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照坤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篇水解反应
  • 1篇铜表面
  • 1篇铜配合物
  • 1篇配合物
  • 1篇配位
  • 1篇配位数
  • 1篇取代芳基
  • 1篇取代基
  • 1篇热稳定
  • 1篇热稳定性
  • 1篇热稳定性研究
  • 1篇咪唑
  • 1篇相转移
  • 1篇相转移催化
  • 1篇相转移催化剂
  • 1篇络合物
  • 1篇膜结构
  • 1篇芳基
  • 1篇苯并咪唑
  • 1篇XPS

机构

  • 3篇北京化工大学

作者

  • 3篇曾照坤
  • 3篇庞正智
  • 2篇史志龙
  • 2篇赵永生
  • 1篇武德珍

传媒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材料保护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取代芳基苯并咪唑-Cu(Ⅱ)络合物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合成了 3种 2 取代芳基苯并咪唑 Cu(Ⅱ )络合物 ,通过苯并咪唑与Cu(Ⅱ )反应前后红外光谱解析 ,表明二者发生了络合反应 ;采用摩尔比法测定了该络合反应的配位数、X射线衍射测定了络合物的结构 ,确定了该络合物中心原子Cu(Ⅱ )
史志龙庞正智曾照坤赵永生
关键词:配位数
铜表面2-芳基苯并咪唑铜配合物膜结构及其热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测定了6种2-芳基苯并咪唑化合物在铜表面所成膜的XPS谱,并对该膜的模拟化合物进行了热失重、差热分析测试,对膜的结构和耐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铜表面苯并咪唑化合物与铜发生了配位化学反应并进而形成了铜表面膜,该铜表面膜的致密程度在200℃以下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而提高;2位取代基的改变对芳基苯并咪唑-铜配合物的热稳定性有影响。
赵永生史志龙曾照坤庞正智武德珍
关键词:热稳定性XPS
对氯苯乙酸的合成方法及其结构表征被引量:4
2001年
以对氯苯乙腈为原料 ,苄基三甲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 ,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制备对氯苯乙酸。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影响水解反应收率的因素 ,找到了一条方便可行的制备方法。并采用熔点测定、红外光谱、质谱等分析手段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曾照坤庞正智
关键词:水解反应相转移催化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