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明
- 作品数:96 被引量:235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畜牧养殖驱虫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畜牧养殖驱虫装置,涉及畜牧养殖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储渣槽板,所述储渣槽板的上侧装设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装设有电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滑动配合有两个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侧装设有导向杆,相邻...
- 李健明曾范利 刁乃超刘菲 冯海峰李婷 向文涛
- CRISPR/Cas系统及其在结核分枝杆菌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簇状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Cas)系统是一种针对入侵核酸的可遗传性原核适应性免疫系统。CRISPR/Cas系统可以产生高度特异性的基因双链断裂,并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或者同源重组(HR)进行修复,如今已经成为许多生物方便有效的基因组编辑工具。结核分枝杆菌因其基因操作的复杂性,其基因组研究存在诸多困难,因此,CRISPR/Cas系统的出现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本文围绕CRISPR/Cas系统在结核分枝杆菌中的应用,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为结核分枝杆菌研究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 宋禹昊李东孙江洋时坤李健明李健明赵丹宗颖杜锐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
-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C_(24)V株E_0截短基因密码子优化及其在卡介苗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4年
- E0基因编码的蛋白是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的主要保护性抗原之一,其是研制BVDV基因工程疫苗的候选者。E0基因在卡介苗中难以表达,已有研究结果表明E0蛋白具有RNase活性。根据卡介苗密码子使用频率分析E0基因,发现其有多个稀有密码子。通过对该基因截短和密码子优化,在卡介苗中表达E0基因,检测到了E0蛋白的抗原活性,为构建可同时预防结核和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二价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
- 张云郝俊伟刘红娜王文玉杨宇航时坤李健明杜锐
- 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E0基因密码子重组卡介苗
- 黄芩苷和黄芩苷衍生物在制备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病药物中的应用及黄芩苷衍生物
- 本发明提供了黄芩苷和黄芩苷衍生物在制备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病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将黄芩苷衍生物用于制备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病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作用,经细胞试验证明,具有较好的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 宗颖杜锐时坤何忠梅曾范利李健明冷雪刘菲
- 文献传递
- 水貂阿留申病毒部分VP2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学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利用PCR技术扩增出水貂阿留申病毒(ADV)含有VP2抗原表位区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出重组质粒pGEX-4T-VP2,并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中,用IPTG法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凝胶电泳和免疫印迹分析显示有目的条带,并且在诱导6 h后表达量达到最高,随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降低。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GEX-4T-VP2重组质粒,确定了VP2基因的优化表达条件,为阿留申病的免疫学诊断和疫苗研制奠定基础。
- 刘立兵冯海峰石坤李健明甘露刘东旭杜锐
- 关键词:水貂阿留申病毒VP2原核表达
-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E_0-E_2融合基因的构建及其在卡介苗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14年
- 为提高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免疫效力,运用重叠延伸PCR法将E0、E2截短基因进行融合后亚克隆至PMV361载体上,重组质粒经酶切和PCR鉴定后电转化入BCG中。构建的重组卡介苗经45℃热诱导2 h后,进行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E0-E2融合基因在卡介苗中获得了表达,目的蛋白大小为66.5 kD,且具有反应原性。该重组卡介苗的构建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和结核病的防制奠定了基础。
- 张云时坤李健明杜锐
- 关键词:重组卡介苗
