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茂
- 作品数:30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长沙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弹力纤维染色在肺癌胸膜侵犯中的诊断作用被引量:5
- 2015年
- 弹力纤维(EFs)染色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如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的改变来诊断心血管疾病;鉴别肌上皮瘤与涎腺多形性腺瘤;诊断皮肤弹力纤维病变等[1]。同时弹力纤维也是肺泡及支气管的构成骨架,与肺癌的分化、生长、预后及转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2]。本研究比较了100例贴近胸膜的肺癌肿块HE染色及EFs染色在判断胸膜侵犯中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 罗海军朱德茂周华山王志敢
- 关键词:弹力纤维染色胸膜侵犯涎腺多形性腺瘤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 人pcDNA3.1(+)-Cav-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2012年
- 目的构建pcDNA3.1(+)-Cav-1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转染pcCav-1的6-10B细胞系(6-10B-Cav-1)。方法提取5-8F细胞总RNA,利用RT-PCR获取caveolin-1(Cav-1)开放读码框(Openreading frame,ORF)序列构建Cav-1/TA亚克隆载体,再将双酶切后的目的片段连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6-10B细胞。结果 RT-PCR扩增Cav-1基因ORF序列在783 bp附近见目的条带;质粒酶切鉴定及菌落PCR鉴定分别在783 bp及346 bp附近见目的条带;转染6-10B细胞后,转染组与对照组相比,Cav-1在mRNA水平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在蛋白质水平前者比后者高出2倍以上。结论人Cav-1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av-1构建成功并获得稳定表达Cav-1的6-10B细胞,为进一步检测Cav-1在鼻咽癌转移过程的作用奠定基础。
- 文秋元朱德茂袁松英任彩萍王磊
- 关键词:鼻咽癌真核表达载体转染
-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6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对原发部位不明的颈部转移癌原发灶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结果,再针对性行临床检查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8例CCUP中明确了原发部位41例(60%)。结论根据病理形态学结果及免疫组化结果能较准确地判断肿瘤可能的原发部位。但须对其生物学行为,转移灶的病理形态特征及临床各种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 朱德茂杨志聂长庆杨利民
- 关键词:颈部转移癌未知原发灶免疫组化病理形态
- 脑瘤汤防治神经胶质瘤综合治疗后复发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脑瘤汤防治神经胶质瘤综合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级别神经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放化疗,治疗组在放化疗后加服脑瘤汤,观察2组的有效率、复发时间及生存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时间明显延迟,生存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瘤汤可以延缓神经胶质瘤的复发,提高术后患者第2~3年的生存率。
- 胡淑霞朱德茂刘志奇陈孟溪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中西医结合疗法
- 乳腺癌组织中MMP-2、MMP-9表达与其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0年
- 刘玲莉朱德茂
- 关键词:乳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
- 不同检测方法对肺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结核杆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对肺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结核杆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长沙市中心医院住院的100例患者的BALF,其中临床确诊为肺结核患者65例,另选取35例作为对照,分别应用BALF涂片法、聚合酶链反应(PCR)、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everse dot blot,RDB)同步检测肺结核杆菌。结果:BALF涂片法,PCR检测,RDB法对结核杆菌诊断阳性率依次为43.08%,73.84%,92.31%,3种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F涂片法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3.08%,88.57%,59.00%,45.59%;PCR检测分别为73.85%,100.00%,83.00%,67.31%;RDB法分别为92.31%,100.0%,95.00%,87.50%。结论:RDB法不仅能准确诊断结核杆菌,且能快速、简单地分辨肺结核杆菌耐链霉素(SM)、利福平(RFP)、异烟肼(INH)基因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蒋莎莉梁伟军朱德茂罗海军谢晋予刘爱凤
- 关键词:肺泡灌洗液聚合酶链反应结核杆菌
