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世伟

作品数:9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合金
  • 4篇铝硅
  • 4篇铝硅合金
  • 4篇共晶
  • 4篇共晶铝硅合金
  • 4篇硅合金
  • 3篇强流脉冲
  • 3篇过共晶
  • 3篇过共晶铝硅
  • 3篇过共晶铝硅合...
  • 2篇电子束表面改...
  • 2篇强流脉冲电子...
  • 2篇显微硬度
  • 2篇显微组织
  • 2篇耐蚀
  • 2篇耐蚀性
  • 2篇合金微观组织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测试
  • 1篇断口形貌

机构

  • 8篇东北大学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刑警学院

作者

  • 9篇李世伟
  • 7篇涂赣峰
  • 7篇高波
  • 5篇郝仪
  • 3篇董闯
  • 3篇郝胜智
  • 3篇石为喜
  • 1篇张文凤
  • 1篇朱广林
  • 1篇张利波
  • 1篇吴文远
  • 1篇王震
  • 1篇彭金辉
  • 1篇李旻才
  • 1篇尹少华
  • 1篇边雪
  • 1篇胡亮
  • 1篇江飞

传媒

  • 2篇东北大学学报...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稀土
  • 1篇核技术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过共晶铝硅合金Al-17.5Si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英文)被引量:6
2010年
研究了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处理对过共晶铝硅合金(Al-17.5Si)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改性机理。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在电子束处理后的合金表面上,硅元素扩散到铝基体中形成单相α固溶体。X射线衍射分析指出,电子束处理后合金表面没有新的物相生成,并在15脉冲处理后铝的晶格参数显着降低。硬度结果表明,在铝硅扩散区域,初生硅的硬度从中心向边缘呈现梯度分布趋势,而且初生硅中心处的硬度随脉冲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耐磨性随脉冲次数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磨损量在15次脉冲后降低了84.6%。因此该技术在改善过共晶铝硅合金表面耐磨性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高波郝仪王震涂赣峰石为喜李世伟郝胜智董闯
关键词:强流脉冲电子束显微组织显微硬度
Mg_(73)Zn_(26)Y准晶合金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法(HCPEB)对Mg73Zn26Y准晶合金进行表面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测方法对电子束处理前后样品进行表面微观组织分析,并对合金硬度和耐磨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Mg73Zn26Y准晶合金原始组织中存在黑色枝晶α-Mg、灰色基体Mg7Zn3和花瓣准晶Mg3Zn6Y三种相。经过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后,合金样品表面平整,各元素几乎均匀分布,粗大组织和相界消失,并且有细小的弥散物分布。同时,电子束处理导致样品表面的硬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2次脉冲处理的样品硬度提高最为显著,硬度值为2362.8MPa,与原始样品相比提高了33.8%。摩擦测试结果显示处理后样品摩擦因数显著降低,10次处理样品从0.26降到0.16。
高波郝仪江飞张文凤李世伟胡亮涂赣峰
关键词:镁合金准晶合金表面处理
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对Al-20Si合金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英文)被引量:7
2010年
研究了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对过共晶铝硅合金Al-20Si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改性表面的组织特征进行了分析。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在电子束所诱导的顶部熔化层中,初生硅溶解在铝基体中形成了铝硅过饱和固溶体。相邻初生硅颗粒由于硅元素的扩散融合成大的初生硅颗粒。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电子束处理后铝的晶格常数下降,晶格畸变增加。显微硬度测试结果指出初生硅的表面硬度在电子束处理后从中心向边缘呈现梯度分布,并且初生硅的中心硬度随脉冲次数的增加而减小。这表明强流脉冲电子束技术在处理过共晶铝硅合金初生硅组织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郝仪高波涂赣峰石为喜李世伟郝胜智董闯
关键词:强流脉冲电子束显微组织显微硬度AL-20SI
Zn-Al-Mg-Si-RE合金热浸镀工艺及其腐蚀机理的研究
