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佳缘

作品数:11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寄生虫
  • 6篇寄生虫学
  • 6篇白细胞介素
  • 4篇细胞
  • 4篇白细胞
  • 4篇白细胞介素-...
  • 3篇线粒体
  • 3篇线粒体DNA
  • 2篇原虫
  • 2篇克隆及序列分...
  • 2篇白介素
  • 2篇白介素21
  • 2篇白细胞介素1...
  • 1篇序列变异分析
  • 1篇羊毛
  • 1篇蠕虫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功能
  • 1篇疟原虫
  • 1篇锥虫

机构

  • 1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交利物浦大...

作者

  • 11篇李佳缘
  • 7篇王燕
  • 7篇李中原
  • 4篇朱兴全
  • 4篇周东辉
  • 3篇刘国华
  • 2篇袁子国
  • 1篇杨言川
  • 1篇罗健
  • 1篇黄思扬
  • 1篇徐民俊
  • 1篇陈佳
  • 1篇张悦文
  • 1篇付汉冲
  • 1篇宋此伊
  • 1篇林宇
  • 1篇林泽萍
  • 1篇林少淇

传媒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华双腔吸虫线粒体cox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以从中国甘肃玛曲牦牛胆管中采集的3条中华双腔吸虫作为研究对象,用引物JB3及JB4.5扩增中华双腔吸虫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Ⅰ亚基(cox1)基因部分序列(pcox1),并用pcox1序列构建其与其它吸虫的进化关系。将测定获得序列应用Clustal X 1.81程序进行比对,然后用Phylip 3.67程序MP法,并用Puzzle 5.2程序构建最大似然树。所获得的3个中华双腔吸虫样品pcox1序列长度一致,均为355bp。种系发育分析表明,3个中华双腔吸虫样品位于同一分枝。本研究系首次报道中华双腔吸虫的线粒体cox1序列,从而为进一步研究中华双腔吸虫进一步的分类、鉴定和遗传变异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燕刘国华李佳缘林少淇林泽萍宋此伊周东辉
关键词:线粒体DNA
白细胞介素-15抗寄生虫感染的研究进展
2012年
白细胞介素-15(IL-15)是一种可溶性细胞因子,作为多种免疫细胞的趋化因子参与并调节机体炎症反应及免疫反应。目前,IL-15的分子结构与受体得到广泛研究,其信号转导方式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其在寄生虫学上的研究起步较晚。本文对近年来IL-15在抗蠕虫及原虫感染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免疫增强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探索IL-15抗寄生虫免疫作用及其在寄生虫学的相关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李佳缘李中原王燕朱兴全徐民俊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5蠕虫原虫
昆明鼠白细胞介素-15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参照GenBank登录的小家鼠(Mus musculus)白细胞介素-15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对刚地弓形虫RH株诱导昆明(KM)鼠72 h后的脾细胞进行扩增,克隆得到了KM鼠的成熟IL-15核苷酸序列。经测序分析发现,KM鼠成熟IL-15序列长度为345 bp,编码114个氨基酸,与小家鼠IL-15序列相似性达到100%。序列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表明,KM鼠成熟IL-15序列与挪威鼠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2%和95.5%;与土拨鼠、人、灵长类、兔、犬、猫、牛、野猪等哺乳动物亲缘关系相对较远,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71.2%~78.8%和69.5%~74.7%;与珍珠鸟、非洲蟾蜍和斑马鱼亲缘关系最远,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6.1%~50.9%和16.1%~32.5%。KM鼠IL-15基因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免疫增强作用奠定了基础。
李中原李佳缘周东辉朱兴全陈佳
关键词:IL-15克隆进化分析
白介素21及其在寄生虫学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白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是近年来报道的一种新的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CD4T细胞、NK T细胞和Th17细胞产生,其受体是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具有共同的γ链受体。IL-21与其受体...
王燕李佳缘李中原袁子国黄思扬朱兴全
文献传递
