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勇

作品数:19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急诊
  • 3篇细胞
  • 3篇急诊医学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纤维
  • 2篇心肌纤维化
  • 2篇止血
  • 2篇止血效果
  • 2篇输气
  • 2篇脓毒
  • 2篇锡类散
  • 2篇纤维化
  • 2篇限位
  • 2篇连续性
  • 2篇疗效
  • 2篇疗效比较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美沙拉嗪
  • 2篇结肠

机构

  • 19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昌吉州人...

作者

  • 19篇朱勇
  • 7篇李吉明
  • 7篇高冉冉
  • 5篇李丽
  • 5篇彭鹏
  • 3篇杨建中
  • 2篇郭飞
  • 2篇鲁晓擘
  • 2篇谢会忠
  • 1篇买买提艾力
  • 1篇张丽
  • 1篇潘珂君
  • 1篇孙晓风
  • 1篇李雯莉
  • 1篇王卯
  • 1篇张跃新
  • 1篇刘浩
  • 1篇姚磊
  • 1篇郭燕
  • 1篇陈海娟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RRT联合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血症患者APACHE Ⅱ、SOFA和Marshall评分及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联合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血症患者3种危重评分及其相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严重脓毒血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在给予抗感染、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营养支持、机械通气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基础上,对照组采用CRRT治疗,观察组采用CRRT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治疗7 d后比较2组患者3种危重评分、相关治疗应用时间和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变化以及28 d全因死亡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7 d后的3种危重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00),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明显(t=3. 072、3. 167、3. 601,P=0. 003、0. 002、0. 001);观察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和抗生素的时间以及ICU留治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 269、2. 649、3. 151、2. 933,P=0. 002、0. 010、0. 002、0. 004);与治疗前相比,治疗7 d后2组TNF-α、IL-6和IL-8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00),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t=4. 356、7. 142、5. 185、-2. 641,P=0. 000、0. 000、0. 000、0. 010);对照组和观察组28 d全因死亡率分别为25. 0%和10. 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 117,P=0. 077); Log rank检验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HR=0. 347,95%CI 0. 121~0. 981,P=0. 047)。结论在严重脓毒血症患者中应用CRRT联合乌司他丁能够显著改善症状评分,减少血管活性药物、抗生素、机械通气使用和ICU留治时间,降低患者28 d死亡风险。
李丽朱勇鲁晓擘姚磊努力比亚.阿不都克
关键词:脓毒血症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乌司他丁
头孢他啶与头孢噻肟钠治疗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比较头孢他啶与头孢噻肟钠分别联合氨溴索治疗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2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按治疗方案差异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用头孢噻肟钠+氨溴索治疗,观察组用头孢他啶+氨溴索治疗,均治疗14 d。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炎症指标、免疫指标和血管调节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半年内随访的肺部感染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的疾病控制率(92.42%)和治疗总有效率(84.85%)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炎症指标(CRP、WBC、PT)水平、免疫指标(CD4+/CD8+)水平及血管调节因子(ET、CGRP)水平有改善,均较本组治疗前和相应对照组有所升高或下降(P<0.05);观察组半年内的肺部感染复发率(3.0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他啶联合氨溴索治疗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相对较好,且具有良好的预后。
李丽朱勇鲁晓擘
关键词: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
细菌感染性腹泻216例临床及病原学特点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6例感染性腹泻患者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结果3年间因感染性腹泻就诊的3215例患者中,216例粪细菌培养阳性,包括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感染112例(51.8%),志贺菌属感染64例(29.6%),副溶血弧菌感染23例(10.6%),沙门菌属感染17例(7.8%);腹泻就诊者在每年5-10 m o多见;致病性E.coli感染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可伴有脱水,志贺菌属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结论感染性腹泻患者粪细菌培养阳性率不高,仍以E.coli、志贺菌属为主,不同细菌感染腹泻患者临床表现有差异.
朱勇李丽张跃新
关键词:腹泻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
慢性丙肝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及探讨
目的:丙肝病毒感染后病毒持续复制引起肝脏免疫炎症反应,最终导致肝硬化的发生。需使用标准化的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即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除了自身具有抗病毒功能外,因其还具有调节细...
买买提艾力潘珂君孙晓风刘浩朱勇
关键词:干扰素T淋巴细胞
文献传递
Mini-CEX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年
Mini-CEX是一种简短的用于评价住院医师临床能力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观察和评价住院医师的知识、技能、态度和带教老师的适时反馈,根据住院医师对患者病史采集和进行体格检查的能力来评估其问诊技能和临床判断。由于急诊科工作繁忙,往往需要快速评估病情,因此问卷调查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人们在不同的临床环境中对mini-CEX评价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证明其在医学培训中具有较高的可接受性^([1]),本研究旨在探讨mini-CEX在急诊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柴亚歌朱勇杨建中高冉冉彭鹏
关键词:住院医师急诊医学带教老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
精准医学时代PBL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精准医学时代PBL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具有可比性的医学院急诊医学研究生70名,随机分为两组,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通过考核方式,对比两组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PBL教学组学生综合考核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PBL教学组学生学习效果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在精准医学时代背景下,采用PBL教学模式,实施急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并且还能够强化研究生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教学推广价值。
朱勇李吉明高冉冉彭鹏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急诊医学
问题式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问题式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在该院2017年6—2018年6月实习的本科学生共110名,并将学生分为问题式教学法组和传统教学法组,各55名,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比较两组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结果问题式教学法组学生成绩优良率高于传统教学法组学生成绩。结论将问题式教学法应用于急诊医学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积极主动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朱勇李吉明高冉冉彭鹏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法传统教学法急诊医学教学效果
一种用于急诊科快速加压止血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急诊科快速加压止血仪,包括绷带主体,所述绷带主体的一侧安装有进气管,所述绷带主体靠近进气管的一侧面开设有相对设置的限位插孔,所述绷带主体靠近进气管的一侧面边缘处设置有魔术贴子面,且魔术贴子面与限位插孔...
郭飞孙艳丽玛依拉·阿扎提朱勇
文献传递
一种急诊重症监护室用降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重症监护室用降温装置,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包括降温板与降温箱,降温板内设有换热机构,换热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降温板内的导热板,导热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导热弯管,导热弯管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
李吉明朱勇
文献传递
不明原因发热212例病因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待查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我院发热门诊收治入院、符合不明原因发热诊断标准的212例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212例患者中,最终确诊185例(87.2%)。病因构成中,感染性疾病115例(54.2%),其中结核病52例,细菌感染性疾病34例,病毒感染性疾病27例,其他特殊感染2例;肿瘤性疾病38例(17.9%),其中血液系统肿瘤13例,消化系统肿瘤10例,呼吸系统肿瘤8例,泌尿系统肿瘤4例,妇科肿瘤3例;结缔组织病32例(15.1%),其中成人Still病12例,类风湿关节炎8例,结缔组织血管炎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4例,未分化结缔组织病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坏死性淋巴结炎噬血细胞综合征各1例;病因未明确27例(12.7%)。随访至2016年6月,仍然有16例(7.5%)患者未明确诊断。在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病因未明确疾病所致发热组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而肿瘤所致发热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肿瘤所致发热患者的年龄、发热时间高于其他病因患者。结论感染性疾病是不明原因发热最主要原因,而性别、年龄、发热时间可为肿瘤与其它原因引起的不明原因发热的鉴别提供帮助。
朱勇李丽
关键词:不明原因发热病因回顾性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