钢铁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家电等行业,但是因钢铁在使用过程中易腐蚀,热镀锌可以有效地对其进行防护,延长其使用年限。为了提高镀锌层的耐腐蚀性,钢铁热镀材料已经由纯锌向锌合金方向发展。 Galfan镀层/(Zn-5/...
李世伟
关键词:中性盐雾试验电化学测试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Nd变质过共晶Al-17.5%Si合金的微观组织和断口形貌被引量:15
2011年
采用单一稀土元素Nd对过共晶Al-17.5%Si合金进行变质;采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电子探针、透射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变质前后合金的微观组织、成分和相组成进行分析;并对变质前后合金的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0.3%Nd(质量分数)到过共晶Al-17.5%Si合金中可同时变质初生硅和共晶硅,经过变质处理后,初生硅的形状由星形和不规则形状变为块状,尺寸由40~60μm减小到10~30μm,共晶硅由长针状变成球状或短棒状;初生硅区域的主要成分是硅,中心边缘几乎检测不到Nd元素,Nd沿晶界分布;与未变质合金相比,经0.3%Nd变质后的Al-17.5%Si合金硅相上孪晶密度增大,变质后的合金中没有生成新相,α(Al)相和硅相的晶格常数变大;经0.3%Nd变质后,合金的整体性能大幅度提高,抗拉强度提高了35.8%,从120 MPa提高到163 MPa,伸长率从0.8%提高到2.2%,提高了175%。
石为喜高波涂赣峰李世伟
关键词:过共晶铝硅合金变质初生硅
Mg对Galvalume镀层微观结构、耐蚀性和成形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测试和杯突试验研究了Mg(质量分数1.5%)对Galvalume(Zn-55Al-1.6Si)镀层微观结构、耐蚀性和成形性的影响.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检测结果显示,添加Mg后在Zn-55Al-1.6Si-1.5Mg镀层的枝晶间区出现了MgZn2相;腐蚀产物的微观形貌显示Mg能减少镀层腐蚀产物中的裂纹,并提高其致密性.电化学检测结果显示,Zn-55Al-1.6Si-1.5Mg镀层的腐蚀速度仅为Galvalume的34.1%,因此Mg能显著地提高Galvalume镀层的耐蚀性;MgZn2作为强化相,强化了镀层的枝晶间区,减少了成形杯弯曲外表面的微裂纹,显著地提高了Galvalume镀层的成形性.
李世伟高波涂赣峰朱广林
关键词:微观结构耐蚀性成形性
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对过共晶铝硅合金Al-25Si微观组织和耐蚀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过共晶铝硅合金表面,并对Al-25Si合金微观组织形貌、物相及耐蚀性进行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在合金表面诱发的快速熔凝过程实现了铝硅合金表层晶粒细化,粗大初生硅颗粒熔化,硅元素固溶到铝基体中,合金表面成分趋于均匀化分布。截面组织分析指出重熔层(8-9μm)与基体之间有明显界限,致密度提高。24 h盐浸失重法测试中,A1-25Si合金经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后腐蚀失重减小0.008 g,腐蚀速度降低12.1%,耐蚀性能提高。
郝仪高波涂赣峰李世伟郝胜智李旻才董闯
关键词:耐蚀性
Cu和La对Al-12.6Si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了La加入量为0.3%时,铜质量分数(0.3%,0.8%,1.3%,1.8%和2.5%)对共晶铝硅合金(Al-12.6Si)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La的加入量为0.3%时,共晶硅由片状和针状变为点状和短棒状,达到了完全变质的状态.随着铜加入量的增加,合金中的Al2Cu相的数量增多、尺寸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硬度逐渐增大,延伸率有所下降;当Cu加入量为2.5%时,Al-12.6Si-2.5Cu-0.3La合金的抗拉强度为241.4MPa,延伸率为4.82%,硬度为83.9HV,与Al-12.6Si合金相比这些力学指标分别提高了58.1%,41.8%和30.9%,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李世伟高波涂赣峰郝仪
关键词:共晶铝硅合金抗拉强度延伸率
镧-乳酸配合物的紫外和红外光谱性质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研究含有配体乳酸的络合萃取体系的萃取分离效果,对LaCl3-乳酸(HLac)水溶液的紫外和红外光谱性质进行了分析。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确定了镧与配体乳酸形成了配合物,并采用摩尔比法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发现镧-乳酸水溶液中形成了1∶1和1∶2型配合物,即La(Lac)2+和La(Lac)+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配合物中出现了羧酸盐特有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νas和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νs,配合物以羧基氧桥式双齿配位形式存在。
尹少华吴文远李世伟边雪彭金辉张利波
关键词:乳酸配合物紫外光谱红外光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