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荣

作品数:4 被引量:64H指数:3
供职机构: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地震
  • 2篇地震勘探
  • 2篇勘探
  • 1篇低信噪比
  • 1篇低信噪比地区
  • 1篇地震深度
  • 1篇信噪比
  • 1篇页岩
  • 1篇页岩气
  • 1篇四川盆地
  • 1篇盆地
  • 1篇两步法
  • 1篇勘探新进展
  • 1篇分形
  • 1篇分形维
  • 1篇VSP
  • 1篇成像
  • 1篇成像技术

机构

  • 4篇川庆钻探工程...

作者

  • 4篇李志荣
  • 2篇巫芙蓉
  • 1篇杨晓
  • 1篇邹文
  • 1篇肖宇
  • 1篇邓小江
  • 1篇曹立斌
  • 1篇梁顺军
  • 1篇何光明
  • 1篇刘定锦
  • 1篇陈爱萍
  • 1篇李亚林
  • 1篇邓川
  • 1篇罗坤
  • 1篇杜洪
  • 1篇谭荣彪
  • 1篇周跃宗
  • 1篇张红

传媒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SPG/SE...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地震勘探新进展被引量:42
2011年
我国目前对于页岩气的研究多集中在基础理论上,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对页岩气进行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为此,在对四川盆地南部页岩层段地质、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及解释技术攻关,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思路及技术流程,取得了页岩气地震勘探的新进展。采集方面,通过对激发接收参数的试验攻关,优选了技术性与经济性兼备的、合理的采集参数;处理方面,特别注重静校正、保真保幅及浅层信息保护等处理环节;解释方面,在分析页岩气主控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断层精细解释+埋深编制+优质页岩厚度预测等环节的工作,为该地区页岩气资源评价和开发目标区的选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料。
李志荣邓小江杨晓巫芙蓉刘定锦张红谭荣彪周跃宗
关键词:四川盆地页岩气地震勘探
基于分维和相关性的自动初至拾取技术及应用被引量:14
2009年
初至拾取是近地表反演的基础数据,采集的原始数据呈指数增长,尤其对于复杂山地采集的低信噪比单炮地震记录,越来越需要具有较高精度的自动初至拾取技术来完成巨大的工作量。这里采用了空变炮内和炮间的初至拾取时窗,实现了基于分维和相关性相结合的初至自动拾取技术。首先根据分形维的变化特征来判别地震波的初至走时;然后再根据拾取的是波峰、波谷,或过零点进行细微的调整,而对于山地采集的低信噪比单炮资料,还不能调整为最优;最后,在此基础上,将相关性技术应用于局部的初至最优化。实际资料的初至拾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初至拾取的精度。使用拾取的初至时间进行层析反演,并计算层析静校正量,可用于后续的处理。
陈爱萍邹文何光明李亚林杜洪李志荣
关键词:分形维低信噪比
两步法地震深度成像技术及应用
在山地复杂构造地震勘探中,因褶皱强烈、断层发育,受速度陷阱的影响,构造形态在时间剖面里发生畸变,与地下实际构造形态存在很大差异。在地震资料信噪比较高的地区,采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获得的深度剖面,可较好地反映实际构造形态。但...
梁顺军李志荣肖宇
关键词:地震勘探低信噪比地区
文献传递
山地Walk-away VSP技术的应用效果被引量:8
2009年
本文针对山地Walk-away VSP资料采集、处理的特点,从优化采集参数、中高频静校正方法,速度模型建立及其合理性评价、波场分离、叠前偏移成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套资料采集、处理方法。通过对LG2井的Walk-away VSP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获得了高质量的井旁成像剖面,准确标定了储层的位置,落实了礁滩的形态及大小,精细刻画了礁体内部的细节,表明文中所使用的山地Walk-away VSP资料采集、处理、解释技术可行。
曹立斌巫芙蓉李志荣邓川罗坤
关键词:VS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