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栗琼
- 作品数:78 被引量:41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喀斯特地区莎叶兰的解剖构造及其环境适应性被引量:10
- 2016年
- 以广西西北部雅长兰科植物保护区的莎叶兰(Cymbidium cyperifolium)为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莎叶兰叶片和根的解剖构造及其对喀斯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莎叶兰叶片的上表皮覆盖有较厚的角质层,气孔均分布于下表皮,且凸出表皮细胞之上;各表皮性状在叶片不同部位存在显著差异,叶片下部的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和气孔长度最大,表皮细胞密度以叶片上部的最大;叶片属于等面叶,叶肉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叶脉为明显的平行脉,且粗细交互分布;(2)莎叶兰根的横切面包括根被、皮层、中柱3部分,其中根被细胞排列紧密,为生活细胞;皮层由薄壁细胞组成;根部维管束属于辐射维管束,14原型。菌根粗壮,稀根毛,共生真菌主要分布于根被及皮层中,菌丝体通过根被薄壁细胞间隙及内、外皮层的通道细胞进行侵染。(3)莎叶兰叶片和根的结构不仅有湿生植物特征,如叶片相对较薄、气孔少且凸出表皮细胞、冠/根比值大等;还有旱生植物的特征,如叶片角质层较厚、机械组织发达、细胞结构紧密、具含晶细胞,肉质根具根被,内、外皮层细胞壁明显增厚等。这些结构是莎叶兰对当地缺水、干湿季明显、分布于林下多石砾土壤的生长环境的一种高度适应性表现。
- 朱栗琼徐艳霞招礼军袁娟杨丽梅
- 关键词:菌根适应性
- 5种绿化灌木茎叶解剖结构及耐寒性比较被引量:13
- 2010年
- 以广西大学校园内的黄素梅、福建茶、檵木、朱槿、小驳骨等5种绿化灌木为研究对象,观察和测定各植物的茎叶解剖结构特征,综合分析这些特征与植物耐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5种灌木的叶片解剖结构中,檵木具有较大的角质层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气孔密度;黄素梅的角质层厚度和表皮厚度最小,但其栅海比最高;小驳骨的气孔开度最大。在茎解剖结构中,福建茶木质部所占比例最高,韧皮部比例最大的是檵木,而小驳骨在皮层和髓比例上表现较强。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综合评价,5种植物的茎叶解剖指标的耐寒能力大小依次为:檵木>福建茶>朱槿>小驳骨>黄素梅。
- 朱栗琼招礼军林大庆李仕裕陶世红
- 关键词:耐寒性模糊综合评判
- 7种园林绿化灌木叶片功能性状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2
- 2023年
- 研究南宁市大学东路分车绿带7种绿化灌木叶片功能性状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为类似环境下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配置及城市生态工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7种灌木的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干物质含量(LDMC)、叶含水量(LWC)和叶绿素含量(Chl)平均值分别为15.68 cm^(2)、136.33 cm^(2)/g、0.24 g/g、76.42%和9.36 mg/g;叶片N、P、K含量,N∶P、N∶K和K∶P的平均值分别为21.23 mg/g、0.39 mg/g、9.37 mg/g、55.48、2.28和25.14。不同灌木种叶片功能性状与生态化学计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N、N∶P、N∶K与SLA、Chl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P与LWC呈显著正相关,叶片K与LWC呈显著正相关。冗余分析表明:第1、2排序轴共同解释了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总变异的93.51%,其中对叶片生态化学计量影响显著的叶功能性状因子为SLA、LWC、Chl。主成分综合分析表明:金叶假连翘、朱槿和台琼海桐表现出较好的生长状况和资源利用效率,对研究区的环境有更好适应能力,因此适合作为城市园林规划所需的重要树种。
- 霍灿灿朱栗琼龙孟元招礼军
- 关键词:叶片功能性状
- 灰木莲花粉的萌发率和生活力被引量:5
- 2014年
- 以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的新鲜花粉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蔗糖、硼酸和氯化钙组合的培养基对灰木莲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并用TTC染色法、I-IK染色法和无机酸法对灰木莲的花粉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p H值6.0时,以150 g/L蔗糖+50 mg/L硼酸+100 mg/L氯化钙+7 g/L琼脂的培养基配方最适合灰木莲花粉的培养,离体萌发率达到62.2%,花粉管生长良好;无机酸法不适宜灰木莲花粉生活力的检测;TTC染色法和I-IK染色法的测定结果与离体萌发法的结果较接近,分别为60.6%和64.1%,但I-IK染色法在观察判断上较为困难。因此,TTC染色法是快速检测灰木莲花粉生活力的最佳方法。
- 招礼军龙永宁朱栗琼刘威莫世宇罗叶红
- 关键词:灰木莲花粉离体萌发生活力花粉管
- 五种金花茶叶片表皮显微形态特征比较及分类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采用离析法,对分别采自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和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栽培种的五种金花茶:凹脉金花茶(Camellia impressinervis)、薄叶金花茶(C.chrysanthoides)、柠檬黄金花茶(C.limenia)、弄岗金花茶(C.longgangensis)、四季金花茶(C.perpetua)的叶片表皮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发现:5种金花茶的表皮细胞及气孔均呈不规则排列,上下表皮细胞壁加厚,气孔仅分布于下表皮,气孔器由3个大小不等的副卫细胞围绕着2个肾形保卫细胞构成,上表皮垂周壁式样出现A、C、I型三种,下表皮垂周壁式样出现有C、I型两种。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表明气孔的密度、大小等特征在不同野生种、栽培种金花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生境地的环境因子对金花茶叶表皮特征产生一定的影响。聚类分析表明,五种金花茶各为一类。
- 覃冬梅朱栗琼邓斌胜蒋昌杰
- 关键词:金花茶组聚类分析
- 遮光对红鳞蒲桃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20年
- 为了解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对光能的需求及适应性,以红鳞蒲桃幼苗为材料,设置透光率分别为100.0%、72.3%、48.6%、24.9%的4种光照处理,测定其光合作用参数、光响应参数、叶绿素含量等数据,研究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红鳞蒲桃是喜光树种,红鳞蒲桃幼苗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 n)、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 s)日均值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而减小,胞间CO 2浓度(Intercellular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C i)日均值随之增大,过度遮光下(透光率为48.6%和24.9%),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 r)日均值显著低于全光照;(2)遮光条件下,红鳞蒲桃幼苗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非气孔限制引起的;(3)红鳞蒲桃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P max)、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LCP)、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LSP)、暗呼吸速率(Respiration Rate,R d)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4)红鳞蒲桃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的含量均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叶绿素a/b的值随之减小。红鳞蒲桃在幼苗期具有较明显的喜光性,因此,在红鳞蒲桃幼苗的培育及种群的恢复过程中,可通过疏伐、修剪枝条等措施来增加林内的透光量,为处于幼苗时期的红鳞蒲桃创造适宜的光照环境,为其自然更新提供良好条件。
