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4篇症状监测
  • 4篇艾滋病
  • 4篇病毒
  • 3篇药品
  • 3篇流感
  • 3篇抗体
  • 3篇传染
  • 2篇性行为
  • 2篇药品销售
  • 2篇疑似
  • 2篇疑似预防接种...
  • 2篇疫苗
  • 2篇疫情
  • 2篇预防接种
  • 2篇预防接种异常...
  • 2篇知晓
  • 2篇潜伏期
  • 2篇染病

机构

  • 30篇北京市石景山...
  • 7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广东省妇幼保...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市石景山...
  • 1篇北京大学首钢...
  • 1篇北京结核病控...
  • 1篇北京市海淀区...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 1篇北京市西城区...

作者

  • 30篇李敏
  • 13篇白云
  • 13篇郭舫茹
  • 8篇杨娜
  • 8篇佟明新
  • 7篇王全意
  • 7篇吴劲
  • 7篇任丽君
  • 6篇孟庆芬
  • 5篇白晓潇
  • 5篇张国磊
  • 5篇黎新宇
  • 5篇梁欣
  • 4篇杨咸枝
  • 4篇何月莹
  • 4篇姜影
  • 4篇蔡旺林
  • 3篇任福秀
  • 3篇安欣华
  • 3篇赵伟

