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宁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传感
  • 1篇电化学传感器
  • 1篇铜离子
  • 1篇酰胺
  • 1篇席夫碱
  • 1篇离子
  • 1篇化学传感器
  • 1篇黄嘌呤
  • 1篇分子
  • 1篇分子印迹
  • 1篇分子印迹膜
  • 1篇感器
  • 1篇丙烯
  • 1篇丙烯酰胺
  • 1篇传感
  • 1篇传感器
  • 1篇次黄嘌呤

机构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康敬万
  • 2篇王志华
  • 2篇李晓宁
  • 2篇张会妮
  • 1篇陈义文

传媒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次黄嘌呤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被引量:3
2009年
以丙烯酰胺为功能性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次黄嘌呤为模板分子,在pH13.5的强碱性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合成了聚丙烯酰胺膜,以此为识别元件制备了次黄嘌呤电容型生物传感器,并用电化学阻抗技术表征了电聚合分子印迹膜的性能。在2—15μmol/L的范围之内,次黄嘌呤浓度的变化与电容的变化成线性关系。每次加入次黄嘌呤后响应约在5min后达到稳定,传感器制备容易,检测快速。与传统的聚丙烯酰胺膜不同,该膜在碱性溶液中制备,稳定性好,不易溶胀。
王志华陈义文张会妮李晓宁康敬万
关键词:次黄嘌呤丙烯酰胺分子印迹膜
一种新型铜离子-席夫碱印迹膜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质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以L-半胱氨酸和香草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席夫碱(Schiff base),用红外光谱对席夫碱进行了表征.将金电极置于席夫碱和铜离子的乙醇-水溶液中,用自组装方法在金电极上制备了铜离子-席夫碱印迹膜,该印迹膜是一种新型的铜离子电化学传感器.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印迹膜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用差示脉冲伏安法研究了铜离子在该电极上的响应,实验表明铜离子在3×10-6~5×10-5mol.L-1浓度区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7 2,检出限为1×10-7mol.L-1.该印迹电极可用于铜离子的电化学测定.
康敬万张会妮王志华李晓宁
关键词:席夫碱电化学传感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