- 刘金炽招礼军朱栗琼金赟权佳惠
- 关键词:遮光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
- 4种罗汉松叶片形态性状及生理生化特性比较被引量:6
- 2018年
- 以分布在广西南宁的4种罗汉松植物贵妃罗汉松(Podocarpus princess)、海南罗汉松(P.annamiensis)、兰屿罗汉松(P.costalis)和广西本地罗汉松(P.macrophyllus)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其叶片形态性状、渗透性调节物质、含水量及抗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并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4种罗汉松植物的叶片形态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差异。结果表明:4种罗汉松植物的叶片形态性状及生理生化特性有明显差异,并具有较复杂的环境适应机制。海南罗汉松和兰屿罗汉松对广西南宁当地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两者在生理上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其叶片形态性状指标、渗透性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物酶活性整体比其他罗汉松品种的高,更适合南宁经济开发种植和园林引种栽培。
- 黄相玲张明月朱栗琼邓冬丽招礼军
- 关键词:罗汉松属植物生理渗透调节物质
- 三种罗汉松季节性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比较被引量:6
- 2018年
- 对南宁常见的3种罗汉松植物贵妃罗汉松、海南罗汉松及本地罗汉松生理生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3种罗汉松生理生化指标因季节更替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在渗透性调节物质变化中,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其均值表现为贵妃罗汉松>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可溶性蛋白含量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其均值表现为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贵妃罗汉松;脯氨酸含量季节性变化规律贵妃罗汉松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且各季节间变化相对平缓,海南罗汉松及本地罗汉松均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且季节间变化差异明显。在酶保护系统中,3种罗汉松叶片SOD活性四季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POD活性四季变化顺序均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其中春季海南罗汉松POD活性最高;CAT活性季节变化为冬季>夏季>春季>秋季;SOD、POD、CAT活性均表现为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贵妃罗汉松。在光合色素含量变化中,叶绿素a含量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其季节性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贵妃罗汉松。综上所述,季节更替对3种罗汉松生理生化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海南罗汉松的生理生化指标大于其他两个品种,说明在自然环境中海南罗汉松生长更占优势。
- 黄相玲朱栗琼陈惠昕何晶晶黄英镑招礼军
- 关键词:保护酶光合色素生理生化指标季节性
- 喀斯特地区泡核桃林土壤酶、微生物量及无机氮的动态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泡核桃林的土壤质地是决定核桃产量的重要因素。开展喀斯特地区泡核桃林土壤肥力状况及微生物群体功能年际变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指导泡核桃科学高效地生产,而且能为该地区的石漠化治理、土地修复实践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喀斯特地区不同种植年限(4、5、6、7年)泡核桃林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无机氮(硝态氮、铵态氮)的变化及其相关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1)泡核桃种植5、6年后,土壤酶活性普遍高于种植4、7年。(2)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微生物量碳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而微生物量氮逐渐增加,且种植5、6、7年后差异不显著;泡核桃种植4年后的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其他年限。(3)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铵态氮含量呈波动式变化,硝态氮先增后减,且种植6年后的硝态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年限处理。(4)酶活性、微生物量和无机氮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0~10、10~20、20~30 cm)的增加而降低,显示出明显的“表聚现象”。(5)酶活性、微生物量和无机氮含量三者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总体来看,泡核桃林的建立有利于喀斯特地区的土壤发育。在泡核桃种植7年后,应注重水肥管理以提升泡核桃果实的质量,同时为该区的生态恢复提供基础条件。
- 刘金炽招礼军朱栗琼权佳惠金赟
- 关键词:泡核桃微生物量碳氮铵态氮
- GA激活剂在抗旱造林中的初步研究
- 2004年
- 通过应用新型的抗旱保水造林材料———GA激活剂在干旱石质山地中进行造林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应用GA激活剂进行的 3个树种的造林效果 ,平均成活率比对照提高了 5 %~ 2 8% ,其中 ,刺槐、火炬树、黄栌应用 2kgGA激活剂的效果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12 4 %、 37 1%、 4 8% ,使用 1kgGA激活剂的刺槐和火炬树分别提高了 5 %和 19 3%。适宜用量的GA激活剂具有较明显的保水作用 ,经过 4个月后 ,在 0~ 2 0cm层次中 ,GA激活剂处理的土壤平均含水量是对照的 1 8倍 ,在 2 0~ 4 0cm层次中是对照的近 0 5倍。在GA激活剂的使用上应根据不同树种的特性选择用量与使用方式。
- 招礼军李吉跃朱栗琼
- 关键词: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