- SMARCA4缺失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SWI/SNF相关、基质相关的肌动蛋白依赖的染色质调节因子亚家族a成员4(SWI/SNF related,matrix associated,actin dependent regulator of chromatin,subfamily a,member 4,SMARCA4)的缺失,并阐明SMARCA4缺失的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长沙市中心医院的500例NSCLC石蜡样本,采用SMARCA4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筛查,并收集SMARCA4缺失的18例患者临床资料、治疗、预后,总结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并分析其基因谱改变。结果:在500例NSCLC样本中,18例(3.6%)显示SMARCA4缺失。18例患者均为男性,均有长期吸烟史,年龄49~77(中位年龄65)岁,13例出现远处转移(M1)。组织学检查显示9例为实性腺癌,5例呈肉瘤样癌、横纹肌样形态,4例可见肿瘤细胞排列呈腺泡型、乳头型及复杂腺体型。其中1例为腺鳞癌,鳞癌呈低分化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示18例转录终止因子1(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factor 1,TTF-1)、NapainA均呈阴性;17例P40阴性,1例阳性;17例细胞角蛋白7(cytokeratin 7,CK7)阳性,1例阴性,但AE1/AE3呈阳性表达。18例CD56、CgA均阴性,2例局灶表达Syn;18例均显示SMARCB1(INI1)阳性、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palt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4,SALL4)阴性,17例SMARCA2(BRM)阳性,1例阴性;13例HepPar-1呈阳性表达,SOX-2在15例中阴性,3例局灶阳性表达。13例P53呈突变型表达。18例患者均行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基因检测,均未检测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B-Raf原癌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 proto-oncogene,serine/threonine kinase,BRAF)基因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c-ros肉瘤致癌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ROS proto-oncogene 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OS1)基因重排,6例发现有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irsten rat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基�
- 赵艳练亿香朱德茂罗海军申月明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 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14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的临床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收集14例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用形态学方法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研究。【结果】临床主要以大量稀薄粘液性白带或不规则阴道流血为首发症状。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异型性小,接近正常宫颈粘液腺上皮,但呈浸润性生长伴间质纤维反应。粘液组化染色AB/PAS(pH2.5)呈红色反应。免疫表型:CEA(12/14)阳性;Ki-67(11/14)阳性;P53(8/14)阳性(3/14)阴性;E-Cadherin(14/14)阴性;vimentin、SMA浸润性腺体周围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14/14)阳性。【结论】子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以细胞轻微异型、浸润为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杨志朱德茂杨利民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 D2-40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手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淋巴管特异标记物D2-40在胃腺癌淋巴管浸润检测中的价值及其与胃癌手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D2-40检测65例胃腺癌淋巴管浸润情况,并分析其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及和胃癌手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浸润至胃壁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病理组织中D2-40阳性率明显低于浸润到肌层、浆膜层甚至突破浆膜层的病理组织,分化程度越低阳性率越高,溃疡型和浸润型肿瘤组织中D2-40阳性表达率高于结节型,D2-40表达阳性组1、3、5年生成率和1、3、5年转移复发率明显高于表达阴性组,中位转移复发试验D2-40阳性组为15个月而阴性组为38个月。结论D2-40的表达能反映出病程的早晚、肿瘤浸润的深度及恶性程度的高低,D2-40可作为预测胃癌术后复发的生物学标记物。
- 胡立胜朱德茂
- 关键词:内皮淋巴管复发
- 原发渗出性淋巴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 201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rimary effusion lymphoma,PE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报道发生于胸腔的PEL1例,对其胸腔积液进行细胞学涂片、沉渣包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杂交检查,从细胞学角度明确诊断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84岁,临床表现为双侧胸腔积液,无明确肿块,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胸腔积液涂片可见大量散在分布的肿瘤细胞,瘤细胞形态一致,细胞浆丰富,深嗜碱性,核大,圆形或不规则形,核仁明显,核分裂易象,瘤细胞具有免疫母细胞、浆母细胞或间变细胞的特征。沉渣包埋免疫组化示瘤细胞人白细胞共同抗原(LCA)和CD38阳性,CD138部分阳性、CD20、CD79α、CD3、CD7、CD45R0、CD30、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抗体(ALK)、细胞角蛋白(CK-Pan)、细胞角蛋白5(CK5)、细胞角蛋白7(CK7)、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间皮细胞(Mesothelial Cell,MC)、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原位杂交EBER均为阴性,增值指数(Ki67)约70%。【结论】PEL少见,诊断难度高,其诊断依靠临床表现、细胞形态和免疫表型。
- 蒋莎莉朱德茂罗海军王志敢谢晋予周华山
- 关键词:胸腔积液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