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 作品数:27 被引量:127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参皂苷Rg1的中枢药理作用及多靶点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6年
- 综述Rg1在脑内的多靶点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为揭示Rg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及新药开发前景提供参考。检索Pubmed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归纳人参皂苷Rg1对中枢系统相关疾病动物模型、相关脑区、神经细胞、脑内受体及信号通路的影响。人参皂苷Rg1对动物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模型具有治疗作用,作用于皮层、海马、纹状体、下丘脑等多个脑区,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促进神经细胞生长、神经突触的发生,发生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等,其作用机制涉及神经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及蛋白质水平的变化。
- 高妍薛薇李敏刘杨王立辉李可欣
- 关键词:人参皂苷RG1中枢神经系统受体信号通路
- 精神分裂症中的多巴胺能与胆碱能系统概述被引量:4
- 2010年
-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常见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主要有:阳性症状(主要包括幻觉、妄想、兴奋打闹、怪异行为等),阴性症状(主要包括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及认知障碍。
- 吴熙李敏李可欣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胆碱能系统多巴胺能情感淡漠阳性症状
-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大鼠脑微透析液中多巴胺的方法建立及应用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HPLC-ECD)法测定大鼠脑脊液中多巴胺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采用WatersAtlantis T3色谱柱,以乙腈-缓冲液(75 mmol.L-1三水合醋酸钠,24 mmol.L-1无水柠檬酸溶液,1.2 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0.5 mmol.L-1EDTA-2Na溶液)(20∶80)为流动相,流动相pH 5.4,流速0.32 mL.min-1。考察本方法的专属性、线性范围、精密度和回收率。进一步比较第一代(氟哌啶醇)及第二代(利培酮)抗精神病药对大鼠前额叶皮层(mPFC)和伏隔核(NAC)中多巴胺释放的影响。结果:多巴胺的保留时间为6.6 min,线性范围是0.2~20 nmol.L-1(r=0.9998),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均<7.3%,回收率在101.4~106.2%之间。给予氟哌啶醇后,mPFC中多巴胺含量基本无变化,NAC中多巴胺显著升高;给予利培酮后,mPFC和NAC中多巴胺均显著升高。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稳定,适用于脑微透析样品中多巴胺的定量分析。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可能通过升高前额叶皮层多巴胺水平改善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
- 刘洋刘洋李敏侯悦
- 关键词:微透析多巴胺
- 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 1995年
- 本文报道20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结果。发现食管癌组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RBC C_3b R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食管癌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低于对照组(P<0.05)。本文讨论了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动态观察情况。指出食管癌可抑制红细胞免疫功能,食管癌切除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可逐渐恢复,提示红细胞免疫功能可能成为食管癌手术后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 白华吴九合袁志林李敏
- 关键词:食管癌
- 肩袖间隙分裂症的X线诊断及治疗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肩袖间隙分裂症是肩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诊断较为困难。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讨论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肩关节动态造影,注入造影剂后,通过内外旋上肢,改变关节内压力,使分裂的间隙显现。7例肩袖间隙分裂症的患者采用手术直接修复。结果:X线动态肩关节造影的上肢不同位置,肩关节的内压发生变化,可使分裂处明确显示。手术直接修复损伤的肩袖间隙,7例患者全部解除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结论:X线动态肩关节造影可明确诊断肩袖间隙分裂症。
- 路奎元李敏黄公怡黄公怡三森歧荣
- 关键词:X线诊断
- 全文增补中
- 百可利咀嚼片在中国健康人体单次给药剂量递增试验的耐受性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考察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百可利咀嚼片后的安全性及耐受性,确定最大耐受剂量,为Ⅱ期临床试验提供给药依据。方法随机、双盲、剂量递增、安慰剂对照I期临床试验,70例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百可利咀嚼片,通过生命体征检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不良事件等评价药物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试验由低剂量至高剂量递增进行,研究者判断低剂量安全耐受后方可进行更高剂量组的试验。结果 100~2 800 mg百可利单次给药剂量递增试验全部完成,所有剂量组均未达到终止标准,所有受试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无QTc间期延长,8例受试者发生与研究药物可能有关的不良事件11例次,均为轻度,且自行缓解未予治疗,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无受试者因不良事件而退出试验。结论健康受试者口服创新药百可利咀嚼片100~2 800 mg安全耐受。
- 薛薇史爱欣李敏董凡李扬严蓓肖伟杜冠华胡欣
- 关键词:安全性耐受性创新药
- 腺苷及其受体与睡眠调节被引量:6
- 2012年
- 目前,全球有近1/4的人受到失眠困扰,我国亦有3亿成年人存在睡眠障碍,而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已经成为'悄然发展的现代社会流行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2].对于失眠患者,治疗时给予镇静催眠药物可以改善其睡眠及生活质量.然而传统的镇静催眠药普遍存在如宿醉、肌松、耐受或依赖等不良反应,多年来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寻找具有新机制、不良反应小的新型睡眠调节剂.
