电荷态离子综合研究平台,开展了动能350-600keV的Xeq+(q=25-30)、动能150keV,1.2MeV的Arq+(q=4、6、8、10、11、12)、动能1.0-7.0... 李耀宗 张小安 梁昌慧 梅策香 曾利霞类氦C离子诱发不同金属厚靶原子的K-X射线 2024年 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MV串列加速器上提供的动能为15—55 MeV的类氦C离子分别轰击Fe,Ni,Nb和Mo金属厚靶,采用HpGe探测器测量了K-X射线,获得了相应的K-X射线的发射截面.本文中由于各个靶原子外壳层电离度的不同,类氦C离子与Fe,Ni靶原子相互作用发射的K_(β)与K_(α)X射线的分支强度比随入射离子动能增加而减小,而Nb,Mo靶原子发射的K-X射线分支强度比变化不明显.利用厚靶截面公式计算了靶原子K-X射线的发射截面,并与不同的理论模型及质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类氦C离子动能的增大,Fe,Ni靶原子发射的K_(β)与K_(α)X射线的总产生截面与考虑多电离的两体碰撞近似修正模型最为符合Nb,Mo靶原子发射的K_(β)与K_(α)X射线的总产生截面与平面波恩近似模型的理论值最为接近.质子与单核子C离子能量相同时,质子比类氦C离子激发不同靶的K-X射线产生截面约小3个数量级. 梅策香 张小安 周贤明 梁昌慧 曾利霞 张艳宁 杜树斌 郭义盼 杨治虎关键词:X射线 粒子束 截面 ^(129)Xe^(20+)入射Ta靶表面发射的紫外光谱线和X射线谱 2023年 利用动能100~500 keV和1.2~6.0 MeV的^(129)Xe^(20+)离子分别入射Ta靶表面,测量不同速度的入射离子与Ta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激发原子或离子的复杂电子组态间跃迁辐射的光谱线。入射离子动能在100~500 keV范围,测量到Xe原子的多个高里德伯态(其价电子的主量子数分别为n=15,13,11,8)分别向低激发态5p^(5)(2P°_(3/2))6s退激辐射的紫外谱线。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入射离子动能的增加,高里德伯态Xe原子谱线的单粒子产额减小。在此碰撞过程中,激发的靶离子光谱线的单粒子产额随入射离子动能的增加而增加。在离子动能增加到1.2~6.0 MeV时,激发的Ta原子M_(α1),M_(α2)特征X射线的单粒子产额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增加而增加。当入射离子动能为6 MeV时,测量到Xe^(20+)与靶原子Ta碰撞过程中Xe原子的L-X射线谱。 王益军 张颖 张小安 周贤明 梅策香 梁昌慧 曾利霞 李耀宗 柳钰 向前兰 孟惠 张艳宁关键词:高电荷态离子 空心原子 X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