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静
作品数:
7
被引量:18
H指数:3
供职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轻工技术与工程
自然科学总论
更多>>
合作作者
仪德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赵新力
中国科技交流中心
王琎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科技与文化研究...
罗见今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科技与文化研究...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会议论文
2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4篇
经济管理
1篇
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4篇
新中国
4篇
技术创新
4篇
技术引进
1篇
银楼
1篇
银饰
1篇
资料法
1篇
文献资料法
机构
6篇
内蒙古师范大...
3篇
哈尔滨工业大...
2篇
浙江大学
1篇
中国科技交流...
作者
6篇
李海静
3篇
仪德刚
1篇
赵新力
1篇
罗见今
1篇
王琎
传媒
1篇
科技管理研究
1篇
广西民族大学...
1篇
2007年中...
1篇
2007中国...
年份
2篇
2008
4篇
2007
共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新中国技术引进的历程与成效分析
中国近代以来的技术发展主要是以技术引进为主.尤其是在建国以后,我国经历了五次阶段分明的技术引进高峰期.这些引进的技术为我国开创工业领域、巩固国防、推进产业升级和进行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我国的技术创新也正是在引进、消化、吸...
仪德刚
李海静
关键词:
技术引进
技术创新
文献传递
新中国技术引进的历程与成效分析
被引量:10
2007年
中国近代以来的技术发展主要是以技术引进为主。尤其是在建国以后,我国经历了五次阶段分明的技术引进高峰期。这些引进的技术为我国开创工业领域、巩固国防、推进产业升级和进行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我国的技术创新也正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前提下才得以实现的。文章对新中国技术引进的五个重要阶段进行了成效分析和对比,提出了新时期提高我国技术引进效率、服务技术创新的新模式。
仪德刚
李海静
赵新力
关键词:
新中国
技术引进
技术创新
中国技术创新的战略发展
中国的技术创新从思想的提出到战略的形成,不是—蹴而就的,而且经历了诸多探索和经验教训得来的。中国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的形成大致经历了技术创新思想的提出、摸索尝试、战略实施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刚好反映了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过程...
仪德刚
李海静
陈劲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乌镇“张宝源”银楼银饰制作工艺调查
2008年
在中国打制金银饰品已有千年历史,到了今天还沿袭传统的制作工艺的老艺人已经很少了.作者对乌镇"张宝源"银楼进行了考察,对银饰制作老艺人进行了访谈,记录了乌镇地区手工制作银饰的全过程.
王琎
李海静
罗见今
关键词:
银饰
新中国技术引进的历程分析
技术转移包括技术引进和技术输出两个方面。引进是为了创新,是为了发展创新能力。落后国家主要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继而进行跟踪、模仿,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我国的技术引进工作由来已久,自近代以来我国技术发展的历...
李海静
关键词:
技术引进
文献资料法
文献传递
新中国技术引进的历程与成效分析
中国近代以来的技术发展主要是以技术引进为主。尤其是在建国以后,我国经历了五次阶段分明的技术引进高峰期。这些引进的技术为我国开创工业领域、巩固国防、推进产业升级和进行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我国的技术创新也正是在引进、消化、吸...
仪德刚
李海静
关键词:
新中国
技术引进
技术创新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