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霞
-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关于警务微博话语权的思考被引量:2
- 2012年
- 警务微博从"群体化"进入"群星化",迅速发展成为政务微博的主导力量,其话语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中,提升警务微博的话语权不能仅仅依靠公权力本身,而是要在增强其传播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基础上,正确履行表达意见的权利,并为草根话语权提供保障。
- 李晓霞
- 关键词:话语权
- “一带一路”战略与云南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被引量:20
- 2015年
- "一带一路"是合作共赢之旅。这其中,文化先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公共外交"的独特作用已经成为各界共识。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发挥临近东盟南亚的地缘优势,凭借文化习俗相同或相似的切入点,云南在国际传播领域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优势并不决定胜局,机遇也会擦肩而过。这就要求意识形态领域的决策者,包括中央驻滇新闻单位在内的云南媒体、传媒研究机构主动作为,加强与沿途国家媒体的合作与交流,深化"一带一路"沿途国家文化特性及媒介生态的研究,整合优势资源,重视人才培养,采取本土化策略,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多渠道提高中国媒体在周边国家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积极发挥对外信息传播和文化表达的天然优势,为"一带一路"战略注入正能量。
- 王林李晓霞
- 关键词:媒体国际传播力
- 云南民族广播的建构与表达——基于云南民族广播微信公众号的框架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云南民族广播的内容框架以国家认同为主线,以时政报道为切入建构政治认同,以原生情感为诉求建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以母语传播为渠道,以当代文学经典为载体,呈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文化认同。"云南民族广播"微信公众号通过不断强化民族广播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基本功能,较好地发挥了民族广播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繁荣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
- 李晓霞夏世酉珍
- 关键词:国家认同
- 文化走出去与云南少数民族语新闻媒介的跨境传播被引量:1
- 2012年
- 除了一般媒介共有的功能外,云南少数民族语新闻媒介又一个重要且特殊的功能,在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和国民意识教育。随着桥头堡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的开发,把云南推向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同时也将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语新闻媒介推向了开放的前沿,少数民族语新闻媒介开展对外文化传播的独特优势开始逐步显现,其传播力较弱的问题同时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从推进桥头堡建设的角度看,增强这一特殊类型新闻媒介话语权建设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争取周边地区民众的舆论支持,为桥头堡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 李晓霞
- 关键词:桥头堡少数民族新闻媒介
- 云南与周边国家媒体联合协作的问题与可能性被引量:1
- 2015年
- 中国媒体的跨境合作,核心问题是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云南与周边国家媒体联合协作,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国家话语权、应对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推进桥头堡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整合媒体资源优势、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建立国际区域新闻传播新秩序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云南省传媒业体制机制创新、最终实现境外落地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梳理双方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当下推动云南与周边国家媒体的合作,应着力解决合作的动力机制、国际文化资本运营、"因国而异"的合作方式以及跨文化传播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充分借鉴西方强势媒体国际合作的基本经验,逐步从外宣思维转变为市场思维,最终构建长效的合作机制,为中国媒体的落地发展打下基础。
- 李晓霞
- 桥头堡战略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语新闻媒介开展对外传播的现实机遇与挑战
-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汉语背景的主流媒介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要看到,少数民族语新闻媒介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对外传播体系的有机组成,在'桥...
- 李晓霞
- 关键词:文化传播新闻媒介
- 文献传递
- 地区性外宣媒体开展跨文化传播的逻辑困境与本土化策略——基于桥头堡战略的视角被引量:2
- 2012年
- 在传播对象国采取本土化策略是地区性外宣媒体走出当下逻辑困境的关键所在。通过深入对东南亚各国媒介生态的研究以掌握受众状况,有效借鉴国际传媒集团的成功经验以形成在对象国的发展战略,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融资平台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地区性外宣媒体在东南亚的本土化策略不仅可以为国内传媒集团更好地"走出去"开辟新路,同时还将为桥头堡战略的可持续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 李晓霞
-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本土化桥头堡战略
- 政务微博信息发布与传统媒体影响力的扩散被引量:7
- 2012年
- 政务微博中传统媒体影响力的扩散表明,政务微博一味求稳的心态及管理运营能力的不足。作为"网络问政"的新平台,政务微博"学会自己说",关键还是要基于草根言论语境,体现行业和部门特点,针对具体事务突出权威信息的发布,重视与网民的互动交流,否则,"井喷"过后的政务微博会与公众渐行渐远。
- 李晓霞
- 关键词: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