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润秀
- 作品数:13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医疗卫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神经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朱润秀袁军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系统疾病
- 棘状红细胞增多症伴舞蹈病一例
- 2007年
- 包萨如拉袁军朱润秀
- 关键词:舞蹈病常染色体隐性显性遗传病周围血象
-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CT表现及与血浆脑脊液生长抑素精氨酸加压素水平相关性研究
- 目的:研究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D)患者CT表现,结合血浆及脑脊液的生长抑素(SS)精氨酸加压素(AVP)水平判定痴呆程度.结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痴呆程度与白质损害范围,病灶容积,血浆和CSF中SS,AVP含量均成...
- 朱润秀
- 关键词: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头颅CT痴呆生长抑素精氨酸加压素
- 文献传递
- 神经白塞氏病的影像学和脑脊液细胞学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袁军朱润秀萨如拉张姝娟乔桂清
- 关键词:白塞氏病影像学脑脊液细胞学
- 终池持续引流加鞘内注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的研究
- 2008年
- 目的评价终池持续引流加鞘内注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终池持续引流加鞘内注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与终池持续引流组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头痛缓解的时间,临床疗效及脑脊液中NO、NOS、ET-1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头痛缓解的时间比对照组降低(P〈0.05),脑血管痉挛、再出血等合并症比对照组降低(P〈0.05)。脑脊液中NO、NOS比对照组降低,ET—1比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终池持续引流加鞘内注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有显著的疗效。
- 袁军朱润秀萨如拉常虹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 C-反应蛋白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观察CRP(c -反应蛋白 )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相关病例检测血浆CRP值。结果 :CRP水平随着梗死范围和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变化。结论 :血浆CRP水平可判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
- 陈萍何旭娟朱润秀
- 关键词:CRP缺血性脑卒中
-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除一般治疗外,早期康复组给予系统的康复训练。对照组是一般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28d采用临床功能缺损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修订的巴氏指数(MBI)对二组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后早期康复组的上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朱润秀袁军孟云清莎如拉
-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康复预后
- 脑囊虫病误诊病例分析
- 2000年
- 袁军郭万珍朱润秀敖姝贞刘彩霞
- 关键词:脑囊虫病误诊NMRCT
- 先天性蛋白S缺乏症致脑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1
- 2004年
- 袁军朱润秀萨茹拉敖姝贞
- 关键词:蛋白质缺乏脑静脉血栓血栓栓塞病例报告
- 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外周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颈动脉(CA)、股动脉(FA)、股浅动脉(SFA)、胭动脉(PA)内-中膜厚度(IMT)与冠状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疾病(CAD)的患者36例,选冠状动脉照造证实无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检测颈、股、股浅月、国动脉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采用Sutton法,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IMT,斑块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斑块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颈、股、股浅、月国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相平行。
- 朱润秀韩艳冰武云涛袁军
- 关键词:外周动脉内-中膜厚度冠心病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