-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2截短基因重组卡介苗安全性和最佳免疫剂量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将6组BVDV-E2截短基因重组卡介苗用生理盐水稀释,分别进行革兰染色和伊红美蓝平板检测,6组重组卡介苗均无杂菌污染。再对6周龄~8周龄雄性豚鼠进行免疫接种,每只腹腔注射1mL(5×106 cfu/只),免疫接种豚鼠无任何症状,精神、食欲、排便及发育等均不受影响,且无死亡,说明重组病毒对试验豚鼠是安全的。使用BVDV抗体检测试剂盒对60头健康牛的母源抗体含量进行检测,不含母源抗体占85.00%。取重组卡介苗中的一组,用生理盐水稀释,使重组卡介苗达到105、106、107、108、109 cfu/mL共5组,每组不含母源抗体的牛3头,免疫接种前对每头牛进行尾颈静脉采血,析出血清,用BVDV抗体检测试剂盒测牛血清中抗体水平。采完血后对牛进行皮下免疫接种,4周后,采取血液,检测牛血清中抗体水平。通过免疫接种后的检测结果可知,重组疫苗对牛最佳免疫剂量为108 cfu/mL,为进一步进行重组疫苗回归本动物的免疫效果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 杨宇航李晶张云郝俊伟刘东旭时坤李健明曾范利杜锐
- 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重组卡介苗安全性
-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为深入研究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_2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了解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情况,采用RT-PCR扩增牛病毒性腹泻病毒Changchun184株E_2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V5His A中,并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c DNA3.1/V5His A-E_2经脂质体介导转染至MDBK细胞。继续培养48h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E_2蛋白在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表明,E_2蛋白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有表达,且绿色荧光呈点状均匀分布。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_2蛋白的相关功能奠定了基础。
- 刁乃超时坤李健明李仲乐姜园园刘东旭王春凤杜锐
- 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2蛋白亚细胞定位
- 猪伪狂犬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部分毒力基因序列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为了解吉林省猪伪狂犬病毒(PRV)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将采集自吉林省疑似发生猪伪狂犬病的临床样品,通过细胞传代、PCR检测和测序分析进行病毒分离鉴定。TCID50法测定分离毒株的病毒滴度,通过家兔感染试验测定分离毒株对家兔的致病性。对TK、gB、gC、gD和gE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其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临床样品经PK15细胞传代后,有3份样品出现细胞病变,经PCR鉴定和测序分析表明,分离获得3株PRV,分别命名为PRV JL03、JL12和JL15株。通过PK15细胞测定分离毒株的病毒滴度分别为10^(6.5)、10^(6.5)和10^(7.5)TCID50/mL。6只家兔分别接种3株分离毒株(10^(3.5)TCID50/只)后均表现为体温升高、注射部位奇痒和四肢麻痹等症状,且于病毒接种后3~4 d全部死亡。3株分离病毒TK、gB、gC、gD和gE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参考毒株相比,分离株TK基因未发生氨基酸变异;gB、gC、gD和gE基因部分位点发生氨基酸缺失、插入或突变,其中gE基因在第48和496位分别存在1个天冬氨酸的插入,与国内报道的流行毒株变异特征一致。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3株分离毒株TK、gB、gC、gD和gE基因与国内2012年以后分离的参考毒株JS-2012和ZJ01等的上述基因均表现出较高的同源性,说明毒株间亲缘关系较近,位于同一分支;与国外分离毒株NIA3和Becker等亲缘关系较远,位于不同的分支;而与国内早期流行的毒株SC和Ea等亲缘关系介于二者之间。本研究成功分离鉴定了3株PRV变异株,分离毒株对家兔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该结果为吉林省PRV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并为相关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 徐宁葛桂阳李东丽刘艺宫庆龙麻宝艺盛陈艳时坤李健明冷雪杜锐
-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毒遗传变异分析
- 猪伪狂犬病毒流行株JL1株主要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 2018年
- 为了解我国吉林省某地区猪伪狂犬病毒流行株JL1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对PRV JL1株TK、gI、gD、gE和gB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上发表的国内外毒株进行序列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JL1株TK、gI、gD、gE和gB基因与国内外其他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6%~100%,96.4%~99.9%,98.8%~99.9%,98.1%~99.9%,98.4%~99.9%;氨基酸同源性为99.4%~100%,94.3%~99.7%,97.3%~99.8%,95.7%~99.5%,97%~99.7%。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发现,PRV JL1株gE基因第48位和496位各插入一个天冬氨酸(D),与流行变异株的基因特征一致;同时gD基因、gI基因和gB基因分别有不同数量的氨基酸的插入和缺失。遗传进化分析表明,JL1株与国内近年来分离的流行毒株亲缘关系较近,尤其与JS-2012流行毒株亲缘关系相对最近,而与国外分离的经典毒株亲缘关系较远。通过对PRV JL1流行毒株的重要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进一步了解PRV变异情况,可为当前流行的猪伪狂犬病防控以及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张姗姗冷雪时坤李健明宫庆龙刘艺孙志博刘亚东杜锐
-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病毒遗传变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