- 李敏李敏
- 关键词:腺苷脑内神经组织
- LC-MS/MS法测定脑透析液中人参皂苷Rg1浓度及对其体内和体外探针回收率的考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用于测定脑透析液中人参皂苷Rg1的浓度,并基于该方法考察Rg1在体外及大鼠海马、脑室的体内探针回收率,为Rg1在大鼠脑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高效液相色谱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 L·min^(-1)。考察本方法的特异性、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以及稳定性。分别采用将探针置于不同浓度标准溶液以及将探针植入对应脑区后通入不同浓度灌流液的方法,考察微透析探针对人参皂苷Rg1的体外以及体内回收率,并进一步比较两者间的差异。结果人参皂苷Rg1的保留时间为1.91 min,线性范围为0.1~50μg·L^(-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微透析探针对人参皂苷Rg1的体外回收率为(4.05±0.28)%,体内回收率为(26.96±4.45)%,且在9 h内稳定。结论 LC-MS/MS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大鼠脑微透析样品中人参皂苷Rg1的浓度测定。探针对Rg1的体外回收率可能受温度等多因素影响而低于体内回收率,因此体内回收率更接近体内透析环境和过程,是校正透析液浓度的可靠方法。
- 刘杨薛薇李敏齐文渊高妍胡欣李可欣
- 关键词:人参皂苷RG1微透析体外
- LC-MS/MS法测定粪便样品中百可利和黄芩苷的浓度及在粪便排泄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粪便中百可利和黄芩苷的浓度,研究中国健康人单剂量口服百可利咀嚼片后百可利和黄芩苷在粪便中的排泄过程。方法:采用PhenomenexSynergi 4u MAX-RP 80C12色谱柱(2.0 mm×150 mm,4μm);流动相组成包含有机相B:乙腈-甲醇(50∶50,V/V,含0.5%甲酸),水相A:3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5%甲酸)。正离子方式检测,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采用甲醇直接沉淀法处理粪便样品;8例健康受试者口服百可利咀嚼片400 mg,采用LC-MS/MS法测定粪便中百可利和黄芩苷浓度,计算48 h累积排泄率。结果:粪便中百可利的线性浓度范围为100~20 000 ng/m L,黄芩苷为10~4 000 ng/m L。百可利定量下限为100 ng/m L,黄芩苷为10 ng/m L,批内、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5%。百可利、黄芩苷经过样品预处理后在自动进样器中放置24 h、3次反复冻融、以及在-70℃冰箱中保存6个月内均稳定。样品稀释20倍、200倍后检测,百可利、黄芩苷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要求。8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400 mg百可利咀嚼片后,原药百可利的48 h累积排泄率为(36.32±16.52)%,主要代谢产物黄芩苷的48 h累积排泄率为(0.96±0.54)%。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高,适合于百可利咀嚼片及其体内代谢物黄芩苷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粪便中排泄的研究。
- 薛薇李敏庞宏贤李扬胡欣史爱欣
- 关键词:黄芩苷LC-MS/MS药代动力学
- 进食对健康受试者口服百可利咀嚼片药动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在进食和空腹状态下中国健康受试者口服百可利咀嚼片400 mg药动学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双周期、自身交叉、安慰剂对照设计,12例健康受试者空腹或餐后口服百可利咀嚼片400 mg或安慰剂,HPLC-MS/MS测定血浆中百可利及其主要代谢物黄芩苷的浓度,计算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受试者空腹和餐后口服单剂量百可利后,血浆中百可利的ρmax分别为(15.752±9.328),(19.572±9.439)ng·m L-1;AUC0-t分别为(89.468±48.631),(122.073±28.285)ng·h·m L-1;AUC0-∞分别为(93.356±50.110),(126.212±28.270)ng·h·m L-1。黄芩苷的ρmax分别为(182.472±99.555),(154.782±100.834)ng·m L-1;AUC0-t分别为(1 193.230±693.408),(933.921±282.318)ng·h·m L-1;AUC(0-∞)分别为(1 266.425±866.664),(940.882±286.192)ng·h·m L-1。空腹与餐后各发生4起不良事件,程度均为轻度。结论与空腹服用400 mg百可利咀嚼片相比,进食后百可利的吸收程度增加,而黄芩苷的吸收降低。400 mg耐受性良好,空腹或进食下发生的不良事件相当。吸收程度的改变未影响药物的耐受性。
- 李敏史爱欣庞宏贤薛薇李扬曹国颖严蓓董凡肖伟杜冠华胡欣
- 关键词:黄芩素黄芩苷食物影响药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