传媒

  • 12篇首都公共卫生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疾病监测
  • 2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结核病与肺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8
  • 2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石景山区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的抗体水平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抗体水平,为制定各项卫生防病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石景山区244名健康人群进行血标本采集,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脊灰中和抗体。结果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72%、95.90%和95.90%;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84.06、1∶70.10和1∶57.12。不同性别、年龄、免疫史间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户籍间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石景山区健康人群脊灰抗体阳性率普遍较高,形成了有效的免疫屏障。
吴劲郭舫茹杨咸枝李敏杨娜任丽君何月莹刘斌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
北京市石景山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特征分析
2005年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石景山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特点的分析,探索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相关的因素。方法通过对石景山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过程的动态观察,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该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分布特征和流行特点。结果在石景山区实施了相应的防制措施后,经过一个常见潜伏期有效地遏制了疫情上升趋势,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后,疫情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本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制的实践和经验证明,在目前对该病的病原学和传播机制等方面的认识尚未完全的情况下,只要我们严格地控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完全可以达到有效地保护易感人群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播的目的。
付锐张梅淮崔连智葛强李敏罗伟春李大鹏杨连慧张哲民王志荣叶会芝孟庆芬佟明新单广良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潜伏期疫情易感人群
北京市石景山区抗病毒新政执行后艾滋病感染者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调查北京市石景山区抗病毒治疗新政(发现即治疗)执行后确诊的HIV感染者接受或未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北京市石景山疾控中心确诊的HIV阳性感染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问题、抗病毒治疗情况、接受治疗的影响因素。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社会人口学特征使用描述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接受早期治疗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回归分析时,把多分类变量设为哑变量,自变量通过逐步前进法加入模型当中,0.05为显著标准。结果共收集到有效调查问卷122份,其中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的有55人(占45.08%),主要原因为认为治疗利大于弊(61.8%);未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的67人(占54.92%),主要原因是无法坚持终身服药(26.9%);能够增加HIV感染者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的保护因素:早期有人建议治疗(OR=0.345, 95%CI:0.185~0.953)、本地户籍(OR=0.156, 95%CI:0.185~0.478)、家人支持(OR=0.436, 95%CI:0.275~0.885)。不利于HIV感染者接受治疗的因素:工作经常出差(OR=15.825, 95%CI:1.674~155.446),年龄<40岁(OR=2.323, 95%CI:1.123~5.025)。结论抗病毒治疗新政(发现即治疗)执行后确诊的HIV感染者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主要与正确认识疾病、熟知抗病毒治疗政策、医生主动服务、家人支持相关,提示艾滋病防治机构,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并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宣教,可以促进艾滋病患者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
梁欣梁欣张国磊李敏彭晓霞彭晓霞
关键词:艾滋病
2017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常住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为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参照北京市结核病控制研究所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设计调查表,2017年5-10月,对石景山区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知晓率等进行分析和统计学检验等。结果石景山区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63.54%(16 864/26540);肺结核病防治知识得分60分以上者所占比例女性高于男性,京籍高于非京籍;60分以上者随文化程度升高而升高,不同婚姻状况中以在婚者最高。肺结核病防治信息综合知识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性别、户籍、文化程度是影响调查对象肺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的因素。结论石景山区公众结核病防治基础信息和管理政策信息掌握不平衡,应针对性的加强结核病防治政策性信息宣传,提高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
姜影孙浩李敏
关键词: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公众
一起幼儿园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的调查
2011年
2010年1月13-25日,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幼儿园小1班33名儿童中陆续有29人出现发热、咽痛等流感样症状,此次疫情为一起聚集性集中发热事件。现将本起事件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白云郭舫茹李敏任丽君蔡旺林
关键词:乙型流感
HIV唾液快速检测在公园场所MSM人群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索在公园场所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开展艾滋病病毒(HIV)唾液快速检测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推广使用提供基础依据。方法由经过培训的9名MSM同伴教育志愿者,在北京市各个MSM活动的公园开展HIV唾液快速检测,收集受检者的姓名、年龄、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及户籍所在地等一般人口学特征。结果 2个月共为1 076名MSM提供了HIV唾液快速检测服务,发现阳性53例,快检阳性率为4.9%。其中44人采集血液进行复测和确认,42人确认HIV阳性,确认阳性率为3.9%。HIV唾液快检与确认检测的一致性为95.5%。结论 HIV唾液快速检测方法在公园场所MSM人群中有很强的实用性,接受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张国磊姜影梁欣范迪李敏刘小雨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男男性行为人群
201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石景山区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情况,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年共报AEFI48例,报告发生率19.11/10万,涉及11种疫苗,其中麻风疫苗报告发生率最高(89.46/10万),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EFI报告发生数居首位(20例,占41.67%)。反应类型上一般反应占37.50%(多为发热/红肿/硬结16/18)、异常反应41.67%(多为皮疹18/20)、偶合症20.83%。病例主要发生在小年龄段人群(≤2岁发生数占70.83%)。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77.08%),多在接种后1d内发生(89.59%)。结论石景山区AEFI监测的完整性和敏感性比较高,但仍需要加强AEFI监测工作,规范预防接种操作,严格掌握禁忌症,减少AEFI发生。
郭舫茹吴劲李敏杨娜白云杨咸枝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疫苗
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就医行为和购药模式调查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对疾病的态度和患病后诊疗的情况,分析影响诊疗情况的人口学和社会经济学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结果居民患病后首先采取自行买药治疗比例最高,占62.15%(266人);到医院看病和不采取措施分别占32.48%和5.37%。选择在居住地附近药店购药的居民占74.30%;选择在医院买药的有16.12%。结论调查人群患常见急性疾病后就医比例较低,自行购药治疗者占多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人口学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白云李敏郭舫茹王全意黎新宇佟明新杨娜安欣华
关键词:就医行为流行病学
北京市石景山区流感监测预警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建立基于流感监测数据的北京市石景山区流感监测预警体系,评价三种方法应用于流感预警的效果。方法利用2007~2012年石景山区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日监测数据,分别应用历史极限法、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累积和法三种方法进行预警分析。结果2011年9月1日-2012年8月31日,5家监测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26651例,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2.63%,流感病毒分离率为4.35%。流感监测数据预警分析结果显示,历史极限法在2月末开始连续出现22个预警信号,至5月末结束。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和累积和法均在2012年元旦开始显示预警信号并预警持续1个月,两种方法提示预警信号部分重叠。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预警信号出现7次,累积和法c1、c2和c3预警信号分别出现5次、3次和9次。结论综合应用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和累积和法对石景山区流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高效、准确地对流感高峰起始进行预警。
白云郭舫茹任丽君赵伟吴劲何月莹朱倩白晓潇李敏
关键词:流感预警
北京市石景山区2004—2023 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石景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当地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提升应急管理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该区域内通过网络直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级别、类别、发生时间(年份、月份)、地区及场所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该区2004—2023年累计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54起,发病862人,死亡15人,波及10003人。报告事件均为传染病事件、突发中毒事件、环境因素事件3类。其中较大事件1起(0.6%),一般事件25起(16.2%),未分级事件128起(83.1%),无重大和特别重大事件报告。以环境因素事件和传染病事件为主,分别占67.5%(104/154)和29.2%(45/154)。死亡15人中,因空气污染事件死亡9人,传染病类事件死亡6人。2004—2023年间,每年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2009年报告事件数最多,其次为2014、2016年。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报告事件数高峰,与空气污染事件的报告高峰基本相同;传染病突发事件以每年9月报告数最多。2004—2023年,该区9个街道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报告事件数前三位的是鲁谷街道34起(22.1%)、古城街道24起(15.6%)和苹果园街道24起(15.6%)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和学校。结论北京市石景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应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和传染病事件,重点防控时段为每年冬春季,重点防控场所为家庭与学校,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和报告敏感性有待提高。同时,应强化新发及少发传染病检测和诊治能力建设,增强跨部门协作与联动机制,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夯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基础。
吴劲任丽君李敏白云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