羊毛尾线虫线粒体nad4基因的序列变异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本研究旨在阐明中国羊毛尾线虫(Trichuris ovis)广东分离株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单位4(nad4)基因部分序列(pnad4)的遗传变异情况,并用pnad4序列构建其与其他鞭虫的进化关系。应用PCR扩增羊鞭虫虫株的pnad4,将所获得的序列应用ClustalX 1.81程序进行比对,然后用Mega 5.0程序NJ法绘制种系发育树。本试验扩增所获得的pnad4序列长度一致,均为827bp,种内变异在0~1.5%之间。种系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2个羊鞭虫分离株位于同一分支。由于羊鞭虫nad4序列种内相对保守,种间差异较大(37.8%~45.6%),故可作为种间鉴定检测研究的遗传标记,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羊鞭虫的群体遗传结构奠定了基础。
王燕杨言川张悦文李佳缘朱兴全刘国华
关键词:线粒体DNA
鸡蛔虫线粒体cox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本研究旨在阐明鸡蛔虫分离株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Ⅰ亚基(cox1)基因部分序列(pcox1)的遗传变异情况,并用pcox1序列构建其与其他蛔虫的进化关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鸡蛔虫虫株的pcox1,将测定获得序列应用Clustal X 1.81程序进行比对,然后用Phylip 3.67程序MP法和Mega 4.0程序NJ法绘制种系发育树,并用Puzzle 5.2程序构建最大似然树。所获得的pcox1序列长度一致,均为250bp,种内变异在0~2.5%之间。种系发育分析表明,8个鸡蛔虫分离株位于同一分枝。由于鸡蛔虫pcox1序列种内相对保守,种间差异较大(6.9%~15.3%),故可作为种间遗传变异研究的标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鸡蛔虫的群体遗传结构奠定了基础。
李佳缘刘国华王燕林宇罗健付汉冲周东辉
关键词:鸡蛔虫线粒体DNA
白细胞介素17(IL-17)及其在寄生虫学上的研究进展
起初,IL-17被错误地命名为CTLA-8,直到1995年在人类基因组中成功分离出相应基因,才被正式命名为IL-17。广义IL-17主要是由CD4T细胞、CD8T细胞分泌产生,糖基化不恒定,包括IL-17A~F。而通常所...
李中原李佳缘王燕袁子国朱兴全
文献传递
白介素21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寄生虫学上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白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是近年来报道的一种新的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CD4+T细胞、NK细胞和Th17细胞产生,其受体是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具有共同的γ链受体。IL-21与其受体结合后可调节B细胞的增殖,促进T细胞、NK细胞的增殖、分化并能提高NK细胞杀伤活性。全文介绍了IL-21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活性,阐述了IL-21在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旨在为进一步研究IL-21在寄生虫学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王燕李佳缘李中原袁子国朱兴全黄思扬
关键词:生物学功能寄生虫病
白细胞介素-15在寄生虫学上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15(IL-15)是一种可溶性细胞因子,作为多种免疫细胞的趋化因子参与并调节机体的炎症反应及免疫反应。本文根据IL-15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其在抗寄生虫免疫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李佳缘李中原王燕徐民俊朱兴全
文献传递
白细胞介素17及其在寄生虫学上的研究新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是一种多家族成员的细胞因子,包括IL-17A~F,受体有5种(IL-17RA~IL-17RE)。与IL-1、TNF-α信号传导途径类似,IL-17受RORγt调节,能激活NF-κB、MAP激酶和ERK1/2等信号分子,发挥其生物学功能。IL-17家族具有强大的致炎作用,能促进中性粒细胞增多且向局部组织浸润;可促进多细胞因子释放,积极参与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以及造血作用和家族成员间协同作用。IL-17虽在适应型免疫反应过程中产生,但其经典功能却主要在固有免疫调节反应中发挥,且与寄生虫对宿主的侵袭和致病关系紧密,在宿主抗寄生虫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就IL-17及其在寄生虫学上的研究做一综述。
李中原李佳缘王燕袁子国周东辉
关键词:吸虫疟原虫利什曼原虫锥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