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殿明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精神分裂症
  • 6篇分裂症
  • 5篇前瞻记忆
  • 4篇精神分裂症患...
  • 3篇前额
  • 3篇前额叶
  • 3篇额叶
  • 2篇首发
  • 2篇首发精神分裂...
  • 2篇首发精神分裂...
  • 2篇功能磁共振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机制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作者

  • 8篇朱殿明
  • 6篇刘登堂
  • 5篇徐一峰
  • 3篇卓恺明
  • 3篇项琼
  • 2篇王颖婵
  • 2篇廖力维
  • 2篇张建业
  • 2篇陆颖
  • 1篇陈海莹
  • 1篇龙彬
  • 1篇唐莺莹
  • 1篇王继军
  • 1篇杨治良
  • 1篇江开达
  • 1篇汤伟军
  • 1篇朱丽萍
  • 1篇王亚
  • 1篇赵静
  • 1篇肖旭东

传媒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前瞻记忆的神经活动时空模式研究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基于事件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PM)缺陷的行为学特征、脑生物学基础及其神经机制,预期构建精神分裂症PM缺陷的异常模式。方法 :共招募1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19名健...
项琼钱禛颖唐莺莹王金红朱殿明王颖婵卓恺明许珮玮潘盈盈江开达徐一峰王继军刘登堂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功能磁共振成像事件相关电位
越鞠丸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2
2023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越鞠丸联合奥氮平治疗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9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试验组(n=48)与对照组(n=49)。两组均予以奥氮平治疗,试验组予以越鞠丸口服,对照组予以越鞠丸安慰剂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统计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治疗前后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量表(SANS)对患者进行精神症状评定,使用可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RBANS)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定,使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对患者社会功能进行评定,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治疗后,试验组PANSS阴性因子、PANSS总分及SAN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RBANS评分、PSP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BDNF、DA、5-H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越鞠丸联合奥氮平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BDNF、DA、5-HT表达有关。
赵静朱殿明肖旭东陆颖朱丽萍龙彬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越鞠丸阴性症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多巴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缺陷的心理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基于事件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PM)与正常人的差异,探索其可能的心理机制。方法·共纳入34例未服药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精神分裂症组)及31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应用基于事件前瞻记忆任务测评被试的PM,其中线索识别PM任务主要测评被试的线索识别能力,意向提取PM任务测评被试的意向提取能力。同时,应用字母数字广度任务测评被试的言语性工作记忆,应用理解记忆测验测评被试的回溯记忆,应用修订版六元素测验(modified six elements test,MSET)测评被试执行多重任务的能力。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精神病症状维度评定量表(Clinician-Rated Dimensions of Psychosis Symptom severity,CRDPS)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评估患者精神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组的线索识别PM任务及意向提取PM任务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言语性工作记忆及回溯记忆成绩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00),而多任务执行能力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控制工作记忆、回溯记忆及执行功能后,线索识别和意向提取的组间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精神分裂症的线索识别能力、意向提取能力与临床症状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的线索识别缺陷和意向提取缺陷可能均属于原发性认知缺陷。
李旋项琼占燕朱殿明卓恺明王亚陈海莹刘登堂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前瞻记忆
芍药提取物对高脂诱导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芍药提取物对高脂诱导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为临床改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方法:选取40只雄性SD大鼠,均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芍药提取物实验组各10只,分别灌胃生理盐水、0.15 g/kg二甲双胍溶液,5 mg/mL芍药提取物。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体质量,性腺脂肪量,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Morris水迷宫系统测定各组大鼠认知功能,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二甲双胍组、芍药提取物实验组大鼠体质量,体质量,性腺脂肪量,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降低(P<0.05);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探索距离显著减少,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显著增长、站台穿越次数显著增加;大鼠海马组织中PI3K、phospho-AKT(S473)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芍药提取物可降低高脂诱导的大鼠的体质量和血糖水平,改善认知功能,其机制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芍药提取物可能成为治疗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新方法。
朱殿明葛家宏杨俊杰陆颖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PI3K/AKT信号通路
基于BA10区探讨精神分裂症的脑结构及功能连接异常
前言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显著的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PM)缺陷,影响其临床治疗及功能预后.多数研究认为BA10区与PM有密切联系,BA10区外侧主要维持注意指向内部认知过程(如意向提取),BA10...
朱殿明张建业宋振华卓凯明廖力维毕翠云徐一峰刘登堂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前瞻记忆前额叶
基于事件前瞻记忆脑神经机制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前瞻记忆(PM)的脑区激活及神经机制。方法共有15名健康志愿者人组,以基于事件前瞻记忆(双任务范式,包括进行中任务和前瞻记忆任务)作为刺激任务,应用GRE—EPI序列采集血氧水平依赖性(BOLD)fMRI信号。应用SPM8软件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1)相对于对照任务,进行中任务主要激活双侧前额叶额极(x,y,z=6/-2,54/42,-8/-12,t=3.71),右侧的体感联合区(x,y,z=14,-62,64,t=4.64)、颞上回(x,y,z=42,-46,16,t=3.95)及旁中央小叶(x,y,z=10,-22,76,t=4.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俨〈0.01)。(2)前瞻记忆任务主要激活双侧前额叶额极(x,y,z=-2/6,42/54,-12/-12,t=3.28)及旁中央小叶(x,y,z=-30/10,-22/-22,72/76,t=4.25),左侧中央后回(x,y,z=-38,-46,64,t=3.13)及枕叶(x,y,z=-30,-70,0,t=3.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额叶额极(布罗德曼10区,BA10区)是前瞻记忆的关键激活脑区,BA10区内侧可能参与对外部线索的监控,支持前瞻记忆的BAIO门控假说。
朱殿明汤伟军杨治良徐一峰刘登堂
关键词:前瞻记忆前额叶皮质
精神分裂症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缺陷的神经机制研究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探讨精神分裂症前瞻记忆缺陷的生物学基础及神经机制.方法:采取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招募20名健康志愿者和20名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以基于事件前瞻记忆作为刺激任务,根据双任务...
朱殿明张建业宋振华卓凯明廖力维毕翠云徐一峰刘登堂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前瞻记忆FMRI前额叶
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药物治疗前后的脑灰质变化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短期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大脑结构(尤其是灰质)的影响。方法·共27例未服药的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不超过5年)和21名健康志愿者入组,其中27例患者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分别于基线及8周后(2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3T磁共振扫描。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方法分析大脑灰质体积及其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左侧小脑后叶、左侧颞中回及双侧海马旁回的灰质容积减少(P=0.000,体素>50)。8周后随访,健康对照组的灰质体积无变化。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多脑区的灰质容积缩小,主要包括双侧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双侧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双侧海马旁回及扣带回,右侧缘上回,右侧小脑后叶,右侧舌状回(P=0.000,体素>50)。结论·抗精神病药物短期治疗(8周)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灰质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引起灰质体积的缩小。
项琼王颖婵朱殿明卓恺明王征徐一峰刘登堂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灰质抗精神病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