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树谷
- 作品数:35 被引量:16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京津线动车组曲线和道岔通过性能分析
- 研究目的:针对执行UIC510-2标准的时速300 km动车组能否通过中国铁道线路这一难题,分析检算了我国铁道线路曲线轨距加宽和铁路道岔的相关尺寸及维修标准与时速300 km动车组转向架相关尺寸匹配关系,以提出最经济、可...
- 王树国曾树谷
- 关键词:轮对参数固定辙叉
- 文献传递
- 聚氨酯固化道床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3
- 2015年
- 聚氨酯固化道床是介于传统碎石道床和无砟轨道整体道床之间的一种新型结构。本文介绍了聚氨酯固化道床的国内外现状;通过聚氨酯固化道床围压试件的疲劳荷载、冻融试验、实尺模型疲劳试验和现场加载车测试试验,研究聚氨酯固化道床的弹性、抗累积变形、荷载传递规律及轨排阻力等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聚氨酯固化道床具有良好弹性保持能力和抗累积变形能力,和普通碎石道床相比,具有更好的抵抗横向荷载能力,同时验证了聚氨酯固化道床结构设计断面的合理性。
- 郄录朝王红许永贤许良善刘海涛曾树谷
- 关键词:力学性能
- 轮/轨接触几何参数对高速客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1
- 2006年
- 为研究轮轨关系对高速铁路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选择中国车轮踏面LMA与钢轨断面CHN60、日本新干线圆弧车轮踏面JP-ARC与钢轨断面JIS60和欧洲标准车轮踏面S1002与钢轨断面UIC60,应用AD-AMS/Rail软件,考虑轮对内侧距从1 353 mm变化到1 360 mm的情况,计算分析高速客车的临界速度、脱轨系数、车辆运行平稳性以及车辆稳态曲线通过的轮轨磨耗指数。车辆动力学仿真计算中均采用基于先锋号客车基本参数建立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分析轮轨几何参数对高速车辆运行平稳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轮对内侧距可以改善舒适性,减小磨耗,提高临界速度。
- 孙善超王成国李海涛曾树谷
- 关键词:高速客车车轮踏面形状轮对内侧距车辆系统动力学数值仿真
- 京沪高速铁路动车组转向架的曲线和道岔通过性能
- 京沪高速铁路动车组拟采用与欧洲和日本高速铁路动车组相似的转向架和轮对,其转向架固定轴距为2500mm,轮对内侧距1360±3,轮缘最大厚度33mm。这和我国线路制订铁路曲线轨距加宽标准及道岔查照间隔(1391mm)和护背...
- 曾树谷
- 关键词:高速铁路转向架动车组道岔
- 文献传递
- 关于轨距保持强度的标准被引量:1
- 1996年
- 轨距保持强度标准对保持轨道稳定状态、防止车轮掉道、爬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还未开展这方面的试验研究。本文通过对国外有关的试验研究的述评,提出我国轨距保持强度评估方法的建议。
- 曾树谷
- 关键词:轨距铁路
- 京津线动车组曲线和道岔通过性能分析
- 2007年
- 研究目的:针对执行UIC510-2标准的时速300 km动车组能否通过中国铁道线路这一难题,分析检算了我国铁道线路曲线轨距加宽和铁路道岔的相关尺寸及维修标准与时速300 km动车组转向架相关尺寸匹配关系,以提出最经济、可靠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提出了我国时速300 km动车组轮对轮背距采用1360 mm的建议。为保证轮对顺利通过查照间隔最小值1391 mm的中国固定辙叉,将其公差带由±3 mm改为±1 mm,而其它轮对尺寸及组装公差执行"车辆不同类型走行部分使用不同直径车轮的规定"标准(UIC510-2);道岔尺寸及维修公差保持中国既有线标准,以避免大规模改建轨道设备。小半径曲线轨距加宽执行新的标准,保证动车组以力等自由内接顺利通过。
- 王树国曾树谷
- 关键词:轮对参数固定辙叉
- 中欧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道床参数的比较与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对中国和欧洲高速铁路道砟材质和道床断面尺寸,以及飞砟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比较结果表明,部分标准内容略有差异,对于中欧不同的道砟试样采样和测试方法,需要进一步通过试验研究进行分析,对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设计提出建议。
- 井国庆高亮曾树谷
- 关键词:高速铁路道砟设计规范
- 铁路道碴材质的研究
- 曾树谷张文升侯莉莉
- 关键词:碎石道床粒径性能试验
- 铁路道床密实度的测试
- 1989年
- 文章阐明了测试道床密实度的意义和作用。介绍了道床密实度测试技术的发展;用γ射线测定道床密度的基本原理;SM—1道床密度计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其应用情况。
- 曾树谷
- 关键词:道床密实度测试技术铁路
- 全文增补中
- 新建客运专线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验收标准的探讨被引量:4
- 2006年
-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新建铁路钢轨焊接接头的平直度验收标准,并分别按钢轨顶面平直度,轨头内侧工作面平直度和轨底面平直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对比、分析,特别指出国内外对轨头内侧工作面正、负偏差方向在理解上的差异,也分析了国外标准中无轨底平直度要求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新建客运专线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验收标准的建议。
- 王峰曾树谷
- 关键词:客运专线钢轨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